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章 借刀捞人(1 / 2)

加入书签

朱棣好奇接过书。

朱瞻墉没用后世那些专有名词,那些专有名词解释又用到另一个专有名词,朱棣绝对不可能看懂。

经论第一篇乃买伞。

天降下大雨,被困于小镇街市之妇人无奈买了柄伞,可所支超出家中用度,于是从口粮中扣除这部分钱银,这样百姓不在少数,于是镇上米肆所卖米变少,眼看新米变成下贱的旧米,又苦于要交租金,掌柜无奈将新米降价。

朱棣看完觉着有趣,区区一柄伞竟然影响了粮价,脑海中从未被开发的区域,似乎有一束光照进来。

显然。

朱棣没想过把经济纳入文献大成中,他对经济了解甚少,可朱瞻墉觉得,经济之重要程度,甚至不下于农事。

于是,主动把它加了上去。

未用自成体系之专业术语,而是如典故大道至简,利于传播与勾起人兴趣,如若不然就是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至于将它们补充成体系,那不是他应该做的事,总会有奇奇怪怪之人感兴趣。

“此书暂不编撰,朕拿回去瞧几天。”

朱棣将书递给身后太监。

一个决策竟无形中演变如此多变化,他对这玄之又玄之事感兴致,许多经籍也寻不出此等道理。

这也是朱瞻墉所编就奇怪了。

朱棣露出审问靖难犯人的神态,仿佛眼前之人与他无血缘关系般,语气冷冽道:“都写完了吗?”

“俱都在这里了。”

朱瞻墉还以为要问如何编出来的,原来是嫌这书太薄不够他读,其实没写完,凭他也写不完。

朱棣眸中难掩失望,转而说道:“如此啊,罢了。”

他相信,凭朱瞻墉年纪全知全能乃天方夜谭,不必多问,大抵也是坊间观察得来,心念回转,他决定设经济吏的官职,观察坊间这等买卖奇事,编撰成书送入宫中。

“陛下,先秦百家经籍和诗词汇编,还没有适合的总修官,满朝文武,只有解公能担任了。”

朱瞻墉想把解缙捞出来。

朱棣笑容只持续片刻,很快便消散了,显然不想轻易饶恕解缙:

“解缙所犯之事,并不简单,农桑之事,编修得不错,朕赐你一本亲自注解的左传,好好读书吧。”

说完,一言不发地走了。

朱瞻墉看着朱棣这样离开,应该是有人在背后拱火,此人是汉王,他揭举了对方大员陈瑛,礼尚往来很好理解。

都察院吴中应该知道,虽然不可能让那人精捞人,却能打听消息。

来到都察院。

朱瞻墉直接问:“赵王要来京城了?”

“殿下你都晓得了?”吴中面色有些复杂道:“赵王一直据守北平府,北平府政务皆由他过目,也该赴京述职了。”

对于赵王,朱瞻墉印象中,是个精明能干之人。

朱瞻墉不兜圈子:“解缙如何?”

“大学士李至刚上弹章弹劾解公,就算修成文献大成,陛下也不会宽恕解公,说也无用。”吴中面色隐晦。

“李至刚?”

“他与解公担任乡试读卷官,弹劾解公徇带私情,多取南人。”

朱瞻墉总算抓住事情的眉目了。

吴中身为都察院代理一把手,果然知晓内情,说不定此事就是他在查,答案就是李至刚上那封弹章。

“给本殿说说,那封弹章。”

吴中面色微变,陛下命他暗地彻查,谁都不知道,提前告诉朱瞻墉就是泄露消息。

谁是大王,他还是能分清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