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迈向海洋的第一步(1 / 2)
黄成整合船厂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李晔手中。</p>
但这已经是龙纪二年(公元890年)2月的事情了。</p>
“阻隔海路!”李晔嘴角泛起一丝冷笑。</p>
他写下一个“花”字,又在上面画了大大的一个叉。</p>
水军!</p>
朝廷的水军只有内河炮艇八艘,即便这样,人都还凑不齐呢!</p>
倒不是说,海军也搞精兵政策。</p>
而是,它本身就是个技术兵种。</p>
就连普通的水手都不能凑活,更何况是指挥的军官。</p>
李晔也不想把海军搞成陆军海战队,在他的计划中,海军是另一个系统,不再是陆军的衍生品。</p>
看李晔又陷入沉思之中,步入军帐的杜让能轻声说道:</p>
“陛下,103军已经进入淮南,期间多与当地豪强发生冲突,郡州官佐送来奏折,希望朝廷采取怀柔之策。”</p>
“杜相,什么时候来的,快请坐下。”李晔瞬间回过神来,说道:“告诉那些郡州官佐,任何敢于朝廷大军对抗的人,都必须干净、彻底的被清除掉,剩余的妇孺全数发配到流求(今台湾),敢有怨言者死!</p>
内阁再发文申斥那些官员,今后再提出这样愚蠢的问题,自己打包滚蛋!”</p>
黄巢造反之后,“杀人放火受招安”就成了豪强至高理想。</p>
他们不停地和朝廷唱反调,要的就是获取承认,最终成为一地的霸主。</p>
在忠武、淮西两地,第一旅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p>
而最有效的解决手段,就是将这些人毫不留情的剿灭。</p>
毕竟有了这些死鸡,其余的“猴子”才会举手投降。</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