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章 167(1 / 2)

加入书签

“真的是三千万, 阿姨也觉得难以置信吧,我一开始也被吓傻了, 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小燕嘚吧嘚吧, 语气里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去年一整个十月,恒生指数从最高的14838点跌到9059点,我们净赚了三千万!”

卫孟喜有点糊涂, “不是,股票市场都在跌, 你们怎么还能赚钱?”

“阿姨, 我们是做空哦。”

卫孟喜一愣,做空啊……她虽然不懂, 但也知道一点点做空的意思, 看跌的话,高点与低点中间的差价就是净赚。

“去年一整个十月,从我们卖出那天开始, 除去市场休息日, 我们一共用13天的时间,赚到了三千万哦。”

卫孟喜就在那里算, 差价都能赚三千万, 那本也不少啊, “你们的本哪儿来的?”

“嘿嘿, 我用我自己的皮鞋厂抵押贷款一部分,你放心我没动我爸的厂, 卫红用她的娱乐公司抵押贷到一部分,又去找熟人朋友借了一圈, 上银行搞了拆借……”估计连卫姥爷那一百万美金也被借走了。

卫孟喜目瞪口呆。

“你们, 胆子真大。”

连拆借都敢搞, 小兔崽子真是翅膀硬了,啊。

在港股一路飞涨,大家都兴致勃勃以为将继续高歌猛进的时候,谁会敢想股票会暴跌呢?这除非是重生人士,知道预定的不会改变的轨迹,不然谁敢,谁舍得,在最高点卖出股票?

这就是赌徒心理,赌那个最不可能出现的可能。

“阿姨你放心,我们不是赌.博,我们三个人好好的研究过了,其实早在春节前我们就发现不对劲了,只要跟随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这大半年来在东南亚的‘脚步’,就能预测到他们肯定会对港股下手,卫国甚至都预测到,十月份还不是最低点,所以我们后来赚到的钱又继续投进去,继续做空,准备留到最低点。”

“阿姨,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你知道吗?”

卫孟喜咽了口唾沫,仿佛被班主任点到名一样,她十分排斥金融市场,所以对这些基金什么的也不懂,更别说这些国际上的事了。

但小燕也不需要她的回答,自顾自嘚吧嘚吧,将三个人是怎么发现东南亚股市不正常,怎么一个又一个国家的股市都大跌,然后他们就发现索罗斯的脚步,凡是他去到的地方,都伴随着各种暴跌,股市房市汇市都要一蹶不振,所以他们预测这波国际游资来者不善,干脆就来一招浑水摸鱼。

“反正,这波快钱咱们不捡,也是便宜了那犹太老家伙。”

很好,最后这句总结,卫孟喜喜欢,很喜欢。

是的,反正这场股灾是大势所趋,是她个人力量阻挡不了的,她也未曾把这个捡钱机会告诉任何人,甚至还警告身边人不能不劳而获,但要是孩子们自己发现,自己总结,并且能从虎口夺食……她为什么要生气?

能让那犹太老家伙吃瘪的事,越多越好。

只可惜啊,孩子们资金有限,真让他吃瘪也只是从他兜里捡来三千万,要是本钱多点或许还……呸呸呸,她卫孟喜是要干实业,很不看好金融市场的。

她不否认金融市场的积极正面作用,但很反对人们抱着一夜暴富的美梦从事金融活动,任何财富都是慢慢积累,一步步来的。

“那你们现在钱全拿出来了吗?”

小燕的声音就顿了顿,“没。”

“还剩多少?”

小燕不能对自己的偶像撒谎,可也不能出卖好朋友,为难道:“阿姨您放心,我们真的不会亏,按卫国的算法,我们等到八月份彻底抽身,还能赚不少。”

“为什么肯定是八月份?”

“卫国预计的,国际游资撑不了多久了。”

卫孟喜想了想,那倒是,港府一直在护盘,索罗斯也撑不了太久,最后一定会铩羽而归,到最后……

“到最后应该会跌到6600点左右,但会有小规模的回升,所以我们预计到7000点左右就撤。”

卫孟喜苦笑,她没记错的话,卫国的预测离真正情况也相差不远了。

这孩子,那颗聪明的脑袋瓜到底是学神经外科还是学金融的啊?家里不缺他钱,估计就是觉着好玩,练练手罢了。

希望以后还是不要沉迷上这种不劳而获赚快钱的快乐才好。

卫孟喜像个看不懂世事变化的老顽固,又把小燕三人说教一通,挂掉电话给卫国卫红数落一顿,让他们尽快收手,其它的就不说了。

说多了其实也没用,孩子确实靠自己的金融知识赚到钱了,未来的世界,实业的地位会一步步赶不上金融业,很多人的资产都将变成金融资产,自己再不喜欢,也不能与世界潮流唱反调。

