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 七艳比试各显神通 如是一举问鼎花魁(1 / 2)

加入书签

却说上回,经过了一场‘书画会’的比试,最终决出了‘秦淮八艳’的人选。在这‘八艳’之中,由于马湘兰已经亡故,这‘花魁’之位则由剩下的七位在最后一场的‘诗词会’中比试决出。这七人皆为能诗善赋之人,却又各有千秋,高下难辨,而此番‘诗词会’有文坛领袖钱谦益在场,又有吴伟业、陈贞慧、方以智、侯方域、冒襄等文豪才子坐镇,这下终可分出个高低胜负来了。

柳如是经过上一场‘书画会’的失利,明白自己此番可大意不得。要知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里要好的这些姐妹各个都是深藏不露,虽说自己也算得上是饱读诗书,但这最后一场却万万不敢再笃定自若了。她从‘书画会’场上回来没来得及沐浴更衣,便一头扎进了书房,认真研读古典文藉。丫鬟笑她:“小姐这是在‘临阵抱佛脚’吗?”如是白了她一眼,说道:“有‘佛脚’抱,总好过抱‘人脚’吧!你个小蹄子!还不快打些洗脚水来让我解解乏!”丫鬟笑着应了一声,便跑出去准备了。

等第二天到了会场上,柳如是一看,场上只是稀稀疏疏的布置了七张桌案,但围观的人却比前几场还要多上许多,心中不由得紧张了起来。这时身后有人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肩膀,她一回身,看到李香君在身后颜笑盈盈。如是回笑,道了一声:“早!”李香君说道:“昨日之事,还未谢过你,我本要等到‘评花榜’公布出来,便过去找你,可谁知,有许多人围着我,一时难以抽身,待过后再寻你时,你早已离去了。”如是道:“你这是哪里的话,昨日分明是你技高一筹,与我何干呀!”说完,又低声对李香君说道:“你万不可于众人面前提及此事,一些居心叵测之人可能会借此胡乱猜想。若是因此辱了你的名声,怕就不好了!”李香君笑道:“事实本是如此,我无意隐瞒,旁人爱怎么想便怎么想,皆与我无关,我只管向你道谢,了了这桩心事便好。”言至此处,柳如是发觉面前的这位满面桃花的女子,心胸竟是如此坦荡,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显得明媚照人,耀眼夺目。

她二人有说有笑的找到了自己的座位,落座后发现,机缘巧合之下,竟又是相邻,二人不由得相视一笑。不一会儿的功夫,其余几人也纷纷到场落座了。由于这场‘诗词会’过后,将会决出本届‘花魁’,所以此刻的会场周围聚集了人山人海。众人皆翘首以盼,继三届‘花魁’马湘兰之后,又会是谁独领风骚呢。众人等了许久,台上的评审们才姗姗来迟。司仪上台宣布最后一场‘诗词会’比赛正式开始。“此次‘诗词会’不设主题,题目自拟,诗词歌赋体裁不限,以一盏茶的时间为限。”听了这话,众人皆面面相觑,按照惯例,‘诗词会’的比赛时间要给出一炷香的时间,这一炷香的时间本就让入选者捉襟见肘了,可现在却不明就里的被缩短为一盏茶的时间。不过看着台上知府马士英一侧的各级官员一个个昏昏欲睡的姿态,每个人心中都明白了八九分。而且,‘不设主题’,这在历届诗词会上还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

如是心中暗自苦笑,一盏茶的时间,倒是比起当年曹子建的七步成诗宽裕的多。她转而又想到,事已至此,恐怕台上诸人是不会听几句埋怨便将时辰扭转的,此刻,不该再想什么旁的东西了,该好好思量思量这‘无题’了。钱谦益看出了众人的疑虑,于是起身说道:“历届‘诗词会’均定主题,均限时辰,以试列位文采博学,反应机敏。但此番‘诗词会’,吾等只愿寻得点睛佳作,细细品评便好。吾等知晓台下七位佳人平日里均是饱读诗书,博闻强识,又均擅长作诗填词,现下,请列位佳人择一首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誊写在纸上,呈上来给吾等品评鉴赏即可。”

听了钱谦益的话,如是等人悬在心头的那块大石头总算是放下了,不过是誊写自己的旧作。于是,她们几人经过一番考量忖度之后,立即提笔写下,一盏茶的时间匆匆而过,时间一到,如是等人的作品就被丫鬟们给呈上去了。

