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6章 军训(上)(1 / 1)

加入书签

俞东是嘉首东部最大的一个县,经济很发达,虽然比不上北部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县级市,在县域经济中也算数二数三的。

俞东不但有山,而且有江,不但有矿产,而且交通区位也不错。最关键的是,历史上的名人很多,尤其是科举时代。

宁声涛选择俞东画龙塔公园山下的一家小旅馆作为自己和文雨声毕生难忘的纪念圣地,果然是一辈子难忘,尤其对宁声涛来说,他休想在这一世完全忘记这个地方。

双人间,宁声涛的领地没有被文雨声占领,文雨声的领地被宁声涛攻陷。

本来计划着“上山打老虎”,可现实却不允许。就好像有人计划中自己饿了很久,想一口气吃五碗饭,结果吃了三碗就觉得胃口满足了,或者说没有饭了。

早晨起来,小旅馆档次不高,可风景不错,小山坡望过去是清溪河宽阔的江面,江面上运沙船来来去去,居然是一副繁忙的景致。

宁声涛要去登画龙塔的九层高台,文雨声不愿意,埋怨上山为什么没有缆车。宁声涛第一次发觉了这个女孩与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存在巨大反差的一面。宁声涛喜欢登山,尤其喜欢用自己的双脚登山,用双眼望景,用口鼻交换空气。

文雨声与宁声涛不同,她和江泳博的风格很相似,但凡有工具可借用时绝对不用双脚。文雨声的风格是那种“科技感十足”的,能乘飞机绝不乘火车,能乘火车绝不乘汽车,能乘小车不乘大车。有飞机场的地方几乎从不用飞机以外的方式去,有火车站的没有飞机场的地方几乎从不用汽车到达,有出租车的地方从来不乘坐公交车。

其实文雨声的习惯很自然,至少对她来说是很自然的,因为她从不差钱,不需要考虑性价比,不需要考虑没有钱的时候怎么最节约的到达目的地,她从小学开始就习惯于只用考虑舒适性和便捷。

宁声涛不喜欢文雨声的这种生活观念和消费理念,首先他从小到大几乎从未试过花钱不用考虑性价比的日子;其次他受到日本式思想影响比较大,特别讲究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后他也同样受到中国传统勤俭节约思想的影响,总觉得浪费是一种对全人类的犯罪。

除了这三个原因之后,其实宁声涛不喜欢文雨声的消费方式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正在学习的知识。

宁声涛前两年学习政治经济学以经济学为主,后两年学习才稍稍加强了政治学和哲学。因此,宁声涛也好赵至刚也好李卫康也好都是探究性价比的高手,尤其是周律堂将性价比的运用那简直是炉火纯青的造诣。

因为学习了很多的经济知识,因此大家都对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渠道、成本、价值拥有比其他人更多的基本认识和相对敏感度。周律堂常常都能够在讨价还价中将对方老板说服,以老板最初价格的15%-30%的价格谈成交易,并且他还能将对方大致盈利的范围精确到两三元之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