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40章 拜谒(1 / 2)

加入书签

古城绍兴踞长三角南翼,拥有2500年建城历史,乃是当世为数不多的历史名城,自古来就素称是“文物之邦、鱼米之乡”。我带着古丽领略水乡风情,这乌篷摇橹声声中,也催动时光,一晃便已过去了四五天光景。

来绍多日还未带古丽前去族中长辈那里拜访。虽然根正苗红的寻龙太保传到今天只剩下我一颗独苗,但寻龙门李家毕竟还在。

有些看官或许略显疑惑,你们寻龙太保难道不就是寻龙门李家的人吗?怎么这两者还有区别呢?

这个问题我在此稍作解释。其实啊说来也简单,在发丘、寻龙、摸金、搬山、卸岭这五门之中,除却寻龙一门,其余四门均以师承、派别为传延方式,唯独寻龙门是以家族血缘来传承延续的。换言之,寻龙门就是李家,李家就是寻龙门。虽然老话常说“血浓于水”,但血缘这东西,也并不是永远“纯正”的,它会随着代际和时间的传递而淡化,也就有了“五服之外不是亲”的说法。因此,要想让寻龙门能够代代相传下去,“根正苗红”非常关键。

如何确保“根正苗红”呢?很简单,就是编纂族谱。那族谱我见过,李孝恭创建寻龙太保那会儿的历史倒是没法溯源了,不过自打李家定居江南之后,凡二十三代,均有详细记载。

由于最初的时候,寻龙太保是李孝恭从李氏子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彼此之间亲族关系比较复杂,而且寻龙戒毕竟人手只有一个,父子相传,只能由嫡长子继承,或者干脆由父亲直接指定接班人。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没有继承寻龙戒的儿子的身份显得有些“尴尬”。毫无疑问,他是属于李家人,也自然属于寻龙门,但他无法继承寻龙戒,也就称不得“寻龙太保”了。

渐渐的,到了第八代的时候,李家人丁渐衰,内部就形成了一种“淘汰机制”——便是以当时还存在的十枚寻龙戒的所有者为“宗”,后世族内也称之为“十宗”,“十宗”之外的亲属不再属于寻龙门,而“十宗”之内能够继承寻龙戒的那一支被称为“直系”,其余则属于“旁系”,而旁系也不是一直能够传下去的,要么三代以后自动被除名,要么由那个不能继承寻龙戒的儿子自己提出,其后世儿孙不再进李家宗庙,也不能写进族谱,自其死后便与寻龙门不再有任何瓜葛。

就拿老季来说吧,算起来他是我四爷,他爹和我太爷爷是亲兄弟,因为我太爷爷从曾爷爷那里继承了寻龙戒,太爷爷又把寻龙戒传给我爷爷,因为我们这一脉就是“直系”,而老季他们那一脉就是“旁系”。算起来,从老季爷爷开始算起,到他这儿也已经三代了,他的下一代就不再是寻龙门的人了。

正是因为有了直系和旁系的说法,所以这寻龙太保的称呼,便只有继承了寻龙戒之人才能这样称呼。可惜的是,李家经历二十三代,到如今“十宗”就只有我家一脉了,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别看我们李家庙不大,但是规制很多。我把古丽当做继女,但我与妲蒂的婚姻未经族内准许,所以小古丽现在这个身份,尚不能入祠堂宗庙,也得不到承认。不过,再怎么样也比以前好多了,我爷爷还在的时候,那规矩还要古板苛刻。

我们家现在辈分最高的是太叔公,也就是老季他爹。我这个太叔公属于我曾爷爷老来得子,是曾爷爷三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我爷爷三岁的时候,他才刚出生。

因为我太爷爷是嫡长子,所以曾爷爷就把寻龙戒传给了他。此后我家便是三代单传。而我太爷爷的二弟由于英年早逝,也只留下一个儿子,在我爷爷那辈里排行老二,我习惯称他二爷爷。唯独太叔公这一脉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以伯、仲、叔、季来排,分别是叔和季,因此在私下的时候,我长叫他们老叔和老季。

太叔公这个人还是比较好说话的,即便古制不可破,但尚有人情的余地,我既已做了决定,古丽便是李家的人了。

有客官或许要问了,既然李家如此看重血缘,那为何会接纳一个毫无血缘的人呢?

我这么解释吧,承认和写进族谱并不是一回事。承认只是一种流程,就跟审批一样,开个会讨论一下,通过就行了。这跟是不是亲生的没有关系。但写进族谱却不行,必须要是真实的血亲才可。

“古丽,今天我们要去见几位族中长辈,你待会儿可要乖一点哦,要不然的话,他们就要把你和阿爸分开了。”

古丽惊讶地看着我,慌忙问道:“为什么啊?”

“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规矩,只有经过族中长辈们的同意,古丽才算是真正成了阿爸的女儿,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你想来就来,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到时候你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

古丽好奇地睁大眼睛,“真的吗?”

“阿爸什么时候骗过你。”

“那我要怎么办?”

“一会儿见到一位老爷爷,你就可劲地粘着他,他看到你这么可爱,指定很喜欢你,他一高兴这事儿就算成了。”

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雨掉在屋面上“嘀塔嘀嗒”,就像奏着打击乐。雨下到水塘里“丁丁丁”地唱起来,水面上还溅起一朵朵小水花,又似水花姑娘在轻盈地舞蹈。

来之前,我特地给我四奶奶打了个电话。众位可别被这称呼给骗了,以为我这四奶奶是个老奶奶,其实人就是老季的老婆,年纪还没我妈大呢。

人四奶奶也不爱我“四奶奶四奶奶”这样叫,怪我把她喊老了,没人时候,她总叫我喊她“季婶”就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