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五十五章滥赏起微澜(1 / 2)

加入书签

皇宫。

庆功大典。

初晨,金碧辉煌的广政殿内,一派喜气。

年方十九的汉隐帝刘承祐端坐龙椅之上,明黄色龙袍五彩云纹间,金色九龙呼之欲出;十二琉冕冠下,青葱且略带稚气的面容美如冠玉;座下一干文武大臣列班跪叩,山呼万岁。

为凯旋归来的英雄们评定功勋,给与嘉奖,乃是今日的主要任务。

平定三藩叛乱,整个天下海晏河清,时和岁丰,汉隐帝只觉神清气爽,春风得意,这是他上台以来做的唯一一件值得载入史册,值得称道的业绩,又怎能不大肆铺张一番,称颂一番!

于是这场庆功大典办得盛大风光,蔚为壮观!

青檀作为首功之臣,被让在首座,郭威这个主帅反而低调地坐到了副首,其余大将各自左右排开就坐,气氛虽有些别扭,但

皇宫。

庆功大典。

初晨,金碧辉煌的广政殿内,一派喜气。

年方十九的汉隐帝刘承祐端坐龙椅之上,明黄色龙袍五彩云纹间,金色九龙呼之欲出;十二琉冕冠下,青葱且略带稚气的面容美如冠玉;座下一干文武大臣列班跪叩,山呼万岁。

为凯旋归来的英雄们评定功勋,给与嘉奖,乃是今日的主要任务。

平定三藩叛乱,整个天下海晏河清,时和岁丰,汉隐帝只觉神清气爽,春风得意,这是他上台以来做的唯一一件值得载入史册,值得称道的业绩,又怎能不大肆铺张一番,称颂一番!

于是这场庆功大典办得盛大风光,蔚为壮观!

青檀作为首功之臣,被让在首座,郭威这个主帅反而低调地坐到了副首,其余大将各自左右排开就坐,气氛虽有些别扭,但还是被喜庆冲淡。

“擢征西军监军桂七宝,任内侍省总领内侍监,官居四品,赏玉带一条、黄金万两……”

“擢征西军元帅郭威,加检校太师兼侍中,兼枢密使,总领诸军,节制诸郡,赏玉带一条……”

“陛下!恕微臣斗胆启奏……”

宣旨太监还未念完圣旨,就被郭威打断,只见他恭恭敬敬跪在大殿,敛神静气,似乎早有准备。

皇帝刘承祐微不可见地挑了挑眉,目光牢牢锁住他,一字一句问:“郭卿家,这封赏,有何不妥?”

“陛下容禀,臣事先帝,见功臣多矣,未尝以玉带赐之。如今臣得此封赏,万不敢当!况此番平定三藩,非微臣一人之功,各方均有出力,除在外作战将领,朝中将相安定,为大军供给军需亦有功劳,例如史弘肇、王章、杨邠、苏逢吉等肱股大臣们,请陛下不忘封赏!”

此话一出,众皆哗然。

出战主将得封赏,理所应当,若觉玉带赏赐过隆,推辞不受,倒也贤良!然而朝堂内这些整日尸位素餐的大臣们,于战事未出半分气力,也要封赏?这……是何道理?

汉隐帝一怔,未料他会如此,然而转念一想,既然郭威立了大功又不贪功,给其他大臣稍沾奖励,以示皇恩浩荡,也非坏事,便点头,刚想准允……

还未及开口,只听郭威又禀:“臣又以为,作为朝中大臣辅助,作为作战官军后盾,各地驻军将领以及州县官吏也有功劳,若没有他们安守一方,征西军也不可能迅速拿下三藩,也请陛下嘉奖!”

此话一出,哗然更甚!

谁也没想到他不但把朝中大臣算上,居然还把地方官也算上了,这是非要弄个雨露均沾不可吗?首功让给个太监,自己战功赫赫又不居功自傲,让给一众无关之人,如此刻意低调内敛,颇不自然!

皇帝有点坐不住,郭威此话一出,关系到众多利益,倘若否了,便显得他这皇帝毫无大局观,太过小气,关乎官爵利益之事,朝堂上哪一个不如虎狼之眈眈,这一否,众人心里积怨矛头所对准的,便是他这个皇帝!可倘若允了,朝堂上下一团和气,岂非无形中给郭威抬高了威望,帮郭威笼络一大片人心么?心中想想实在不甘!嘉奖是朕在嘉奖,得益的却是你郭威,这是何道理!

皇帝的面色开始难看起来……

朝堂上下静得落针可闻,上位者不表态,臣下们也不敢吭气,只是暗地里,都在观望着,期盼着……

正犯难间,只听后面一个小黄门唱喏:“太后驾到!”

众人重新下跪见礼,山呼太后千岁,于是李太后在龙椅旁落座。

“今闻郭卿家率征西军凯旋,哀家前来道贺!郭卿家战功赫赫,却不居功自傲,愿与众臣分享战功,平分赏赐,实见忠心耿耿,哀家先谢过郭卿家!若是先帝还在世,必也赞同郭卿家做法,有郭卿家的捍卫,我大汉江山何愁不固若金汤,文武百官,又有哪个不忠心拥戴皇上,郭卿家实乃我大汉朝的良臣内辅啊!”

太后此言,不轻不重,如一记警钟,敲在众臣心头,她搬出先帝来,又旁敲侧击郭威,很明显告诉所有人,这大汉江山无论如何乃是先帝打的,郭威再能,不过是大汉皇朝之臣,他战功再盛,也不过是为大汉皇朝建功立业!即便他分享战功赏赐,也是为大汉天子效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