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三章 寻出路(1 / 1)

加入书签

美人鱼一脸疑惑的望着萧离害,摇了摇头,说道:“只要是有长眼睛的都可以看的出来我是美人鱼,美人鱼一般都是以女性的形象示人的,所以,你称我美人鱼姑娘也是没毛病的。不过,你说你认识我,但我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我可以,很确定的告诉你,我并不认识你,还有,你说的静静,我也不认识。所以,我觉得你应该是认错人了。哦,不对,是认错鱼了。”

萧离害闻言,笑了笑,然后,仔细的端详着美人鱼,觉得她跟自己所认识的美人鱼姑娘长得几乎是一模一样,但却不是自己所认识的美人鱼姑娘,这该怎么解释呢?难道美人鱼长得都是这个样子吗?萧离害最后清吭一声,说道:“姑娘,你们美人鱼是不是都长得一模一样呢?”那只美人鱼白了萧离害一眼,说道:“怎么可能会一模一样呢?你见过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吗?”萧离害尴尬一笑,说道:“我没有仔细的观察过树叶,不知道是否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不过,同一棵树上的树叶看起来都差不多,我也没办法分辨到底有什么不同?”

那只美人鱼说道:“那不就结了?我看你们人类一个个长得也差不多,难道我都可以认为是同一个人吗?”萧离害笑了笑,说道:“看来你们却是有些不同,你比我上次遇到的那个美人鱼姑娘要精明多了!”那只美人鱼问道:“你这算是在夸我吗?”萧离害叹了口气,说道:“连是不是夸你,你都听不出来,看来也不算太精明呀!”那只美人鱼笑道:“那我就当你实在夸我吧!对了,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呢?”萧离害说道:“我是打洞进来的。”

那只美人鱼惊讶的看着萧离害,说道:“我还真没听说过,你们人类还会打洞的呀?”萧离害笑了笑,说道:“那你真是孤肉寡闻了!人类打洞的本事可是天下无双的。”美人鱼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这么厉害,那你能不能带我离开呢?”萧离害说道:“我都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带你离开呢?”美人鱼眨了眨眼睛,说道:“相逢何必曾相识呢?既然我们能相见,那就是有缘,一起交个朋友如何?”萧离害说道:“交朋友是可以,但你们美人鱼都长得太像了,傻傻分不清,怎么办?难道你要让我以后再次认错……嗯,鱼!”美人鱼笑道:“我们都有名字呀!你叫名字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认错了!”

萧离害摇了摇头,说道:“不妥!若是碰到跟你同名的美人鱼怎么办?”美人鱼微怒道:“你这个人类怎么这么多事呢?一般的人类想跟我交朋友,我都懒得搭理呢?你倒好推三阻四的。”萧离害笑了笑,说道:“因为我不是一般人!我会打洞,一般人可就不会了。”美人鱼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不许别人。”萧离害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吧!我保证不说出去。”美人鱼想了想,说道:“你应该知道我们美人鱼都是大海之魂孕育而生的吧?大海之魂在孕育我们的时候,在我们每只美人鱼的灵魂深处种下了一个印记,每个印记都有编号,这个是独一无二的。你只要记住我的编号,就不会认错人了。”萧离害眨了眨眼睛,说道:“你都说是灵魂的印记了,那我有如何能看到呢?你跟我说这个也没什么意义呀?”美人鱼瞪了他一眼,说道:“你急什么?我话还没说完呢?”萧离害嘿嘿一笑,说道:“那你继续!”美人鱼说道:“我告诉你一句密语,你念完之后,便能看到我灵魂上的印记了。来跟我一起念:波耶波罗蜜!”萧离害摇了摇头,说道:“这也太绕口了吧?有没没有简单一些的?”

美人鱼气的直发抖,大声说道:“大哥啊!这是密语,它不绕口不就一下给人破解了吗?还怎么能称的上是密语呢?我最后再说一遍,听好了,波-耶-波-罗-蜜!”萧离害摇了摇头,说道:“学不会,怎么办?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呢?”美人鱼说道:“听说,好像就是大海无量的意思了!”萧离害问道:“那我能不能直接念大海无量呢?”

美人鱼已经测底崩溃了,黑着脸,说道:“不想带着我就直说嘛!干嘛一而再,再而三的整我呢?”萧离害笑道:“好吧!我学一次试试。”说着,他清了清嗓音,念道:“波耶波罗蜜!”

只见隐约中,能看到美人鱼的灵魂如一团湛蓝海水一般变幻莫测,在美人鱼灵魂的中央位置似乎刻着几个数字。萧离害走近水潭边缘,朝美人鱼招了招手,说道:“靠近一点,那编号看的不是很清楚。”美人鱼依言靠近了一些,萧离害终于能看清灵魂中央的那几个数字了,只见上面写着:一八七,三个字。萧离害笑道:“原来你是第一百八十七只美人鱼啊!看来,你们的数量还真是稀少呀!”美人鱼白了他一眼,说道:“什么叫一百八十七只呀?那是编号,不是数量!”萧离害满不在乎的说道:“我觉得都一样!没什么区别!那以后就将你一八七吗?”美人鱼摇了摇头,说道:“我有名字的,好吧?干嘛要叫编号?多难听啊?”

萧离害问道:“那你叫什么名字呢?”美人鱼说道:“我叫虞美人!怎么样?这名字好听吧?”萧离害苦笑道:“你还真是不谦虚啊?竟然给自己取了这么一个名字?是谁给你这么大的勇气的呢?”虞美人没好气的说道:“当然是我自己给我自己的勇气了,难道还是你不成?”萧离害点了点头,说道:“果然是勇气可嘉!在下佩服的那叫一个五体投地啊!只是不知这位勇气可嘉的虞美人姑娘,你为何会被困在这里呢?”

