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章 常山赵子龙(1 / 1)

加入书签

听到声响敖天回头望去,只见来人身长尺,生的浓眉大眼,阔面重颐,骑在一匹白马之上,威风凛凛,一身白衣随风飘荡,一根长枪直握在手中,端的是英姿飒爽。“这家伙要是在现代随便一包装绝对是个大明星。”敖天暗暗想到。同时吩咐系统到道:“系统,给我查下这人的资料。”

“滴,提示宿主积分剩余仅为100点,是否查询?”

“法克,怎么这么快就剩100点了,系统你说,你坑掉了我多少积分!算了算了,先别查询了,积分要用到刀刃上。”敖天断掉了查询的念头。

而眼前这个男子,白马银枪再加上这般不凡气质,如果敖天没猜错的话,这人怕不是常山赵子龙吧!

“我乃黎阳龙傲天。”敖天中气十足的的喊道:“还不知道阁下是?”

“吾乃常山赵子龙,路过此地,见阁下豪气冲天,有心结识。”那汉子回到:“真没想到,还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小兄弟年纪轻轻就有此大志,只要不学那张角,将来定有一番作为。”

听到赵云证实了自己的身份,敖天心中不由得大喜,这可是赵云啊,杀高览,败张合,长坂坡七进七出,杀死曹营将领五十余员,半席杀将惊马超,汉水独败张合徐晃,浑身是胆的赵云赵子龙啊。

而现在,赵云正在夸赞自己,想想就更美啦。

不过这赵云看起来不过二十岁出头的模样,竟然管自己叫小兄弟,怪不得罗贯中把你年龄写的那么大。敖天心中吐槽到。在三国演义里面,罗贯中给赵云编了这么一首诗,说什么“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

按照罗贯中的说法,现在是公元189年,而赵云卒于公元229年。也就是说赵云现在起码30岁了。不过三国演义之中也有前后矛盾之处,因此算不得真。不过赵云此刻到还真有三十而立的那种感觉。

“只是小兄弟,我看你也是非常之人,这天下将来必定会有你的名字。只是希望你别走哪张角的老路啊。那样只会徒增百姓的苦难而已。”

敖天之前说的话野心太大了,如今明面上还是汉家领土,若是被人听到了告到官府去,也不用敖天去探望自己那哥哥了,两人一起在里面作伴吧。

“子龙兄以为,如今这局面,汉室还能苟延残喘多久?”敖天知道这赵云是断断不可能做小人之事,因此不如和赵云好好谈上一谈,赚个眼熟,说不定日后还能从刘备手中抢人呢。

“前些年,太平道首领张角率信徒发起民变,一时之间全国各地几乎遍地黄巾。从那时起,这大汉其实已经已经可以看到末路了。但是若有治世之能臣出来力挽狂澜,这汉室当能续命百年,只是前年灵帝驾崩,何进与袁绍等士大夫欲去除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竟然让董卓带兵进京,这引虎驱狼之策当真是那些肉食者的好主意啊!如今这朝纲已经完全把持在董卓的手里了。”赵云分析到。

“哦,看来子龙也知晓这些道理。那么,子龙难道就甘心这天下被董卓把持。”见赵云掷地有声,敖天颇有些讶然,本以为赵云只是个武将,这番见识到时出乎意料。

“傲天以为如何?”见敖天不说话,赵云问道。

“我认为,不出一年,当有人会从洛阳出来,并带来天子诏,召集各路诸侯举兵讨贼。”敖天信誓旦旦的说道。就差说出来,这带天子诏出来的就是曹操了。

“这怎么可能,那董卓定然对献帝严加看守,怎么会让献帝有机会把诏送出。”赵云疑惑的问道。

“子龙不明白么?”敖天邪魅一笑,能引得这当世人杰向自己提问,可是美得很呢。

“诏真的重要吗?如今这个天下,就像一个待宰的肥羊,各路诸侯怎么可能会任凭董卓在哪独享而毫无作为,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理由而已。”敖天缓缓的说道:“子龙,你且看着,这真正的乱世才刚刚开始呢。”

看着赵云沉默不语。敖天继续说到。“黄巾之乱时,灵帝采纳刘焉的建议,将负责监察各郡的刺史赋予兼有地方军政权力,以加强对各郡的控管,并且将部分刺史升为州牧,由刘姓宗室或重臣担任。这一措施,虽有利于镇压各地叛乱,但当朝廷发生内乱后,掌握地方权力的州牧及刺史纷纷割据一方,将不再受朝廷节制。”

“因此灵帝为解决黄巾之乱而制定的州牧制度,在朝廷的不断衰弱下,反而将是开启这乱世帷幕的钥匙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