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 发威(1 / 2)

加入书签

卢氏早就知道这个女儿生性肆意, 最爱胡闹,但怎么也想不到,她能胡闹到这等境地, 见她这幅讨打模样,气道“你就作吧!若叫陛下寒了心, 你怕要追悔莫及。”

顿了顿, 她又道“若非我今日撞见,你是不是都不打算同我讲?”

“不是阿娘撞见, 是我有意叫阿娘撞见的, ”谢华琅一本正经的反驳道“我又不是不能再瞒下去, 还不是怕你和阿爹忧心?”

卢氏没好气道“是是是, 你占理, 这总行了吧?”

“阿娘最好啦。”谢华琅熟练的发了张好人卡, 轻摇母亲手臂, 撒娇道“连带过来的菜肴,都是我最喜欢的。”

“你哪里缺这些, 倒是我多此一举。”卢氏哼了声,站起身道“走了。”

……

卢氏回到自己院中,刚进内室, 便见谢偃仍旧端坐原处, 看她回来, 停下筷子道“枝枝如何?”

卢氏只消回想起先前女儿那番话, 便想长叹口气, 此事又不欲张扬, 便只道“还是老样子。”

说完,又吩咐室中仆婢“都退下吧。”

谢偃见她如此,便知是有话讲,还当是女儿那儿出了什么事,等真的听完,却觉啼笑皆非,先是失笑,后是感慨。

“你不要责怪枝枝,她如此机敏,也是好事。”

他莞尔道“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寻常人家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天家帝后,倘若她真被男女情爱冲昏了头脑,我反倒要忧心。”

卢氏听他话里有话,面露诧异,低问道“怎么了?”

谢偃略微前倾几分,低声答道“陛下已经令人拟旨,立枝枝为后,几位宰相皆已知晓,只是未曾明示朝堂,通传天下罢了。”

卢氏心中虽早有预料,骤然听闻,仍有些惊讶,叹道“这可真是……”

“陛下既然不曾明说,我们也只当不知道便是,迎来送往一切如常。”

谢偃微微肃了神情,叮嘱道“枝枝的嫁妆与出嫁制物,家中早就开始准备,倒不必惊慌失措,你多上点心,该添置的添置,该删减的删减,只是先不要大张旗鼓……”

卢氏颔首道“我有分寸的,你放心吧。”

……

正值盛夏,空气闷热,也唯有到了晚间,夜风吹拂时,才会觉得好过些。

已经是六月末,夜空中的月亮消减到极致,只留了淡淡一痕。

顾景阳便立在窗边,借着月光,低头凝视手中那枚玉佩。

夜色静寂,远处传来低低的虫鸣声,不知怎么,他忽然有些感怀。

“衡嘉,”他低问道“倘若,枝枝永远都不原谅朕,朕该怎么办?”

衡嘉听得一怔,忙赔笑道“不会的。”

顾景阳淡淡一笑,却没有在这话题上继续说下去,而是道“朕登基的时候,先往奉先殿敬告太宗文皇帝,再往太庙去拜谒历代先祖,禁军林立,纠仪御史随侍,但真正走那段路的,其实只有朕一个人。”

月光清冷,沁得他声音也有些凉意“那时候朕觉得无所谓,一个人也很好,皇帝便是孤家寡人,前人都是这样,朕也不会例外。”

“可是,”他顿了顿,语气微柔“可是朕遇见了枝枝。”

“她同其余人一点也不一样,那么鲜艳明媚,无所畏惧……”

衡嘉知晓他只是想同人倾诉,并不需要交谈劝慰,所以只是静听,不曾开口。

然而顾景阳说到此处,却忽然停下了。

衡嘉抬眼去看,便见他脸上微含笑意,轻轻道“真想见一见她。”

衡嘉有些为难“时辰不早了,女郎怕是已经歇下。”

“也是,她近来脾气这么坏,还是别去招惹了。”

“罢了,”顾景阳道“明日,朕再去撞一回南墙便是。”

……

许是昨夜同母亲说的久了,第二日谢华琅便起的晚些,辰时过了小半,方才慵懒起身,也是占了这几日心绪不佳的便宜,竟没人前来催促。

采青采素听闻内间动静,入内侍奉她梳洗,谢华琅用柳枝蘸了香盐,刚净了口,便见有仆妇前来回禀,说是陛下到了。

“怎么又来了?”谢华琅有些诧异,吩咐道“你们退下吧。”

这二人言谈时,其余人照旧是要避开的,一众仆婢并不觉得奇怪,向她行礼,便要退将出去。

“等等,”谢华琅吩咐走在最后的采青“将门合上。”

采青听得微怔,倒没多问,应一声是,顺手将门带上了。

今日要着的衣裙便在手侧,谢华琅起身穿了,刚将衣带系上,便听顾景阳在门外轻轻唤了声“枝枝。”

她往梳妆台前坐了,执起犀角梳子,道“陛下今日来此,有何贵干?”

顾景阳语气微顿,道“枝枝,你开门,我们当面说,好不好?”

谢华琅将满头青丝理顺,道“不好。”

昨日还是肯见他的,今日怎么就不肯了?

顾景阳顿了顿,方才道“为什么?”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谢华琅道“孤男寡女二人独处,成何体统?”

顾景阳听得笑了,没有说对,也没有说不对,只是轻轻唤了声“枝枝。”

他此前也不是没有这么叫过自己,但哪一次都不像这次一般,叫她心头一颤。

谢华琅束发的手一顿,忽然觉得自己有些没出息,将梳子搁下道“陛下今日来此,到底要说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想来见见你。”

顾景阳道“原本是想昨晚来的,只是时辰已晚,怕有所搅扰,便没有来。”

谢华琅静默一会儿,忽然道“你个骗子。”

“我没有骗你。”

顾景阳听得一怔,轻轻道 “除去身份不曾明言,我一句假话都没有对枝枝说过。”

谢华琅起身,到门前去,闷声道“你明明就不叫重九。”

顾景阳不意她说起此事,先是一顿,旋即道“没有骗你,真的叫重九。”

他微露笑意,徐徐解释“数起于一,极于九,我出生在九月初九,正是重阳,太宗文皇帝觉得这是天降吉兆,所以为我取字重九,名景阳,又将我接到身边,亲自照看。”

谢华琅问“真的?”

顾景阳答“真的。”

谢华琅原是不打算同他说这些的,然而情之一字,原本就是最没有规律,又最无从克制之事,他只说了两个字,便叫她满心甜蜜,唇角上翘,亏得此刻隔门而对,方才不曾露了痕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