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千二十四章 万寿节(1 / 2)

加入书签

韩度来到书斋里面,刚一推开门,就看到薛祥和金先生坐在里面。

连忙笑着拱手道:“哟,薛老,金先生,你们这是好兴致啊。”

“侯爷客气了。”金先生脸上笑容温和,朝韩度点点头。

而薛祥则是捋了捋胡须,看了韩度和方孝孺两眼,伸手示意道:“坐吧。希直应该和你说了吧?”

韩度提了提锦袍,中规中矩的坐在椅子上,朝薛祥笑着点头。

薛祥继续说道:“咱们几个对经营之道一窍不通,还是要你来想办法才是。书院本来是做学问的地方,应该清清白白才是,可是这世上没有钱也的确是寸步难行。”

薛祥没有进书院的时候,不知道书院的开销竟然这么大。光是在学子身上,书院每年就要花掉十几万贯。现在更是多了大量的教习,虽然方孝孺等人轻松了,但是书院的开销可是更大了。

这些教习,每一个可是都要拿月俸的。而且韩度定的月俸有很高,普通的教习每月就能够拿到五贯,厉害的甚至是能达到十贯。

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这样下来,书院每年的开销就奔着三十万贯去了。

三十万贯!

这要不是知道有韩度撑着,光是这个数字都能够把薛祥吓退。三十万贯,大殿都要修建一座起来了,而书院却每年就要吃掉一座大殿。

韩度见三人神色紧张的盯着自己,忽然笑了笑说道:“这事可急不得,慢慢来吧。”

薛祥几人也没有催促韩度的意思,点点头便答应下来。

由于马场那边已经进入了正轨,即便是韩度不在,也能够自行运作。因此,韩度就干脆把时间花到书院里,想着怎么才能够让书院有稳定的财源。

书院教的是数理化,数学不用想了,想靠数学赚钱可不容易。物理、化学其实也没有比数学好多少,毕竟韩度只交了物理的力学和化学的燃烧反应等初级知识。

韩度想了几天,也想不到书院能够靠着什么赚钱养活自己。

考虑了一下,便将薛祥等人找来坐下,说道:“这几日我思来想去,也难以为书院找到什么好的财源。”

薛祥等人一听,顿时面面相觑。原本以为他们找不到来钱的路子,是因为不懂经营,没有想到连韩度都在书院里找不到来钱的路子。

韩度见了众人的反应,低头苦笑一下。要是稳定的财源这么好找,那就不叫财源了。

现在办书院就是一个亏本的买卖,根本不能指望着能靠学子的束修。因为国子监只要考上了,是不收束修的,不仅不收,反而还会每月给学子发放米粮。

但是国子监之所以敢这么豪奢,那是因为有老朱支撑着,每年老朱给国子监的钱也是在十万贯以上。

或许书院是因为有着韩度支撑的原因,老朱故意装作看不见,除了一个大明皇家书院的牌子之外,一文钱都没有给过书院。

见三人有些失望,韩度想了想,说道:“要不这样吧,我把酿酒和玻璃工艺拿出来,让书院弄几个作坊如何?”

“不可,万万不可。”韩度的话音一落,薛祥就连忙摇头反对,“咱们是找你来想办法的,不是为了挖你的墙角的。有办法自然好,若是没有办法,就照着现在这样也是不错。”

酿酒和玻璃,都是韩度的产业。韩度虽然开口愿意将其拿出来,但若是薛祥答应了,那就有从韩度嘴里夺食的嫌疑。

薛祥自然万万不敢答应。

不仅是薛祥,方孝孺和金先生也是连连摇头拒绝。

韩度倒是觉得无所谓,也没有想到几人口的反应这么大,淡笑着说道:“我说把工艺拿出来给书院,又不是说自己不酿酒不制作玻璃了。”

“这......还是不妥。”薛祥摇摇头,“若是让书院也做这些,那岂不是和你抢生意么?”