“还是那句话,不反对你们赚钱,但反对你们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

“谁说我们不劳而获的,搞拆解那几天是按天算利息的,股价越是不降,我们越是着急,都急坏了,可烧死了

不少脑细胞呢。”

“老妈,体力劳动也是劳动哟。”

卫孟喜说不过他们,“行行行,尽快收手,我挂了,啊。”

没想到啊,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卫红的资产已经不再是一个三十人的娱乐公司,而是在娱乐公司之外,又多了两套港城的大房子,一个商铺。

这场金融危机,导致房市受损严重,很多人成了负资产。用孟仲平的话说,那些按揭买了房产的刚需族是最倒霉的,240万的房子,刚付了80万的首付,结果房价暴跌,这套房子在市面上只值80万了,资产跟首付抵消了不说,还倒欠银行和地产商160万,成为真正的负资产。

你就说吧,这时候房子你是要还是不要?不要吧,前面八十万就打水漂了,要吧,一个明明只值八十万的东西却要多付160万,一辈子为资本家白白打工!

而更无语的是,用港城首富李某人的说法,港城可是一个“信用社会”,真把自己信用玩坏了以后怎么生活?这赤—裸—裸的威胁啊。

可怜的刚需族只能捏着鼻子,继续为地产商和银行打工,打义务工……就为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的鸽子笼。

幸好,卫红三个孩子还是有原则的,即使真买房子,也没买欠着贷款的刚需族的,而是买那些破产富豪的,因为他们的房子没有欠贷款,拿去银行抵押还债的话其实抵押不了几个钱,房价已经跌去三分之二了,但是卖给外面的,说不定还能稍微多一点,来钱也要快些。

于是,不用几天,卫红和小燕就在半山腰上买了两套“千尺豪宅”。

全款付清,又在繁华地段买了两个铺面,虽然现在暂时租不出去,但铺面放着也不差,以后大不了就卫红的公司过去办公。

卫孟喜这一直念叨要赚快钱的,心就愈发稳不住了,孩子们都赚了,她再按兵不动就显得只会动嘴不会动手了,于是当即给侯烨打电话。

一连打了两次都没打通,奇怪,他的大哥大,应该是随身携带的啊。

休息一会儿,也不知道父亲和苏奶奶在外面玩得怎么样,天热了,他们是不是该回来避暑了。

这矿区好的地方就是,靠山,夏天很凉快,还有各种山珍可以享受。

卫衡是随身带着大哥大的,现在大部分城市及周边都能有信号,打通电话聊了一会儿,卫衡一开始还不承认,后来拗不过闺女,只得实话实说,他的钱确实是借给卫红了。

“她说等今年年底会给我五十万的利息,但我也不是图她利息,就是想看看她能做出什么事来……事实证明,小喜你闺女可真牛,比你也不差。”

要不是开着车,卫衡都要竖大拇指了。

卫孟喜无奈,看吧,有姥爷撑腰,难怪卫红卫国胆子这么大,几千万的大买卖都敢干了。“爹爹你别惯着她,吃惯了便宜,以后想要让她脚踏实地挣辛苦钱就很难了。”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她自己就是白手起家奋斗过来的,本来那几年卖卤肉的日子,自己当时不觉得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就跟苦水里泡出来的一样,现在要是再让她从头干起,她是绝对吃不了那个苦了!

“年轻人,还是要多吃点苦。”

卫衡很不赞成,“吃苦的时候多的是,没必要刻意给他们制造苦难。”

好吧,父亲说的好像也对,卫孟喜居然无言以对,“行吧行吧,你们现在到哪儿了?”

