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章 中考还是终考(2 / 2)

加入书签

“江高为什么不把招收本校初中毕业生的比例提高到130名呢。这次小涛发挥很糟糕,只考了129名,其实他在第一次模考中都还在60名的。谁知道后来半年时间就下滑了69个位次。”

“江高确定120名本校初中毕业生的标准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原因呢,是教育局对江高的要求,如果你说江高不按照市里划分的分数线招生,招入大量没考上分数线的本校学生,那么其他学校和那些个家长意见多大。比如你们小涛虽然没上分数线,但是在120名之内,结果小涛598分就上江高,其他学校却出现了620分还上不了江高的情况,那多么不公平。”宁国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待的宁原基。

宁国启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接着说:“第二个原因呢,我是听江龙中学的前任校长,也就是制定这个制度的校长冷泰然说过这个事情,他们经过五年高考的分析发现,首先是江中中学初中部的学生在江高的高考中考上大学本科的比例要大于那些从外校初中毕业去江高的学生的比例。其次是就算是本校的学生就读江高,成绩在中考中排名本校120名内的学生成材率要大大高于120名以外的学生。最后,一般省重点分数线也都划在江龙中学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的110名到130名之间。也就是说,这个省重点分数线有时候也就是江高的120名分数线。”

“今年好像只有一个叫做隋刚的男生进入了前120名却没有上重点线,凭借这个制度得到江高的录取通知的。”宁原基说。

“就是嘛。我记得前年还是大前年,江龙中学的初中部考的好啊,就连初三的第135名都上了省重分数线的,他们江高一下子就招收了135个本校初中毕业生。去年呢,好像是初三发挥不好,本校只有116个学生上了省重分数线,于是就有4个未达到分数线却得到了录取通知的学生。今年是一个啊,你也知道了。你看看,这不是都很接近吗。”

“那小涛怎么办?我们加上教师子女加分都还差两分。如果坚持要读江高,分数线下一分就是3000元议价,这么两分就要5000元。”

“是啊,江高的规矩是,线下一分交3000,线下两分就5000,线下三分就6000,线下五分就10000,线下十分之内五分之上就1万2,线下十分之上三十分之内就1万8。有一个阶差和段差。小涛要读就要交5000啊。不过如果我托现在的吕校长一个人情的话,大约可能少交2000,可以交3000就拿到录取通知。你们也可以考虑一下。”

“我们是应该交议价让小涛读江高,还是去读其他市重点学校呢,听说市五中也是省重点,愿意招收省重分数线下10分之内的学生,不用缴议价费。”

“五中他是没有办法,招不够教育局的任务。市里最好的学生在县上的就不说了,基本都集中在什么紫阳中学、紫竹一中、安阳中学、乐熙中学、卫永中学、龙海一中这些省重点或者市重点学校。当然也有条件好一些的会从县城来到市里读江高。在市里两个区主城区的孩子,最好的一波儿都是要读江高的,其次才会选择五中、四中、天佳和一中。”

“那现在除了江高,到底哪所学校最好?”宁原基焦急起来。

“我劝你们还是不要去五中,五中虽然是和江高一个档次的省重点中学,可是我知道他们现在的那个校长不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有点泄气的意思,知道自己追不上江高,怎么努力也放不了卫星,而和四中比起来又好很多。虽然四中也是省重,不过你也许听过了,四中最近几年下滑很快,省重的牌子都保不住了。我的建议是,四中、五中都别去了。要么就交钱去江高,要么就去天佳。”

“天佳中学不是连重点都算不上吗?我就是天佳中学66级毕业的。原来的天佳是不错,省里的第一批重点中学,全市最好的学校。后来经过了动荡年代,好像是遭受到了重大损失,在恢复高考之后的十年前省内再次评定学校等级的时候,它的省重牌子都被取消了。现在就是个普通中学而已,招生分数线比江高低了100分啊。”

“那你是不知道。现在市里有两所学校冒起来很快,一个是在农村里的秋高,一个是天佳。我这里透一个风儿给你,可不能到处说,天佳一开学,也就是九月份可能就是下旬吧,就会被市里授牌,它已经成功通过了市重点的验收。我跟天佳的晏校长关系不错,一定可以让你不花钱就读上天佳高一搞的一个火箭班,这个班的分数要求比省重还高10分呢。”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