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2章 我不答应(1 / 2)

加入书签

杨素对于局势的发展无可奈何,这些诸侯出身并不高贵,很多都是起身于草莽之中,在没有发迹之前很多都是普通的农民,根本进入不了杨素的法眼。

他收的几个徒弟要么是江湖好汉,像虬髯客身为风尘三侠之一,要么是地方豪强,比如薛举,要么是落魄的贵族,比如磨镜。

还有不动明王和冷月,在各自的民族中都有着影响力,可以是他倚重的对象。

就连陈乘风也是被杨素看出他有着临危不乱,坚毅果敢的气质,这才收为徒弟的。

可是杜伏威等人只不过是因缘际会,迫不得已才走上造反的道路,成为一路诸侯,他们之前的生活跟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两样。

以杨素的眼光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普通人,所以等到这些人成长起来之后,他才找到这些人施以恩惠,收为记名弟子,利用他们打天下。

杜伏威等人也是看中杨素的名望,可以有一个靠山,这才跟他联合到了一起,但是实质上这些人都保持着独立,并不完全听命于他。

所以他也不能真正指挥这些人做什么。他真正能够调动的力量也只有萧铣了,萧家是江南贵族,萧铣就出自其中。

杨素跟江南的贵族们早就有勾结,所以江南的萧家推出来的萧铣是听命于他的。

杨素虽然生气但是也只能率领萧铣的梁军进攻襄阳。

但是襄阳在徐世绩,秦琼,程咬金的防守下固若金汤,杨素根本攻不下了。

由于王世充被困洛阳,并没有投降陈乘风,所以杨素还抱有一线希望,希望王世充能够配合自己,让陈乘风的军队首尾不能兼顾。

可是王世充在洛阳坚守不出,让杨素无可奈何,可是他又不甘心整个中原落到陈乘风的手中,所以憋着气日夜指挥进攻,希望能够把中原之地夺过来。

陈乘风在瓦解了六路诸侯的联军之后,他并没有退兵,他看准了这几路诸侯都是鼠目寸光的人,并不能联合起来。

所以他想将江北的孟海公,李子通,杜伏威彻底击败,以解决后顾之忧。

所以在诸侯军散去之后,他并没有停止对曹州的进攻,反而是加快了速度,他留下侯君集守卫徐州。亲自率领着其他人疾驰曹州。

来到曹州之后,他一路走过的州县,看到这里的发展还真是不错。

孟海公虽然占据的地盘很小,并且四面环敌,尤其是有李密和王世充两个强敌环绕,后来李密和徐圆朗被灭之后,陈乘风取代了他们的位置。

虽然生存的空间很小,但是孟海公确实称得上仁德,他将有限的财力全都用到了老百姓的身上,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减轻赋税。

甚至花高价钱从陈乘风的手中购买化肥,来增加粮食的产量。

在他的治下,老百姓们过着比较安居的生活,并没有遭受到战争的摧残,因此他得到了当地百姓们的支持。

老百姓们认可孟海公的统治,愿意为他服务。

在得知这种情况之后,陈乘风对于孟海公的印象也出现了改观,他觉得与其攻下曹州,不如对他进行劝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