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 闹天宫诸神难定,显佛法五行轻降(1 / 1)

加入书签

一、玉帝为什么同意招安孙悟空——背后的利益争夺

天庭设在下界的两个重要机关被一个妖猴单枪匹马给收拾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玉帝的注意。于是,应龙王和冥王的要求,他打算派兵去清剿花果山,维护好神仙界的秩序。此时,太白金星李长庚站了出来,给玉帝出了一个主意——招安。

太白金星这段话,其实有些信息量,需要稍加注意。上是这么写的:“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界,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玉帝闻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着文曲星官修诏,着太白金星招安”。

先看玉帝“甚喜”。他喜什么呢?只能是最后两句“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不动众劳师就能解决一个麻烦,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不过这不至于“很高兴”(甚喜)。因为从玉帝准备派天兵天将剿灭孙悟空的表现看,此时并没有把这只野猴子当回事,不派兵当然好,派兵去也不是什么问题。那么让玉帝感到很高兴的,就是“收仙有道”了。

这“收仙有道”,明明白白的告诉读者,玉帝在招人,而且是有比较迫切的需求的,不然金星不会用这句话来劝说玉帝招安孙悟空。

那么,什么原因让玉帝有比较迫切的“收仙”需求呢?一般来说,一个单位招人,首要原因是自身发展需要。单位规模扩大了,自然需要增配人手。此时的天庭是不是有这个需要呢?没有。天上的神仙,个个都能活的很(虽然也有寿命的限制,但是有天庭的延命手段),一个位置要安排一个人,不知道要过多少万年。在位的人一直干,岗位空不出来,天庭的机构也已经固化,没有新增的职位,也就不需要增配人手。在这种情况下,玉帝“收仙”就另有原因了。

有另外一种情况,会造成玉帝在不需要增配人手的情况下继续招人。比如现在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为了赢得竞选,双方都不断地积极的扩招。在人数一定的情况下,你的党员多一个,那就等于我的党员少一个。天庭现在就面临着这样一种情况,有人在“收仙”,而且收的比较多,已经让玉帝感受到了隐隐的威胁。因此,天庭方面也行动起来,并做了一定的工作部署,但效果可能并不明显。所以太白金星一提“收仙有道”,玉帝便“甚喜”了。

那么,是谁在和天庭竞争“收仙”呢?整部西游记里,神仙主要派别有两个:佛教和道教。玉帝是道教的,那么竞争对手很明显就是佛教了。

再看太白金星说的“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这句话点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神仙不一定都是人修炼成的,只要有九窍(五官七窍加前后阴)的动物都可以修仙。那么是不是修炼成仙之后——比如孙悟空这样的——就是正牌神仙呢?不是的。太白金星也说的很清楚,只有“籍名在箓”才是神仙。

那孙悟空这样的,是什么身份呢?玉帝说的明明白白,是妖仙。这是玉帝客气,其他人背后都叫孙悟空猴精,按咱们人间的说法,就是妖怪。

说到这里,就要理一理西游记里神仙和妖怪的区别了。按照中的说法,神仙和妖怪本质上是一样的,要么领悟了玉皇大帝思想,要么掌握了如来佛理论,二居其一,都能修仙了道。但这只是有了神仙的能力,并不是有了神仙的身份。要成为神仙,就要像太白金星说的那样,“籍名在箓”才行,否则就是妖怪。拿足球打个比方,你有和罗纳尔多一样的能力,但是没有进入职业足球俱乐部,那就是个踢野球的,名气再大也不会有人说你是球星。只有和职业俱乐部签了约,成为职业球员,再打出名气,大家才认为你是球星。所以,没有“籍名在箓”这个手续,是猴子修的仙,就是猴妖,是猪修的仙,就是猪妖,是人修的仙,就是人妖。

现在矛盾就来了。修仙没有什么限制,必然导致具备神仙能力的各种生物越来越多,但神仙的指标非常有限,能有机会真正成为神仙的自然也屈指可数,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能给神仙指标的组织有哪些呢?只有道教和佛教。道教发展的早,各机关的神仙职位早已人满为患,从道教这条线搞指标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佛教发展的晚,但是搞神仙指标相对容易。既然都是天庭的承认的神仙文凭,拿道教的还是拿佛教的,对妖怪来说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佛教这一派发展就日益迅猛起来了。

佛教发展的这么快,以玉帝为首的道教能坐视不理么?毕竟在同一时间,天下的香火总数量是一定的,信佛的人多了,信道的自然就少了。长此以往,天庭要有换主人的危险啊。虽然谁坐凌霄宝殿的宝座,并不是由选举决定,但是人少的一方总是处于不利地位的。

所以,太白金星一提出招安,玉帝马上就愉快的同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