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真假故事(1 / 2)
出世
隋仁寿三年农历正月初一,古城的百姓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街市花灯如昼,爆竹声此起彼伏,外出探亲访友的人们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彩云不逝,礼部尚书府上空天降异象。万朵璨缀浮现,耀眼的金光透过薄薄的云层闪射大地。上万只金嘴碧喙的青鸾从四面八方齐聚而来。攀云引雀,百鸟齐鸣,一派吉祥泽福之相。
道旁两侧,人们闻讯而来,不约而同的伸长了脖子,纷纷流露出讶然的神色,均被这数千年都难得一现的祥瑞之景深深吸引。
活了这么多年只从书中知晓有此种神鸟的存在,却从未曾亲眼目睹其华。如今有缘一见,何等有幸!
伫立人前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年迈老者激动万分,双唇快速颤动,手中拿着的拐杖也随之急速的颤抖起来。忽地,拐杖滑落。在众目睽睽下,他跪倒在地,边流泪边虔诚的磕起头来。身旁的人见状上前欲将其扶起,却均被拒绝。
“我大隋国运昌隆,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上苍赐予的福祉啊。”
老者平展双臂,仰望天空,由衷的道谢。
待人们将他搀扶起来后,大家便边仰望着天空边高声议论的向尚书府的方向涌去。
尚书府产房门前,子书大人在随从的陪同下等待着夫人的生产。耳闻里面许久没有动静,他不禁心焦如火、连连搓手,心中连连祈求菩萨保佑母子平安,早传佳音。
身为本地两大名门望族的儿女,他与夫人自幼青梅竹马、一同长大。成亲二十余年更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别说吵架,就连重话都不曾说过一句。然而再好的姻缘也有不如意之处,二人虽成亲多年却未曾有过子嗣。为此,夫人也曾苦苦相求要他纳妾,见他不允便偷偷差人到女子家纳采,想要达成此愿。最终在他知晓后,却仍被阻止,未能成行。
“灏谦此生能有夫人相伴白头,便已足矣。”
每当亲眷家的孩童来府中嬉戏、夫人露出落寞的神情来时,他便如此柔声安慰道。
说来堪奇,夫人此番怀孕只因吃下了袁先生给的那枚果子......
可惜晋阳距长安千里之外,即便此刻派人相请,也已来不及了!!!
他正胡思乱想着,耳闻空中一声闷雷巨响。随之,房内传出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
啼哭声传出的一霎那,子书大人迫不及待的推门而入,疾步来到床榻之前,紧握住夫人的手激动的说道:“夫人感觉如何?”
躺在床榻上,因生产尚还虚弱的夫人眼中满是激动与满足,脸上洋溢着母亲独有的光华。
“大人,我终于可以告慰家族尊长了。”夫人流泪说道。
子书大人坐到榻上,紧握着她的手,哽咽道:“夫人受苦了!”
夫妇二人相对无言,心中似乎有千言万语却不知该如何述说。
“对了,咱们的孩儿在何处?”顿了一顿后,子书大人蓦地问道。
“小公子在这儿呢。恭喜大人,喜得贵子!”稳婆笑着将孩子高高的抱到子书大人面前。
“恭喜大人,喜得公子。”丫鬟和随从纷纷跪倒在地贺喜道。
子书大人接过孩子,眼睛乐的眯成了一条缝,大笑着连连说道:“好好好!赏!全府上下都赏!管家,今日正值农历初一,按例是我们尚书府资助赈济穷人的日子。你再带些家丁去,多多帮扶才是。”
管家应声施礼退出,子书府上下一片欢喜。
卧房,在夫人微笑注视下,子书大人略显生疏的用右手抱着襁褓中的儿子逗弄。
“夫人,你看,吾儿长得多漂亮。眼睛又大又亮,一看便极为聪慧,日后定能将我子书一脉发扬光大!”
“还请大人赐名!”夫人问询道。
“大江东去,此志高远......夫人,孩子就叫江远如何?”子书大人略显迟疑的说道。
“好,夫君这名字取得甚好。江远......江远......”子书大人和夫人先是相视而笑,两只手紧紧相握。随后,一同逗引着儿子。
“大人,门外来了一位白衣道人,说是来给大人贺喜,小人已将他让到内厅等候了。”管家匆匆走进卧室禀道。
“好,你先过去,本官随后便来。”子书大人吩咐道。
内厅,白衣道人与子书大人乃是故交,一见面就喜色颜开拱手直言道:“子书大人今日喜得贵子,贫道特来府上贺喜。不知可否有缘一见?”
“真人要见小儿有何不可,我这便命人去将他抱来。管家......”子书大人转身吩咐道。
“是。”管家应道。
管家退出屋去,片刻后就小心翼翼的将襁褓中的江远抱来。白衣道人走上前去,将婴儿抱在怀里,细细打量着孩子的眉眼模样。怀中的婴孩看着道长,非但不哭,反而露出了吟吟笑意。
“莫非说这孩子同真人有缘?”子书大人被这奇怪的场景吸引,诧异的问道。
白衣道人看了一会儿,方把手中的婴孩重新交还给管家。转而躬身拜求子书大人,欲将孩子收入师门。说若是入了他门下,日后不仅对这孩子一生有益,更将对子书一脉有所好处。
子书大人虽心有不舍,思量许久乃做决定。
“既然真人有心收我儿为徒,本大人也不好阻止。不过我还需和拙荆商量一番。”子书大人笑着半推半就的应允道。
“若是大人同意,待令郎六岁生日之时本真人自会来接贵公子,伴随左右遁世修行。”白衣道人从袖筒中取出一把木刀,递到大人面前,“这把木刀乃是贫道的随身之物,为昆仑神木所制。手柄之处用红犼之毛所缠编,有驱邪避灾的功效,现赠予公子权作日后的收徒之礼。”
白衣道人说完后拜别子书大人向外行去。突然,转身又对子书大人叮嘱说道:“还有一事大人须谨记,十三年后有一位离甲木命之人将到访古城。此人自有王孙贵族之气,天命不凡。介时大人若能好好辅佐此人,必定兴盛子书一脉。”
子书大人郑重稽首相拜,当他再次抬头时,白衣道人早已踪影皆无。
离家
六年后
大年三十夜辞旧迎新之际,江湖的血雨腥风被浓浓的年味遮掩,古城内一片张灯结彩的喜庆之景。然而即便如此,在茶余饭后人们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提起近日江湖中那名望颇高的细作组织——盘武门。
尚书府内,子书夫人怀抱刚满六岁的爱子子书江远,泣不成声。
她声音呜咽的在儿子耳畔低声嘱咐:“阿远,娘亲不在,你要多照顾自己。天冷记得多加些衣服,别着凉。习武不要太辛苦,要好好休息。娘亲和你爹会一直等你回来。”
小江远伸出手给母亲擦干眼泪,懂事的说道:“娘亲别哭,阿远很快就会回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