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一十章 嗣君之选(1 / 2)

加入书签

戊子日,郭威卸刃解甲,着了官袍,率百官诣明德门朝见太后,奏:“军国事殷,请早立嗣君。”

太后面色虽然苍白,然而却十分镇定,似乎丧子的打击并未将这个半百的妇人击垮,反而让她越发坚毅不屈起来。

她身后跟着太师冯道,郭威一见这四朝元老,犹如过去那样恭敬拜之,而冯道亦受拜如平时,故意缓缓道:“郭侍中,此行不易啊!”

一句“郭侍中”便在无形中,有意无意地,将邺军以及郭威的气势打压下去,似乎在向天下表明,即便邺军大捷入城,他郭威,依然是个臣子罢了。

这是变相替太后表明了态度,郭威本人还没什么,但他手下一众将官无不变色,现场气氛开始变得紧张。

“郭侍中率邺军激扬忠义,拯济颠危,社稷有依!如今各位觐见哀家,不知有意推举何人为嗣君?”太后镇定发问。

只见王峻上前一

戊子日,郭威卸刃解甲,着了官袍,率百官诣明德门朝见太后,奏:“军国事殷,请早立嗣君。”

太后面色虽然苍白,然而却十分镇定,似乎丧子的打击并未将这个半百的妇人击垮,反而让她越发坚毅不屈起来。

她身后跟着太师冯道,郭威一见这四朝元老,犹如过去那样恭敬拜之,而冯道亦受拜如平时,故意缓缓道:“郭侍中,此行不易啊!”

一句“郭侍中”便在无形中,有意无意地,将邺军以及郭威的气势打压下去,似乎在向天下表明,即便邺军大捷入城,他郭威,依然是个臣子罢了。

这是变相替太后表明了态度,郭威本人还没什么,但他手下一众将官无不变色,现场气氛开始变得紧张。

“郭侍中率邺军激扬忠义,拯济颠危,社稷有依!如今各位觐见哀家,不知有意推举何人为嗣君?”太后镇定发问。

只见王峻上前一步道:“回禀太后,如今萧墙变起,宗祏无奉,臣等请太后诣:开封尹刘承勋,高祖皇帝之爱子也,请立为嗣!”

“承勋久病不能自举,如何立得嗣君?哀家不允!”太后对这一手早有准备。

“这……”邺军众将没想到太后来这么一招,都有些猝不及防。

“那不如请勋殿下出来一见,好让臣等明白!”郭威一日既往恭敬道。

太后点点头,朝左右吩咐,“来人,将承勋殿下抬上来!”

于是,像早有准备似的,七八个宫人去到后殿,不一会儿,便将气若游丝,奄奄一息的刘承勋抬了出来。

“这勋殿下为何几日之内竟成了这样?”众人觉得不可思议,虽闻刘承勋略有微恙,却想不到轮到他继承大统的时候,就成了个病痨鬼。

“承勋素有顽疾,如今已病入膏肓,各位真要将皇位委以他的话,恐对社稷不利!”太后冷冷道。

“如此……便让臣等商议片刻……”郭威见麾下众将挤眉弄眼,只得叹了口气,带着他们出得殿来。

“想不到李太后那老婆子早有准备,竟然把刘承勋弄成个病鬼,看来她识破咱们的计划了!”王峻在后面小声嘀咕道。

“她想立刘崇的儿子刘赟为嗣君,将来好牵制咱们,早就说入了汴京便该直接接掌帝位,如今麻烦了?”有人摇头道。

“尔等不用再说了!既然刘承勋重疾,便照太后意思立刘赟为嗣君罢了,老夫没意见!”郭威不想再听见手下谈论帝位。

“可是……如此一来不就……”

“明公三思啊…………”

众人想劝,却被柴荣拦下,“义父大人既然这么决定,诸位听从便是,咱们的意图,相信义父大人也明白,只不过他志不在此……你们懂的……”

此话一出,众将不再多言,明里干脆痛痛快快同意了郭威的意见,还没等李太后提出来,就顺了她的本意,推刘赟为嗣。

太后表示欣慰,于是诰命天下,立武宁节度使刘赟继承大统,命太师冯道往徐州接驾,择日登基!

藏在内室观察的刘嫣然看着奄奄一息的刘承勋被抬出去,心下暗自满意,这一切,自然是她和太后那晚策划的结果,目前已经成功了第一步,接下来,她要策划第二步,看着外面数月不见依然意气风发俊逸无双的柴荣,她的心情复杂而又难耐,毕生执念如此,还有什么好迟疑的?!

柴荣,你别以为破了城就万事大吉!

没有!远远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