虞美人叹了口气,说道:“说到这事,我就来气!我本来是坐着海上花在大海上无忧无虑的游玩着,突然有一天,来了一艘豪华的大帆船,船上坐着的尽是一些年青的公子哥。他们追逐着风暴,不停的向我靠近。我本来是打算离开的,但是其中有一个人竟然朝着我招手,然后,我竟不自觉的走出了海上花。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已经到了他们的船上了。之后,他们便一路将我带到了这里。”萧离害想了想,说道:“一个招手就能将你招出了海上花,看来,这些人不简单啊!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竟然掉到这样一个地方来!看来,我得想办法赶紧离开这里才是。”

虞美人说道:“你不是说自己有天下无双的打洞技术吗?挖出一条地洞不就可以出去了吗?”萧离害苦笑道:“会挖洞的那个家伙已经摔死了,而我这技术靠的就是那家伙的四肢上的利爪。所以,现在只能另找出路了。对了,抓你到这里的人,多久会出现一次?”虞美人摇了摇,说道:“这里没日没夜的,我也不知道是多久。不过,之前有一个年轻人刚开看过我,相信,短时间内,他应该不会再来了。”萧离害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应该可以再去其他的通道看看,运气好或许可以找到出口的。”虞美人说道:“你到了这里,就别想再从原路出去了,我试过了,这里的入口处有一道禁制,不信,你自己过去看看。”萧离害当然不相信,快速的跑到了之前进来的那个入口处,发现,确实有一道禁制。那个中枢的山洞尽在咫尺,可是,他用尽了全力,却依然无法向前推进一步。于是,他又返回到了那个水潭边。

虞美人一脸讥讽的说道:“怎么样?现在相信我说了吧?”萧离害点了点头,说道:“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牢房,只是看起来好看一些而已!”虞美人白了他一眼说道:“你这不是废话吗?这里不是牢房,难道还是仙境不成?”萧离害说道:“这里的形成至少在几万年以上了,这些钟乳石和石笋都是异常珍贵的材料,所以,应该是临时拿来做囚禁你的牢房的。所以,这里应该还是不太严密,或许,我们能找到另外的出路也说不定。”虞美人说道:“能找的地方,我都找过了。你看,这里又不是很大,如果有另外的出路,肯定也被那些人给发现的,所以,我劝你别白费力气了。还是赶紧挖洞吧!”萧离害说道:“你觉得我这细皮嫩肉的,真的适合干挖洞这样的活吗?”

虞美人叹了口气,说道:“早知如此,我就不该对你抱任何的希望,真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唉!我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到大海母亲的怀抱啊?感觉自己已经越来越虚弱了,我怕此生再也无望回到母亲的怀抱中了。”说着,虞美人无力的仰躺在了水潭的水面上。萧离害没有理会虞美人的伤怀,蹲在了水潭边,用双手捧起潭水,在鼻尖嗅了嗅,说道:“这里的水是活水,我们可以找找,看看流水的出口在哪里?水流的长期冲刷,应该会形成一条通道,我们顺着水流的通道,应该可以通到附近的河水之中。”虞美人闻言,顿时来了精神,在水潭中站直了身躯,说道:“你确定一定会有通道吗?”萧离害点了点头,说道:“这地底下经过流水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冲刷,还没形成一条水流通道,那真是没天理了。赶紧找找看,水流是通向何方的?”

虞美人说道:“不用看了,就在前方的墙角处,是渗透下去的,根本就没有你所说的,所谓的水流通道。”萧离害顺着虞美人手指的方向了,来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墙角,发现一道娟娟细流到了这里之后便消失了,确实是从这里渗透下去的。萧离害想了想,从旁边的钟乳石林中,挑了一根将近半丈的钟乳石,一掌将钟乳石拍断,然后,拿着钟乳石来到了水流渗透处。将钟乳石的尖部用力插进了墙角的那个水流下渗处,只见钟乳石瞬间没入了一半。萧离害右掌经过一阵蓄力,拍在了钟乳石顶端,钟乳石瞬间直没入地面。萧厉害再拍一掌,钟乳石竟然直接掉落下去,露出了一个漆黑的洞口。

洞口处传来潺潺的流水声,地下竟是一条暗河。暗河是存在于石灰岩或熔岩地下洞穴通道中的集中的地下水流。主要是在喀斯特(岩溶)发育中期形成的。它往往有出口而无入口。以石灰岩地区最为常见,是岩溶地区地下水存在的一种形式。

地面河流沿石灰岩溶蚀通道潜入地下,流经一段距离后,又以泉的形式重新出露地表,潜入地下的河段称为伏流,它是暗河的一种较常见的形式。玄武岩地区,成岩时可能形成巨大的洞穴通道,地下水在这些通道中流动,也可能形成暗河。

暗河的大量出现与石灰岩地区岩溶发育的一定阶段相适应。岩溶发育早期和晚期,石灰岩洞穴发育密度小,地下径流量不大,并且比较分散,暗河不易形成;中期是岩溶区暗河发育的全盛时期。

暗河的空间分布受岩性、地质构造及排水基准面的控制。地层褶皱的轴部、裂隙和断裂发育部位、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处以及排水基准面附近常常是暗河发育的地方。在均质灰岩褶皱平缓的地区,暗河常常发育成树枝状;在岩性及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暗河多呈单支出现或形成支流集中在一侧的不对称形态。

通常暗河具有独自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系统,大的暗河可形成地下河系,具有很大的流量。不过现在暗河的水位不是太高,应该可以顺着暗河逃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