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5章 镜像人再现(1 / 2)

加入书签

青衣修士不紧不慢地伸出右手,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个毫不起眼的灰色袋子。他轻轻抚摸着袋子表面那粗糙的纹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然后对着围拢过来的几人缓声道:“诸位请看,这便是我等先前历经千辛万苦才获取到的灵石储物袋。”

话音刚落,那几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眼中闪烁着贪婪与期待的光芒。他们纷纷凑上前去,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其中一人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岁兄果然厉害,此次定能收获颇丰啊!”其余修士则连连点头称是,表示对青衣修士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青衣修士见状微微一笑,随手打开储物袋口,从中抓出一把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灵气的灵石。这些灵石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众人看到如此多的灵石,不禁发出一阵惊叹声,随后便急不可耐地伸手索要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青衣修士倒也大方,毫不吝啬地将手中的灵石分发给众人。拿到灵石后的几人更是喜笑颜开,一个个如获至宝般将其紧紧攥在手中,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失去这份宝贵的财富。

然而就在此时,青衣修士心中却暗自思忖起来:“你们这群蠢货,高兴得未免也太早了吧!”原来,就在刚才分发灵石的时候,他凭借敏锐的神识察觉到脚下似乎有一股极其隐晦的气息正在悄然流转。

这股气息若隐若现,仿佛隐藏在黑暗深处的幽灵一般难以捉摸,但当他静下心来仔细感受时,却惊觉这气息之中蕴含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力量,就连他这般修为高深之人都不禁为之骇然失色。

不过,青衣修士毕竟久经江湖历练,心理素质极佳,仅仅片刻之后,他便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尽管这一系列变化只发生在转瞬之间,但还是没能逃过站在一旁的董姓修士的眼睛。这位董姓修士向来心思缜密、观察入微,此刻见到青衣修士神色间的细微变化,心中顿时升起一丝疑虑。

于是他笑着问道:“岁道友,不知方才可是发现了什么怪异之处?为何你的脸色突然变得如此凝重?”

面对董姓修士的质问,青衣修士却是面不改色心不跳,他淡淡地回应道:“董道友怕是多虑了,在下并未发觉任何异常情况。只是能够与诸位共同分享这批来之不易的灵石,心中着实感到有些许愉悦罢了。”说完这番话后,青衣修士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淡定的姿态,让人看不出丝毫破绽。

听到青衣修士这样回答,周围其他几位修士皆哄堂大笑起来,显然对他的说辞深信不疑。

而董姓修士虽然心中仍存有疑惑,但见青衣修士不愿多说,也就不好再继续追问下去。

毕竟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彼此之间多少还是要留些情面的。

况且就算强行逼问,恐怕也未必能够得到真实的答案。想到这里,董姓修士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就在几个人即将转身离开的时候,那位身着青衣的修士突然开口说道:“诸位,依我之见,我们不妨在此地继续猎杀这一区域中的其他暗黑妖兽。凭我等如今的修为实力,如果遇到一些稍强些的暗黑妖兽,应该还是能够与之抗衡一番的。”他的声音不大,但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听到这话,那名董姓修士微微一笑,轻声回应道:“岁道友所言甚是有理啊。”然而,在他微笑的面容之下,内心却是暗自思忖着:“这位岁道友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盘呢?难道他还有什么别的图谋不成……”尽管心有疑虑,但表面上他还是表现出对青衣修士提议的赞同态度。

由于得到了青衣修士和董姓修士两人的首肯,其余的修士们也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毕竟,他们之前已经有所斩获,获得的那些灵石已然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了。而且,如果能再消灭更多的暗黑妖兽,那么所得到的收益将会更为丰厚。

只听得一阵“咻咻咻”的声响传来,几道身影如同闪电一般朝着前方疾驰而去。而那位青衣修士则不紧不慢地落在众人身后,看似闲庭信步般地缓缓跟随。就在前面几人全力向前行进之际,只见青衣修士悄悄地将手掌抬起,一股浓郁的灵力开始在他掌心处迅速汇聚起来。

眨眼之间,这股灵力便凝聚成了一把小巧玲珑的灵剑。紧接着,他手腕一抖,猛然向下一挥拍去。

那把灵剑瞬间化作一道流光透过地面打去,身形直直地朝着前方的队伍疾射而去。

做完这一切,青衣修士笑容更甚。

轰隆隆!伴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这片区域之中突然出现了数只体型巨大无比的暗黑血兽。它们宛如一座座移动的小山丘,每一只都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强大气息。这些暗黑血兽通体如墨玉一般漆黑发亮,光滑的皮毛闪烁着神秘而诡异的光芒。仔细看去,可以发现它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竟然已经达到了三阶水平,这种程度的威压足以让在场的众多修士感到胆寒和震惊。

此时,不少修士早已聚集在了这里,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场中那七只巨大的暗黑巨兽。然而,尽管心中充满了贪婪和渴望,但却没有一个修士胆敢贸然率先出手。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暂时观望,谁也不愿意成为第一个冲上去送死的人。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墨玉血魔狼吗?”终于,有一名修士按捺不住内心的惊讶,失声惊叫道。他的话语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周围的修士们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议论声此起彼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