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八章 龙诞设宴(2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直起身子,视线模糊的看向立于他面前的黄公公,边随手擦去唇边的口水边略显诧异的问道。

“黄公公,你......”

“秦王,皇上唤你呢。”黄公公轻声说道。

作为李渊的贴身亲随,李氏兄弟是在黄公公的见证下长大的。也因此,他们之间除了简单的主仆关系外,更多了一种家人间的亲昵之感。

李世民如梦方醒,转头看向李渊,不解父皇之意。方才就在兄长和四弟献宝时,他虽然身在此处,神思却已然去了周公那里。即便人声喧哗,却毫无觉察。

李渊见李世民如此怠慢,心生不悦,言语间不免变得生硬。

“世民,你兄长和四弟都精心给父皇准备了礼物,你又有何物啊?”

李世民慌忙起身,抱拳施礼道。

“父皇生辰,举国欢庆。儿臣为父皇准备了一副对联作为寿礼,略表寸心。”

他的话音刚落,便引来了群臣的争相议论。从窃窃私语到高声喧哗,好似在平静的湖中扔进了一块巨大且沉重的岩石,将水面击出了无尽涟漪。

“哦?”

李渊随口应道,他没想到这个平日极其倚重的儿子此刻却变得如此大胆,竟敢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当众挑战他的权威。左右看看,发火是不能够的。若是被他人传扬出去,不但会被说成是父子不睦,更有可能会被添油加醋的编排出好一段是非。算了,还是暂且容忍了吧。

“秦王还真是孝心一片啊,那不妨对诸公念念,看是怎样的锦言佳句?!”

“是。”

李世民再次躬身施礼,清了清嗓子,对着群臣大声说道。

“此联甚是简单,还请诸公勿笑。这上联是‘定国社稷传千古’,下联为‘寿国寿民天地证’。横批则书‘盛世锦绣’。”

简单的一副对联,却被李世民读得如此掷地有声,令人回味无穷。

“这......”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李建成与李元吉相视一眼,低头不语,似乎在等待着父皇的最终裁决。

李渊在心中默了一默,忽的了悟了过来。这哪里是一副普通的对联,分明是秦王对自己无声的提醒。登基虽只过去了一年的时间,但他却好似变成了另一个人。从往昔那个举贤纳士、任贤为亲的‘明君’渐渐沦为了‘偏听偏信、嫉贤妒能’的‘昏君’。秦王看在眼中,虽心中焦急却也只能以此种方法来进行巧妙提醒。

还真是难为了世民的这片苦心......

李渊凝视着李世民日渐憔悴的脸,在心中暗暗感叹道。

“秦王,你是故意借此联暗讽朕老迈昏聩吗?”李渊心领意会,故意说道。

大厅中顿时鸦雀无声,此时即便有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李建成和李元吉互视一眼,目光中满是数不清的得意。

“儿臣惶恐......儿臣绝非此意!”李世民见状,慌忙解释道。

李渊瞪视着李世民,威仪凛然。李世民低垂着头,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群臣见此情景,更觉大事不妙,纷纷低下头去,做出明哲保身之势。

孰料,李渊突然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秦王,朕念你一片赤诚,这寿礼便收下了。不过你方才如此怠慢,也当该受罚。”李渊不动声色的说道,“你今日回府务必好好反省,三日后方可出门。坐下吧!”

李建成和李元吉听闻此言,互递眼色,目光中满是震动与不解。他们原想李渊会因李世民如此态度而龙颜大怒,却未料到此事最终的结局却如此轻描淡写。

“谢父皇!”李世民的双眼中隐隐有泪花闪过,他又是俯身一揖,神情肃穆。

“众位爱卿,今日乃是朕的寿辰。你等不妨开怀畅饮,不醉不还!”李渊站起身来,手举金樽,提议说道。

“谢皇上!”群臣随身应和说道。

一杯酒下肚,大厅中只闻得丝竹管乐、歌舞缭绕、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声频起......

好一番祥和之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