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紫衣少年(2 / 2)
“二来为何?!还请先生明示!”子书江远焦急的追问道。
“二来......”袁天罡说到此处,本欲卖个关子。但看到子书江远这般急迫,也只得继续说了下去,“这二来便是如你我一般,立于风云之外,等待和观望绝佳时机......”
“可若依先生之见,何人有这般胆量,于众目睽睽下如此肆意妄为?视国法为儿戏!”子书江远仍不解地问道。
“这......”
袁天罡转身背对着子书江远,山风迎面而来,拂动着他的头发,任思绪飘忽不定。诚然,神机妙算、极为睿智的他早已通过这错综复杂的表相洞察到最终的本原。但如今便将这一切真相说出,还为时过早。若是一着不慎,必会打草惊蛇,反而将众人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先生......”子书江远关切的看着袁天罡,轻声唤道。
袁天罡转过身来,默了一默。在将悸动的心绪完全平复后,方才开口说道。
“公子,如今大唐初定,鱼龙混杂,还需万分谨慎才是。”
袁天罡虽未具体指明,但子书江远却已听出这言外之意。他抱拳施礼,神情肃顺,小心翼翼的征求着建议。
“先生所言极是,那依先生之见接下来此事该当如何?”
袁天罡轻叹一声,续续说道:“近日长安只怕不再太平。请公子转告秦王,万事需小心行事,切莫打草惊蛇。今日之事,公子也应缄默其口才是,切勿与旁人提及。”
“先生放心!江远虽权谋不及先生万一,但这胆识还是有的。”子书江远正色道,“我自会派午明、子镜二人秘密保护秦王,绝不会有他人知晓。”
袁天罡赞许的看着子书江远,露出舒心的微笑。突然,他像是想起什么,快速的转移了话题。
“不知公子近日与那灿姬郡主相处得如何?日后可有何打算?”袁天罡似笑非笑的问道。
子书江远听闻此言,不由一怔。他未曾想到眼前这位具有半仙之体的人竟会对此事如此在意?难不成这仙风道骨的袁先生竟也是一个八卦之人?想到这里,他不禁感到脸上如发烧一般滚烫。
“公子,你怎么了......?”袁天罡已看出了子书江远的异样之处,却仍故意打趣的说道。
“公子......”
子书江远只觉语塞,不知该如何说下去。经过这段时间的朝夕相处,灿姬已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他放不下的念想。每每处理完一日公务回到琅玕院,他都会情不自禁的绕道竹里馆,即便无话,但只要能看到她,他便也就心满意足了。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身为大唐臣子、秦王亲信,却会对一个异族女子如此着意,若是一旦被传扬出去只怕是会被人引为笑谈。如若这般,莫说是子书家族的脸面,就是大唐的颜面也必将荡然无存。想到此处,他只能翼翼小心的将这莫名的情感藏在心底,取而代之的则是冷若冰霜的孤寒与那针锋相对的言语。
此刻,当袁天罡于不经意间忽然提及此事,他便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偷窥狂在众目睽睽之下等待接受着命运的宣判。而此刻的他,唯一能够做到的便是绝口不提。
“公子,你怎么了?是身子不舒服吗?”袁天罡调皮的笑问道。
“先生,江远只想一心报国,不愿顾及其他。”子书江远敛色朗声答道。
“哦?!”
袁天罡略一思索,突然明了江远的心思,不禁心中暗笑。
“若是公子真能如此豁达,倒也不失为另一番机缘造化了。”他玄妙的说道。
子书江远目光复杂的看着袁天罡,心绪如潮水般起伏难平。
风起时,人影孑立,唯有情默默......
夜风萧萧,冷月如泣。
郊外坟场,鬼火点点,鬼影重重。骤然,一声凄厉而恐怖的叫声划破寂静,令人闻之不禁胆战心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