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八十七章 夺命密诏(1 / 2)

加入书签

夺命密诏

邺都。

柴荣夜间巡城回营,接到一封密信。为了送这封薄薄的手书,动用了银宗最迅速最效率的传信机制,跑死八匹快马,换了四个骑手,足足拼了一日一夜,才将信件送到千里之外他的手里。

熟悉的字迹让他心头一热,不明白小檀为何如此急着给他传讯,当那张薄如蝉翼的纸条打开时,他整个人惊呆了!

皇帝动手杀人,三位顾命大臣死于非命,分暴尸于南北市,此事昨日才传到邺都,京城里不知还发生了什么,小檀竟被禁锢幽闭,如今皇帝的矛头竟悄悄转向邺都的郭威,情势变得微妙而危急!

他匆匆看完密信,迅速放在灯下烧毁,面色沉重地看着那传信使者没入黑暗之中,自己则骑马朝澶州而去。

小檀在信中提到,据她宫内耳目打探到的消息,皇帝杀掉杨邠等人后,立刻秘密往澶州下发一道手谕,澶州距离邺

夺命密诏

邺都。

柴荣夜间巡城回营,接到一封密信。为了送这封薄薄的手书,动用了银宗最迅速最效率的传信机制,跑死八匹快马,换了四个骑手,足足拼了一日一夜,才将信件送到千里之外他的手里。

熟悉的字迹让他心头一热,不明白小檀为何如此急着给他传讯,当那张薄如蝉翼的纸条打开时,他整个人惊呆了!

皇帝动手杀人,三位顾命大臣死于非命,分暴尸于南北市,此事昨日才传到邺都,京城里不知还发生了什么,小檀竟被禁锢幽闭,如今皇帝的矛头竟悄悄转向邺都的郭威,情势变得微妙而危急!

他匆匆看完密信,迅速放在灯下烧毁,面色沉重地看着那传信使者没入黑暗之中,自己则骑马朝澶州而去。

小檀在信中提到,据她宫内耳目打探到的消息,皇帝杀掉杨邠等人后,立刻秘密往澶州下发一道手谕,澶州距离邺都不远,镇澶州的乃是王殷,此人一直是史弘肇亲信,史弘肇身死,而隐帝居然发了封密诏往澶州,这怎么看都很蹊跷,必须调查清楚!

连夜行到半路,他刚好遇上一行人。

这行人拖家带口,似乎想从澶州半路转山道逃入契丹境内,看着十分诡异。

看那领头之人,正是当今皇帝的另一个娘舅,李太后族系内七兄弟之一,镇宁节度使:李洪义!

堂堂国舅爷带着一家老小不在后汉境内享福,而企图千里迢迢逃去邻国?

这不是在开玩笑么?!

他想也不想,迅速策马上前,拦住对方去路。

“国舅大人在上,邺都守备先锋官柴荣有礼了!不知国舅深夜赶路,意欲何往?可需在下相送?”

那李洪义本是个胆子小的,一见是他,顿时像见了鬼似的惊叫一声扭头就跑,似乎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

“你你你…你别跟来…本国舅的事情无需你多事…你…你该上哪儿上哪去!”李洪义磕磕巴巴半天才把话讲完。

柴荣心下诧异,素闻这李洪义虽为国舅,但和幼弟李业那个不要脸不要命之徒不同,他性子怯懦,为人没什么大志向,虽有几分本领,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经常摇摆不定,故而有些不可靠,看他现在吓成这样,必是遇上了什么为难的大事!

“这夜黑风高的,路上崎岖,国舅爷一家夜行艰难,在下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这就赶去澶州,请王殷大人派兵护送国舅出行如何?”柴荣故意道。

“什…什么…你要去澶州?老夫无事,不用帮忙,不用去澶州找王殷,不用,不用…”李洪义语无伦次到了极点,看来回澶州是正正戳中他痛处了!

“哦?看来国舅爷是瞒着王殷大人出来的,那更得告诉他了,不然将来皇上追究起来,王大人放

任朝廷命官私自逃去邻国,这罪过可大了!在下这就出发,想必天明时分王殷大人就能赶来!”柴荣微微一笑,作势转身就走。

提到王殷还不打紧,才一提到皇帝,李洪义便像浑身触电般抖得筛糠,“哎…我说,你…你是故意的?说了不要多管闲事,还故意朝老夫心窝扎刀子,要害死我才甘心是?”

“国舅爷如此紧张,莫非有事对不起王殷大人,亦或辜负皇上?”柴荣目光犀利,忽然转身冷冷盯着他,似乎要将他看透。

李洪义被他逼得一时走投无路,气得跳下马捶胸跺脚,就差哭天抢地嚎啕起来,“歹势啊歹势…老夫老老实实一辈子,怎就无端端摊上这种破事,老夫这辈子就没干过什么危险勾当,现在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这可怎么办哪?”

“看来国舅爷果然遇上棘手麻烦,既然不幸被在下撞破,国舅爷便别无选择,在下也不是不讲情面之人,只要阁下肯告知底细,若有用得上的地方,在下愿效犬马之劳!”柴荣听出他话里内容,急忙表明立场!

李洪义瞧他说的直接,深深叹了口气,有些妥协道:“其实这件事与你也有极大关系,老夫如今走投无路,连逃跑都不能,干脆破罐破摔,全都告诉你!至于将来,便走一步看一步了…”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明黄色卷轴,上绣五爪金龙,正是一书圣旨!

“你自己看…唉…一言难尽啊!”他无可奈何地摇头,将圣旨递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