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端倪(1 / 1)
“中年秃顶?”陈溪有些惊讶这四个字,仿佛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描述。
王启文随口应了一声,这本来就是她的促狭一想。施秉烛长得不是很出众,却也是中规中矩;安静时,甚至隐隐有一股读书人的气质。
想到“秉烛”二字,王启文便更觉得施秉烛适合手持书卷,摇头晃脑,张口闭口“子曾经曰过”,就像夏乔经常在府里的那样;远远比他手持账册,与王启文讨论商业发展要更有画面感。
王启文自顾自继续想着施秉烛,陈溪倒是上心了那四个字,自个儿揣着琢磨了半晌,等到二人坐上了马车,终于忍不住问道:“启文,中年秃顶,会是个什么场面?”
王启文没料到陈溪会如此在意这四个字,正欲解释一番,猛然见到陈溪的束发,所有的话顿时都卡在了喉咙,心里不禁道:对啊,古代男子,多是束发而冠,就算中间秃了,成了地中海,只要四周的头发够长,就不会有中年秃顶这个问题了啊。
想到这里,王启文不禁哑然失笑,古代男子也挺有福气的,根本就免掉了此桩可能的尴尬事。
……
乌蒙乡的分庄与运港不远,坐上马车,半个时辰不到就赶到了。
钱大刚刚把马车停稳,施秉烛已经来到了王启文的马车前,殷勤道:“少东家,陈公子,运港到了,您们小心下马车。”随后就命人把他那辆车上的轿凳赶快搬过来。
男子下马车,本就不像女子般拘礼,王启文一直以来都是自己跳下马车的,根本等不及钱大给他放轿凳。多点儿高啊,还用得上那个?
但是施秉烛显然不这么以为,与王启文殷勤完,立马就转过头去催促小厮赶快放好。之前王启文到分庄的时候,就是自己跳下的马车,看得立在门口迎接的施秉烛是一阵的心惊肉跳,所以这次说什么也要把轿凳赶紧安排妥当了。
对于这种事情,钱大表示:惊着惊着也就习惯了。╮(‵▽′)╭
施秉烛是提前准备,等王启文闻言撩开车帘子钻出来的时候,轿凳刚刚好被安置妥当。王启文看了看脚下,又看了看施秉烛小心翼翼中流露出来的讨好眼神,最终还是卖了施秉烛一个面子,踩着轿凳下了车。
只有陈溪皱了皱眉头,随后一撩襟袍,一如既往的跳下了马车。
乌蒙乡装船的地方,说是运港,但是自然是不能与现代的集装箱港口相提并论的。
王启文举目望去,两艘中等大的木船正靠在岸边。其中一个,上面还与岸边搭了踏板,正在来来回回地搬运一只只大小各异的箱子。
接近中午的阳光有些晃眼,王启文眯着眼睛看着他们忙碌,对旁边的施秉烛随口说道:“乌蒙乡的地段好啊,水面宽阔。我没记错的话,是所有分庄中,第二大运港吧?”
施秉烛不知王启文此话有何深意,心中一凛,说话也愈发恭敬讨好:“是的,少东家。承蒙少东家厚爱,让小的接任了乌蒙乡分庄掌柜的位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