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七章 龙驾来临(2 / 2)

加入书签

子书灏谦见状,慌忙打着圆场。

“皇兄无需苛责秦王。此言虽略显爽直,但他也是求贤若渴,还请皇兄明察。”

子书江远起身拱手道:“皇上,既然您与家父乃是生死兄弟。那江远便斗胆请求,我与秦王可否仿若先人,义结金兰?”

子书灏谦大惊失色道:“犬子无状!秦王乃是皇亲贵胄,怎是你一介草民可高攀得起的?”

李渊哈哈大笑道:“贤弟,江远贤侄的提议,朕觉得甚妙!不若今日就让他们结为金兰兄弟,日后也好共同匡扶大唐,以安社稷。世民你觉得如何?”

李世民喜色道:“儿臣对江远贤弟也是一见倾心,若能与他结为异姓兄弟,那也是世民的福分!”

子书灏谦连忙说道:“谢皇兄美意!谢秦王厚意!犬子江远何其有幸,能与秦王结为金兰,这可真是天大的福分!江远,还不快谢过皇上、秦王!”

子书江远躬身施礼道:“子书江远谢过皇上、谢过秦王!”

李渊沉吟道:“既然他二人均有意结为兄弟,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便此地结拜了罢。灏谦,不知你意向如何?”

子书灏谦谦恭说道:“灏谦但凭皇兄安排。”

......

这一拜,来的蹊跷而沉重,刚入世的子书江远就此怀上了中兴朝堂的愿望。圣上和家族对他的殷殷期望,令无数人极为羡慕的皇家关系,都让他在瞬间变得自信洒脱了起来。师父下山前的叮嘱清晰的回响在耳畔,他依稀觉得,眼前这个身材高大、气魄豪放、喜欢大笑却又不失分寸的人正是他命中需寻之人,而这种感觉也令他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亲近和安宁。

在李渊和子书灏谦的见证下,李世民和子书江远以天地为誓结为兄弟。

“苍天在上,厚土在下,唐皇为证,今日我李世民与子书江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若有背信弃义之事,天则灭之,地则诛之!”

“苍天在上,厚土在下,唐皇为证,今日我子书江远同秦王李世民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若有背信弃义之事,天则灭之,地则诛之!”

二人说完后一同向李渊毕恭毕敬的磕了三记响头。

李渊朗声大笑道:“好,好,好!真有朕当初和子书贤弟的风采啊!”

子书江远同李世民相视一笑,携手落座。

子书灏谦兴奋道:“蒙皇上不弃,今日既是我子书家族的吉日,也是江远的喜日啊!”

李渊希冀道:“愿你二人日后能兄弟齐心,对我大唐有所助益!”

子书江远和李世民互相对视,心照不宣的露出笑容。

子书灏谦转移话题问道:“对了,不知今日皇兄突然光临寒舍所为何事啊?”

李渊收拢笑容,正色说道:“贤弟你也知晓,如今这天下虽看似平静,实则却仍是暗潮汹涌。定州、并州、扬州均已收复,然两河之地向来民心顽冥,本就战事刚息,现今黑市匪徒又猖獗得厉害,盘武门众部消息广布,还望贤弟辛苦担承则个。”

子书灏谦为难道:“原来皇兄是为此事前来。不瞒皇兄说,为弟此刻内伤未愈,行动不便。但皇兄的晓喻,为弟亦是推脱不得。如此这般,更显左右为难。”

李世民站起向李渊躬身提议道:“父皇,既然灏谦叔父身体有恙,儿臣倒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江远贤弟与儿臣现已结为兄弟,不如此事就交给我二人办吧。”

李渊思索片刻说道:“世民此法也算万全。也罢,便如此行事吧。子书江远,朕命你为盘武门少门主与秦王李世民共同查办黑帮地下制盐一事,还望你不要推脱才是。”

子书灏谦慌忙阻止道:“皇兄万万不可!江远昨日方才归家,山中修炼之人不谙世事,怕是难以胜任。愚弟斗胆进言,还请皇兄收回成命!”

李世民继续谏言道:“叔父此言差矣!江远贤弟乃是九华真人的高徒,自当心存鸿鹄之志。父皇此番启用,他必将勇立奇功。”

李渊沉吟片刻说道:“世民所言有理。灏谦贤弟,此事就这般定下吧。朕也觉得江远贤侄可担此大任。”

子书灏谦无奈道:“既然皇兄这般认可小儿,那他必当用尽全力办好此事。子书江远,还不谢过皇上!”

子书江远起身道:“子书江远谢过皇上!微臣定当报效大唐!”

李世民略带微笑的看向子书江远。

冬月初七,夜黑风高,冷风夹杂着呼啸而来的雪花如鞭子般狠狠地抽打着。十几个黑衣人悄悄潜入到由黑市匪徒秘密开办的地下制盐作坊。随着出其不意的手起刀落,几声轻微的惊叫声很快便被淹没在沉沉的黑暗之中。与此同时,一场江湖上的腥风血雨却正在悄悄的拉开帷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