苏奶奶忙把大哥大接过去,声音爽朗的介绍,“福建,泉州港待了半个月,大概半个月就能回家了。”

“在福建?”卫孟喜有点担心,小声问苏奶奶,“我爸见了海洋和大船,会不会……”那年在意大利坐船都发病了,那是他的心病。

果然,苏奶奶也压低了声音,“我正想跟你说,刚开始的时候是有点不舒服,但后来坐了一会儿之后,他好像想起点什么事来了。”

卫孟喜大喜,父亲这个时候想起的,肯定是当时船上的情形。其实这两年她也问过,但都发生在他重生前,年代实在太过久远,受到刺激的大脑似乎是在有意的回避这件事,他一直想不起来。

卫孟喜认真听完苏奶奶提供的信息,想了想,把孟仲平的联系方式给了苏奶奶,让她把这些线索提供一份给孟二哥,因为他那边这几年一直在追查当年偷.渡船的事,而父亲想起来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决定案情的进展。

卫衡记得,当年他在港城是乘坐一艘私人小船先到公海,又换乘的大船,偷偷上船以后被安置到了最底层的仓库里,一直躲到希腊,到了希腊以后就被另一个蛇头蒙上眼睛,带到了一艘船上,而他凭感觉,能记起来这艘后来换的船,其实跟上一艘就是同一艘!

是这样的,在整个过程中蛇头都不是同一个,从港城出去的蛇头是甲,到了公海是乙,到了希腊又换成丙,而在意大利等着接应的又是丁,为了保证中途出意外的话不会被攀咬出来,这四个人之间是互不认识的,甚至还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国家和种族。

“你父亲因为从小养尊

处优,对声音和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以前习字学画的时候都会蒙着眼睛,所以对很多细微的变化都非常敏感,他可以肯定,凭脚步声判断,船员是一样的,压根没换过。”也就是说不存在甲乙丙丁,从始至终只有甲。

“他说,那就是同一艘船,而那艘船就是从港城出发的,船主大老板姓顾,你父亲见过,当时船上还有另外两名幸存者,在快到希腊的海上时因为发生严重疾病被扔下船,后来你父亲说自己在意大利的时候曾经见过他们还活着。”

甚至,卫衡都还想起了他们的信息。

当时大家闲着无聊,也会聊天,大多数人都是憧憬出来以后的好日子,而那兄弟俩却是愁眉苦脸,据说是出来讨债的,讨到债还要回国娶妻生子。

卫衡性格洒脱,为人从不斤斤计较,很受人欢迎,跟这兄弟俩也是十分投缘,大家彼此留下了信息,说以后要有机会的话,一定要一起喝酒。谁知道还没到希腊的半路上,那俩人因为上吐下泻,被船员怀疑是得了霍乱,直接就被扔下海喂鲨鱼了。

当时,卫衡还跟草菅人命的船员发生肢体冲突,被狠狠地揍了一顿,这样就导致他在接下来的航程中,一直无心饮食,对于船员送来的东西都没吃几口……这才阴差阳错之下保住了一条命。

因为那条船上的水源,被船员下了毒,凡是吃喝过水源做出来的食物的人,都中毒死了,唯独船员无事。

这足以证明,这艘船就是夺命幽灵船,船上肯定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才导致船员在将大家洗劫一空之后,还能把乘客全部毒死!

这是什么秘密,已经呼之欲出。

孟仲平也很给力,得到这些线索之后,请了私家侦探,另一边卫孟喜则是花大价钱找到当年那陈氏兄弟俩,又找到当年的船员,想要为当年那一船人命平冤昭雪指日可待。

卫孟喜想是这么想的,但事情肯定不会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偷.渡是一条成熟运行多年的黑色产业链,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从事这份脏活的人,黑白两道上都有他们的人,要查案,即使有警察愿意介入,都很难破开重重围剿。

而现实是,这世界上就没有几个国家愿意得罪这条黑色产业链上的利益既得者。

哪怕以孟仲平的人脉资源,也没有找到愿意查这条线的人。

这不,他在电话里叹气,“小喜,看来这事怕是要就此打住了,咱们都知道凶手是当年的船主,船主背后的大老板是港城的顾氏远洋航运公司,当年他们还不叫这个名字,只是从江浙沪一带过去港城打拼的船业公司,甚至我有理由怀疑他们运送的就是毒.频……”

因为偷偷运输那种东西,还被最底层仓库油桶里的偷.渡客发现,所以想要杀人灭口,这就是最直接的原因。

但当年的一家小船运公司,现在已经成了鼎鼎有名的“顾氏远洋”。

顾氏远洋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67年,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港币,专业化经营港城与欧洲、港城与东南亚、澳洲、新西兰等地区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大货运输、散货运输及运输辅助业务。三十多年来,共经营航线24条,周均航班180班,已建成连接整个亚洲、亚欧、亚澳数百个港口的航运网络,形成了以港城国际港口为核心,辐射近洋、沿海及大半个地球的航线体系。

以上这些,是卫孟喜目前能查到的公开资料。

而另一个公开资料,就是顾氏远洋的另一重身份——香港顾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