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后记七十一·驸马爷的教师生涯(1 / 2)

加入书签

转眼已临近中秋。

谢以勤、王贻彤、谢婉返回黄州府。

谢是章要去游玩长江、洞庭湖和鄱阳湖,试图补全乖孙儿哼的那段《渔舟唱晚》。

老爷子那本《独流谱》,在洛阳引起颇大的争议,主要是那些失传曲目遭到质疑。

音乐家们围绕此书吵吵闹闹,搞出这桩公案的谢是章,却拍拍屁股潇洒走人了。

嘿,就是玩儿!

四叔和五叔,则暂时留在洛阳,协助谢衍建造水泥厂。等他们熟悉流程之后,就会回到河北去办厂。

“六郎,帽子!”

朱棠溪把丈夫送出家门,登车之前,又亲手帮他正衣冠。

谢衍笑道:“只是去太学授课,又不是要出远门。”

“早点回来,别赶不上关闭城门。”朱棠溪恨不得从早到晚腻在一起。

目送马车走远,她才转身回家,刚跨过门槛就打哈欠。

唉,还得回去补觉。

谢衍也在车上闭目养神,从公主第到太学就挺远的。

当初是为了就近到太学读书,才租住城南李家的小院。却没成想,住进去一节课没上,又搬去了公主第生活。

马车来到正街,回头率还挺高,很多路人都认出这是公主车驾。

大明开国之初,把权贵的仪仗队都缩减了,而且不再专门拨款给官员养亲随。一百多年过去,讲究排场的风气虽然有所恢复,但终究还是远远不如宋代。

谢衍出门就更简单,只有一个司机、两个男随。

谢长寿、王兴等四个男随,每天轮换着护送谢衍上班。虽然京城的治安不错,但鬼知道京郊是否会出现歹人。

虽无排场,但迎面而来的车辆和行人,却纷纷主动给谢衍的马车让路。

因为这是翟车。

一般是皇后和妃子乘坐,就连嫔都没有资格。

朱棠溪这辆是厌翟车,属于太子妃的配车规格,极为受宠的公主也能坐。

但驸马是否可以坐这玩意儿单独出行,朝廷却没有具体规定。当初那些制定礼仪的人,怎会想到有谢衍和朱棠溪这种奇葩夫妻?

穿过城外的一大片砖墙楼房,过桥继续向东南行驶,渐渐就能看到太学的校舍。

谢衍还准备给门卫亮腰牌,对方已经直接放行了。

一直驶到学校行政楼,谢衍跑去见了校长,说了一堆没营养的客套话,便被年级主任沈荐带去外舍区域。

这位年级主任的正式职务,叫做外舍太学录。负责纠察太学外舍生的违规行为,并每个季度主持一次外舍考试。

“谢驸马,这里是外舍老师们的办公楼,学校专门给你安排了单独的办公房。”沈荐带着谢衍走到一栋四层小楼说。

谢衍说道:“沈学录呼我为学士或讲郎即可。”

沈荐连忙改称谢讲郎。

讲郎就是讲师。

此外,还有博士、教授、助教等等,都属于古代的教学职务。

他们闲聊着进入谢衍的单独办公室,里面已经有个三十多岁的老师在等候。

沈荐介绍说:“这位是张充,张助教。”

“学生张充,拜见谢学士!”张充作揖见礼。

谢衍连忙还礼,随便聊了几句,就拉着沈荐出去。

谢衍说道:“沈学录,我一个外舍讲师而已,配助教是否太过招摇了?”

沈荐笑道:“我也是按照上头的安排做事。”

谢衍欲言又止,懒得再说什么。

招摇就招摇吧。

自唐宋以来,只有博士级别的老师,才会配发助教协助授课。而且,主要是由纳粟(买官)士子来担任助教。

沈荐交代完一些日常注意事项,便匆匆离开了。

刚开学,他挺忙的。

谢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发现助教已经给自己沏好一杯茶。

就很离谱,十七岁的讲师,被三十多岁的助教伺候着。

“阁下是哪里人?”谢衍没话找话。

张充连忙拱手回答:“谢学士当面,不敢称阁下。学生祖籍陕西,先祖为大明军士。国朝初年跟金兵作战,随部队移居河北真定。”

谢衍笑道:“我也是河北人,咱们还算老乡。”

巧吗?

不巧,都是校长安排的。

张充奉承道:“十七岁的芙蓉学士,谢学士真乃我河北之荣幸。”

“莫要说那些虚的,”谢衍问道,“你是举人?”

张充说道:“侥幸中举,但会试一直落榜,便来应聘太学助教谋个出身。”

这种太学助教,只要混得不是太差,能外放到地方做官办正式老师。而且至少是中学老师,刚开始虽然没有品级,但多混几年就能捞到有品教职。

不过仕途上限很低,顶多能够在退休之前,做几年官办中学的校长,还必须要一帆风顺才行。

谢衍问道:“你做太学助教几年了?”

张充回答:“去年会试落榜之后,便参加太学招聘考试,已经做了一年的助教。”

“懂化学吧?”谢衍又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