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第17章双赢(2 / 2)

加入书签

蒋清可不是两袖清风的圣人,蒋清就是一个俗人。俗不可耐的那一等。

“全听姑姑的。”

春花、二囡是真正听话的,一幅任汝索求的模样。

蒋清能如何?

蒋清只能保证,她还是办些实事。等对方真见到了利益后,自然就是懂得她这人,挺心善的。给别人办了好事,自己也得了好处,彼此双赢嘛。

至于赵小顺?

蒋清还要考虑一二,看看这个家伙是不是真能收纳进了她的人脉之中。

宫女一直在宫里,不能出了皇宫。可小太监不同,小太监是有机会出皇宫的。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可大了。

昭成九年。

这一年的除夕佳节,二皇子元弘樘没能出席。

宫里的说法,是二皇子元弘樘体弱。咨尔太后仁慈,免了二皇子这一遭参加了宫宴。

可说实话。这哪是什么好心的体量了二皇子?堂堂皇子不能在宫宴之上,在皇帝与宗室面前涮了活跃度,这真是大大的不幸。

没存在感,若是哪天夭折了,可能皇家真没人在意吧?

至少,蒋清是这么瞧着的。

皇子所里,二皇子元弘樘的待遇,那是越来越低。

“姑姑,我不想守岁。”

元弘樘只是淡淡一句,一点也不像一个五岁的小少年。他给蒋清的感觉,就是情感缺失症。这个小少年貌似感情没什么起伏?

“殿下,守岁迎新是祖宗的规距。”

蒋清说了一句。她来了皇子所后,也不太爱笑了。因为,没什么觉得开心的,也无所谓不开心。

有时候,蒋清觉得这般挺不错。容易修身养性啊。

“若殿下真觉得不喜,一切万万以殿下的心意为重。奴婢领命就是。”蒋清来了皇子所,也懒散了许多。

对方若是要躲懒,她也懒得劝了。

大家其实就是凑活着,在皇宫里熬了日子。挺不错,彼此两相宜,都能轻松些。

在蒋清想来,来年二皇子元弘樘都六岁了,应该会进学了吧?那时候,有什么问题,全由得那些皇家的教师们去头疼。

蒋清一个宫女姑姑,她咸吃萝卜淡心什么劲头?

说到底,昭成九年夏天,那三十板子一直让蒋清意难平。蒋清是真小人,记仇自然从早到晚。

“好。”

元弘樘没多话,回了一字,就真个儿回了自已的寝屋。

倒是蒋清自个儿守了岁。

一年复一年,蒋清望着夜空时,她在想了往后的日子。她想的挺美好的,若是等哪年她真个儿出了皇宫。

想一想,当了这个时代的驴客,也挺不错的。

到时候,谋一笔银子,谋一个不错的身份。做男子,行天下,写一本游记,传于后世。

“小顺,给,去膳房给咱们弄一桌席面。”

蒋清递了银子给赵小顺,还吩咐道:“记得寻李进宝,他知道这等冬天给咱们备上锅子。”

“姑姑放心,小的明白。”

赵小顺拿了银子,自然是欢喜的。这置办的席面,自然是他们这些皇子所的下人一些陪着姑姑吃席面。

“姑姑,我和二囡也凑一些。”

春花说道。

二囡老实的要掏了钱袋子。蒋清摆摆手,道:“这过年了,姑姑请你们吃一回。莫要客气,我一点心意。”

蒋清瞧着没离开的赵小顺,还道:“赶紧去,你啊,还嫌弃姑姑给的银子不够?”

“够了,够了。”赵小顺一听蒋清这般讲,自然忙应承了,离开了皇子所。

春花、二囡陪着蒋清进屋里坐了。

二人自然挺凑趣的寻了一些话题。蒋清乐得听了。

“春花……”

蒋清本是想让春花去问一问二皇子殿下,是否乐意跟他们一起庆祝了除夕夜的热闹。毕竟,吃席面,人多了,更热闹。

特别是冬天吃锅子,又暖又舒坦。

虽然,刚刚二皇子拒绝了守岁。可蒋清就想逗一逗那个小屁孩子。这会儿,蒋清有些好心情,许是因为她刚刚畅想了美好的未来。

这等自我陶醉,也让蒋清心中像是美出个鼻涕泡泡。

“算了,我去吧。春花、二囡,你们先聊一聊。”蒋清想了想,还是亲自去吧。免得让二皇子一个小屁孩子以为她端上了架子。

倒底蒋清也想给二皇子一个下坡的台阶。这等守岁,若是守了,更好些。按着习俗,总归是祈福了来年,更好的光景。</li>

</ul>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