柳如是誊上了一阙《金明池.咏寒柳》,词为: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如是填这阙词的时候,恰逢陈子龙归家探亲,与其离别之时。有一次,她眺望窗外,但见阵阵寒风吹拂着那孤零零的垂柳枝条,她一向视柳如己,于是感念自己出身寒微,而又孤苦无依,命如柳絮。又想起与宋辕文之事,坦诚的付出,到头来仍然落得一场空,当时的心灰意冷,悲苦无限,让如是不禁担忧自己与陈子龙的这段情,是否也会在其父母门户之见的阻隔下,烟消云散呢?但又想到与陈子龙的种种情真意切,又燃起了思念与期许之情,于是便将此情寄托在梦境之中。

顾媚儿誊了一首《咏醉杨妃菊》,诗为:

一枝篱下晚含香,不肯随时作淡妆。

自是太真酣宴罢,半偏云髻学轻狂。

舞衣初著紫罗裳,别擅风流作艳妆。

长夜傲霜悬槛畔,恍疑沉醉倚三郎。

此诗作于去年的中秋佳节,秦淮河畔的众姐妹相邀聚会赏月,大家围坐在‘迷楼’院里的花亭中,饮酒弹唱,好不热闹。酒酣时,有人提议依次作诗,作不出的罚酒,评出最佳者,则奖以桂花编成的花冠。轮到顾媚儿时,她斜视着院中开得正浓的菊花,笑意盈盈地吟了这首《咏醉杨妃菊》,待大家各吟一首诗后,一致认为顾媚儿独胜一筹,于是众人将一顶散发着馥郁浓香的桂花戴到了她的头上。顾媚儿之所以选择这首诗呈上,一来是由于当时的那顶‘桂花冠’;二来嘛,现下正值中秋佳节,此诗也正映了此时此景。况且,这首诗中规中矩,即便是有人另辟蹊径,出奇制胜,这首诗也不落俗套,不甘下风。

陈圆圆誊的是一阙《丑奴儿令》,词为: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

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衙,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陈圆圆的这阙词填于与冒襄诀别之后,本来还有一首《转运曲.送人南还》,更为缱绻缠绵,柔肠百结,是在她所有词作中自己最为满意的一首。

堤柳,堤柳,不系东行马首。

空馀千缕秋霜,凝泪思君断肠。

断肠!断肠!又听催归声唤。

可这阙词太过露骨,一旦呈上去,当着冒襄和董小宛的面,自己当初思念冒襄那般炙热的情感,定会表露无遗,到时候,是三个人同场的尴尬。而这阙《丑奴儿令》则含蓄许多,只写愁绪,不谈其他,故而陈圆圆才将其呈上。

卞赛赛誊写的是一首《题自画小幅》,诗为:

沙鸥同住水云乡,不记荷花几度香.

颇怪麻姑太多事,犹知人世有沧桑.

卞赛赛曾经为自己画过一小幅自画像,于是对画自怜,想到自己本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生活本是无忧无虑,怎奈父早亡,遂卖身为歌妓。一下子从千金小姐变成青楼歌妓,一下子从云端掉到泥淖之中,遂作此诗感念自己的身世悲凉,历经沧桑。

寇白门誊写的是一阙《蝶恋花》,词为:

眉淡衫轻春思乱.不怪无情,反受多情绊.

怕上层楼凝望眼,落花飞絮终朝见.

钗凤暗敲双股断.划损雕兰,一一相思遍.

香袅兽炉空作篆,茶麻开谢闲庭院.

这阙词是寇白门在百无聊赖而又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所作。保国公朱国弼因惧怕內妻,迟迟不给白门以答复,而两人相聚的次数也有所减少。那一日,二人本约好相会,但事到临头,朱国弼却差人传话,因公事缠身,且将今日之事作罢。又差人送来了许多绫罗绸缎,粉黛钗环。寇白门拿起一支精美华贵的发簪,不禁苦笑,尽人皆知你是个‘清闲王爷’,哪里有什么公事,定是府里‘妻管严’,才拿这些东西来慰藉我。她一边拿着发钗划着桌案,一边又抑制不住自己的相思之情,故而研磨提笔,填了这阙《蝶恋花》。

李香君誊写的是一首《题女史卢允真寒江晓泛图》,诗为:

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

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

女史卢允真,字德恒,号恒斋,苏州人士,礼部尚书倪文毅的夫人,擅长作画。她随夫君来到金陵公干之时,结识了李香君,并作《寒江晓泛图》,邀请李香君为此画题诗。李香君被其精妙的画技所深深折服,仿佛此景尽在眼前一般,于是提笔作诗。待香君落笔之后,卢允真夫妇皆对此诗大为赞赏。

董小宛誊写的是一组诗——《秋闺词》,诗为:

其一

幽草凄凄绿上柔,桂花狼藉闭深楼。

银光不足供吟赏,书破芭蕉几叶秋。

其二

残柳凋荷绿未沉,一池清水澈如心。

楼前几日无人到,满地槐花秋正深。

其三

白日吹人无所思,独来窗下理红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