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刘松风的分析(1 / 2)
两人促膝长谈,不知不觉,夜色已深。
余幸民越说越是激动,到后来,他猛地拍案而起,眼中满是愤慨:“国府内那帮亲日派与亲英美派,实在是可恶至极!他们为一己之私,削弱抗日力量,全然没有积极进取之心,作战时从上到下都畏畏缩缩、犹豫不决,我堂堂中华,地大物博、人才济济,竟被那小小岛国欺压到这般田地,实在是可悲可叹啊!”
刘松风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弧度,冷不丁开口道:“听闻国府一直都在和谈?谈了这么久也没个结果,怎么,莫不是觉得给出的筹码还不够?”
余幸民心中一惊,警觉地看向他:“你如何知晓此事?”
“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刘松风微微仰头,面上带着几分颓废,“他们做的这些事儿,又怎能瞒得过天下人?”
余幸民听闻此言,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好像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前线的战士们舍生忘死、浴血拼杀,可后方的那些官老爷们呢?表面上喊着抗日,背地里却搞着两面政策,一门心思依赖外援,满脑子都是保存自身实力的山头主义,如此这般,抗战之路焉能不艰难万分?
余幸民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话锋一转:“对了,《国史大纲》那本书,你看过了没?”
“看过了。” 刘松风应道。
回首去年,正值抗战最艰难的阶段,那本《国史大纲》横空出世,宛如一道划破黑暗夜空的曙光,在精神领域唤醒了国内众多精英人士的民族之魂,为莘莘学子投身抗战注入了磅礴力量,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有人感慨,《国史大纲》的最后一页,仿佛是用无尽的绝望蘸着血泪写成;也有人盛赞,它是先辈们为后世子孙精心留存的民族火种。无论世人如何评判,这本书都是那个战火纷飞、山河破碎年代的真实映照,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悲怆的呐喊。一面是亡国灭种的绝境危局,一面是对万里河山的拼死坚守,每一个翻开它的人,都会忍不住胸口发闷,眼眶酸涩发热。
“它就像是一封遗书啊,好在,我们终究是挺过来了,差一点,我们可就成了民族的罪人。” 余幸民微微叹气,目光深邃,继而压低声音道,“只是现如今,国府内的消极思想依旧泛滥成灾,就连……” 他抬手指了指天,欲言又止,余下的话,消散在了夜色之中。
“美国人马上就要参战了,日本人必败。”刘松风突然脱口而出,说完他就后悔了,毕竟现如今太平洋战争还没有爆发,他失言了。
在余幸民的追问下,刘松风不得已,只能换一种说辞,把它变成分析,有理有据的分析。
在刘松风的述说中,余幸民几度色变。
......
余幸民回到重庆后一头就扎进了戴春风的办公室。
“美国当真会参战?他真是这么讲的?” 戴春风听闻此言,眼中瞬间闪过一抹狂喜,整个人几乎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满脸尽是难以置信之色,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