韩度哈哈一笑,说道:“薛老多虑了,这世上想要喝酒的人多如过江之鲫,玻璃的需求也是庞大无比,别说是一个书院了,就算是再来十个百个,也填不满这么大的需求。这根本就不算是抢生意,因为这生意再来十个咱们,也做不完。”

蒸馏烈酒现在是稀缺品,价格虽然高,但是真正能够喝得起的人却多的是。但是现在很多时候,都是拿着钱都买不到烈酒。书院插手进来,并不会影响烈酒的价格,顶多是供应再充足 了些罢了。

薛祥几人对视一眼,纷纷沉默着没有说话。虽然韩度的说的道理没错,但是这样总是有从韩度手里抢生意的感觉。

韩度见几人迟迟做不下决定,便无奈的笑着说道:“以前我拿钱补贴书院,都没有这么麻烦。怎么以前你们觉得可行,现在怎么就不行了呢?”

韩度这话倒是没错,以前直接从韩度手里拿钱的时候,都没有觉得有什么。现在书院自己挣钱了,怎么还扭捏起来了?

再说了,韩度是书院的副院判,众人当中就他最大,要不好意思,也应该是韩度才对。

“那......好吧。”薛祥和方孝孺、金先生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趁着没事,韩度便留在书院里面,原本教的物理化学都太过初级,作用显现不出来。这次的事情也提醒了韩度,若是教授的知识没有价值的话,那恐怕会极大的打击学子们的兴趣。

于是,韩度本着为了书院的发展,干脆留在书院里面,继续教授更加高深的内容。

......

老朱刚刚批阅完奏折,朱标就赶来求见。

父子两人坐在交流一番之后,老朱忽然问道:“韩度呢?他最近在做什么?”

朱标不知道父皇为什么向他问起韩度,不过还是如实回道:“听说是在书院。”

“书院?”老朱有些诧异的抬起头,奇怪的问道:“他不是要建马场吗?怎么跑到书院去了?”

“这儿臣就不知道了,不过马场那边他派人盯着便是,恐怕是闲来无事才会去书院的吧。”朱标猜测着回道。

老朱听了之后,也面无表情的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朱标见父皇没有了下文,迟疑片刻之后,问道:“父皇,儿臣有件事不知道当不当讲。”

“说吧。”老朱对于朱标从来都是来者不拒的,不管是他心情好坏,他都愿意听听朱标的想法。而现在老朱的心情还算不错,自然更加不会拒绝朱标。

“父皇的万寿节就快要到了,今年又是父皇的六十大寿。再加上今年北元破灭,俘获了安乐王,连传国玉玺都现世,对于大明来说可谓是三喜临门。今年对大明来说,可是大吉的一年。儿臣以为,可以趁着父皇万寿节的机会,好好庆贺一番。”朱标提议道。

随着朱标的述说,老朱更是眯着眼睛高兴起来。不梳理还不知道,的确是如同朱标说的那样,今年对于大明来说,还真的是与众不同的一年。

大明从立国开始,一路筚路蓝缕的走到现在,还真的是没有那一年能够有今年这么辉煌过。而且还巧合的和老朱的六十大寿给碰在一起,就更加显得今年的不同凡响。

“嗯,是该好好热闹热闹。”老朱赞同的点头。

北元原本是大明的心腹之患,现在如此大患一去,老朱自然也想要好生彰显一番。这么大的事情,要是他都无动于衷,那也太说不过去了。而且,不将此事大为宣扬,如何能够彰显他朱元璋的英明神武雄才大略?

想到这里,老朱顿时说道:“今年的万寿节既然是三喜临门,那就应该办,而且要大办特办。”

老朱现在可不必往日了,以往的万寿节几乎都办的非常寒酸。老朱也没有办法,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大明连年北伐,花出去的银子如同流水一样。内库空虚的老朱,也只能够能省则省。

而现在,老朱的内库充盈,那自然可以肆意一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