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一百七十章裴寂劝进(2 / 2)

加入书签

杨广册立太子一事很快传到了关和并州。

李渊得知这个消息后,笑着对裴寂说道:“看来我这个表弟是彻底服老了。”

李渊的年龄还要杨广大几岁,所以他的心也难免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裴寂到底是李渊的老相识了,他笑着对李渊说道:“但是国公您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大公子和二公子联手打败了宇成都的五十万大军,我并州现在可是如日天啊。”

“哈哈哈,裴寂啊裴寂,还是你说话让人爱听啊。”

趁着李渊高兴,裴寂连忙拜倒在地道:“如今我军已经进占洛阳,士气正盛,国公理应顺天应命登基称帝,如此一来将士必然更加用命,我军讨伐关李密,还有暴君杨广也师出有名了。”

看到李渊脸尚有迟疑之色,裴寂连忙继续说道:“那李密不过是后起之秀,能够有今日的作为,还不是因为他提前称帝,让手下的人有了盼头,所以才能有今日的局面,如果国公迟迟不称帝,恐怕会让手下将士失望,到时可一切晚矣。”

“还有国公现在还是隋臣,却主动攻打大隋的军队,已经是大隋的逆臣,难道您不称帝,杨广不记恨您了吗?”

“如若称帝,那么国公算是不能一统天下,也可以和李密、杨广三足鼎立。”

“您和李密、杨广相有一很大的优势,那是您有两个出色的儿子,而且都可以独当一面。”

“反观李密年岁也不算小了,膝下才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杨广虽然李密强点,但是杨倓却也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少年。”

“所以即使您有生之年无法统一天下,但是您的儿子却可以啊。”

“现在您已经被李密和杨广视为心腹大患,现在如同逆水行舟一般,不进则退啊。请国公为天下黎民计,为手下将士着想,早日登基。”

“此事等建成和世民他们回来再说吧。”

裴寂大喜,李渊说出这话来证明是同意称帝了。

看来自己得给两位公子写两封信,让他们料理完手之事后,即刻返回并州了。

说完登基之事后,李密又对裴寂道:“元吉今年也十六岁了,我想让你

“您和李密、杨广相有一很大的优势,那是您有两个出色的儿子,而且都可以独当一面。”

“反观李密年岁也不算小了,膝下才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杨广虽然李密强点,但是杨倓却也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少年。”

“所以即使您有生之年无法统一天下,但是您的儿子却可以啊。”

“现在您已经被李密和杨广视为心腹大患,现在如同逆水行舟一般,不进则退啊。请国公为天下黎民计,为手下将士着想,早日登基。”

“此事等建成和世民他们回来再说吧。”

裴寂大喜,李渊说出这话来证明是同意称帝了。

看来自己得给两位公子写两封信,让他们料理完手之事后,即刻返回并州了。

说完登基之事后,李密又对裴寂道:“元吉今年也十六岁了,我想让你给他说一门亲事,不知你可有什么合适的人家?”

裴寂笑道:“国公现在让我做媒可是巧了,前两天范阳卢氏的家主卢玄升前来我家,说是他膝下有一女,今年十四岁,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倒是却米有合适的人家,想让我给介绍一户人家呢,国公你说此事是不是太巧了?”

李渊抚须大笑道:“这可真是无巧不成啊,这简直是送门来的姻缘啊。”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世祖卢敖{约公元前275-前195},号雍熙,秦始皇召为五经博士,徙居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子孙迁居至涿水{今河北zhuō zhōu}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国},经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经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正史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840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豪蜚馨。

原本按照历史的正常轨迹,李渊父子在关建国后,采取的是打压关东世家大族的措施,但是由于李密这个穿越者的横插一脚,李渊未能如愿入主关,关东世家大族转而支持李密。

现在李渊父子的基业在关东建立,那么最起码在天下一统之前必须依仗关东世家,和关东世家联姻成为了一条世界大族经常采取的一种方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