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风云再起(2 / 2)
“阿依慕,你身为女子,本公子便不予计较。不过,大唐天下,乾坤朗朗,怎能容你如此肆意妄为,行凶极恶。本公子今日便承天子之意将你拿下见官!”
待子书江远说完,四护卫从不同方向将阿依慕围住。阿依慕本就身负重伤,见此情形,心知无法脱逃,只得勉强打起精神挺剑迎战,却根本不是众人的敌手,眼看败局已定。
房顶猝然传来子书江远的一声轻咳,辰灵抬头看去,只见公子正在轻轻摆手,暗示要其放开阿依慕。辰灵心领神会,胡乱过了几招后,便故意露出一个破绽,现出败北之势。
早已失血过多、神思迷离的阿依慕见状,心中不禁大悦,挺剑刺向辰灵,招招带风,步步狠戾。辰灵左躲右闪,虚晃抵挡。阿依慕见势,趁众人不备,负伤逃跑,不见踪影。暗夜之中,唯有薄雾升腾。
辰灵等人望着阿依慕离去的方向,不由心生困惑,正欲追赶,却见公子已站于面前。
“公子,阿依慕身负重伤,咱们不妨乘胜追击,将她缉拿归案则了。”辰灵疑惑说道,“公子为何偏又要将她放了?辰灵着实困惑。”
“不妨,我自有安排。”子书江远轻笑道。
“可......”辰灵不禁追问,她可是两次刺杀的重要人犯,若是将其拿下,此案完结,公子便可不再受其所累。
“她虽是凶手,不过是棋子罢了。正所谓擒贼先擒王,今日之后,她必还会有所行动,咱们静等便是。”子书江远神情舒缓的说道。
在辰灵等人诧异的注视下,子书江远举止从容,踱步向前。月光洒在他的身上,凭添了一抹淡淡的忧郁。
太极殿,武德皇帝李渊高踞龙椅之上,缄默无声,神情不怒自威。群臣见皇上今日如此神情,纷纷低下头去,惊若寒蝉。
“众位爱卿,你等不是一向甚喜高谈阔论?为何今日朕一说到这塔其木之案,便都缄默不语。朕倒是想要问问,你等对此究竟是何看法啊?”李渊默了默,不满地说道。
众臣垂着头,仍旧不发一语。
李渊面露不悦的说道,“子书大人,你身为大理寺卿,有何见地啊?”
子书灏谦缓步出列,向李渊深施一礼说道,“皇上,臣确是有本要奏。”
“哦?”李渊神情略有缓和,催促说道,“爱卿但说无妨。”
“近日,长安屡发奇案。昨夜塔其木已是第三起,此死者均为朝廷命官或一方统帅。如今朝野上下风声鹤唳,恐难自保。纵观全局,第一起案件乃为定魂针所为,昨夜又为利剑,并且凶手于行凶后扬言是秦王所为。由此,臣大胆推断,此案应系与我朝不睦的第三方所为,其目的就是挑起我朝同西突的争端。”子书灏谦就理分析,侃侃而谈。
朝堂一阵骚动。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随着李渊的瞪视,再次恢复安静。
“爱卿所言不无道理。那若依你之见,此案该如何处理?”李渊探询道。
“皇上,依微臣之见,此事还应静观发展。”子书灏谦直言道。
“哦?那以爱卿之意就让此案成为一桩无头悬案不成?”李渊面沉如水、
“微臣大胆推荐,由犬子子书江远接手此案。”子书灏谦大胆进言,“他如今正在查访前两桩案子,对此案也定然有所推动”。
子书灏谦的话引起了朝上哗然一片,群臣议论纷纷,神情各异。人群中,郇国公李成稷紧握了下拳头,神情激动。突然看到李元吉回首看他,忙将拳头松开,故作自若。
“皇上,臣有本要奏。”司马涔出列道。
“顺国公但说无妨。”
“子书公子虽颇具才华,但毕竟年纪尚轻。前两次查案也未能有所结果,如今若将此事交由他来办理,恐是难以服众。”司马涔言语朗朗的说道。
“皇上,微臣倒与顺国公意见相左。”高琰鞠躬施礼,进言道。
“哦,高爱卿不妨说说看?”李渊饶有兴致的看着他,静等下文。
“子书江远虽说年纪尚轻,但文韬武略且极具智谋。臣倒是认为他确是勘破此案的绝佳人选。何况臣也相信,此事应与前两次有所关联。皇上不若让他接手,也可算作培养。”高琰侃侃而谈。
“皇上......”司马涔还想继续说下去,却被李渊打断了话头。
“众位爱卿为朕分忧,忠心可鉴,朕心甚悦。黄公公!”
“在。”静立于李渊身侧的黄公公,应声答道。
“你速速前往琅玕院传子书江远上朝面圣,不得有误。”李渊正色吩咐说道。
“是。”黄公公接了谕旨,转身快步出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