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父子围猎(1 / 2)
关塞霜清晓色明, 銮舆校猎出边城。六龙扶辇旌旗合,万骑连营鼓角鸣。远山依微秋草薄,惊沙寂历暮云平。小臣躬睹三驱乐,愿效嵩呼播颂声。
岁月无痕, 流年沧桑。自辅国大将军子书江远与武德皇帝义女艺如郡主成亲, 不觉又过了一个春秋。人世沧桑,星辰变幻。大唐在李渊的励精图治之下,现已平定了诸多前朝遗留下来的余孽叛乱,成为了海晏河清,四海升平的盛世。秦王李世民自平定新郑,便同齐王李元吉一起奉皇命率兵前往东都驻守。经过晨兢夕厉的休养生息, 如今百姓安居乐业, 市井欣欣向荣。已有一年时间未回长安, 此番特奉父皇之谕南下, 兄弟二人奔袭千里,回京探亲。一家人终获团圆,其乐融融。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岗。
南郊猎场, 天高云淡, 秋色怡人。旌旗猎猎, 锣鼓喧天。人喊马嘶, 犬吠鹰飞, 说不尽的热闹。武德皇帝李渊在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及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纵情策马狩猎。众人之前,一只刚刚断乳的小鹿跌跌撞撞,慌不择路的向前奔逃。
眼看猎物近在咫尺,李建成蓦地反转右手从背上的箭囊中取出一支羽箭,屏气凝神,弯弓搭箭,身旁突然传来了一声响亮的喷嚏声。李建成放下手中弓箭,侧头讶然观瞧。只见二弟李世民此刻正在揉着鼻子,在用力的按压下,鼻子已变得有些微红。他见兄长看向自己,不禁露出了一丝愧疚的笑容。待其静默片刻,再转过头去,小鹿早已没有了踪影。
“世民,你......”李建成瞪视着李世民,不满地说道。
“兄长勿怪,世民昨日饮酒过多,偶感风寒。适才忍不住打了个喷嚏,不想却惊动了这猎物。”李世民歉意的说道。
“......算了。”李建成沉默须臾,悻悻说道,“你既是身子不适,我又怎会怪你?”
“世民多谢兄长谅解。”李世民抱拳施礼,微笑说道。
众星捧月之下,李渊骑马缓行。他虽未有开口,却早已将方才的一幕尽收眼底。但见他微微颔首,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青山叠翠,天水一色。草原深处,随着随从们紧张忙碌,在绿色的草地上,搭起了雪白的帐篷。
草坪上,父子四人席地而坐。李渊环视着四周的美景,心情舒畅,平素因处理朝政而导致的郁结之情不禁被一扫而光。
“山山纵林,水水成河。鸟鸟竞鸣,虫虫增色。自平乱王世充后,朕竟好久没有这般畅然过了!”他先是啧啧赞叹,随即开怀大笑。
兄弟三人见状,不禁相视而笑。
“父皇文采斐然,武功卓绝。大唐能有今日之盛世,皆仰仗您的龙威浩荡!即便秦王未曾前往东都平定叛乱,那王世充最后也定会向父皇俯首称臣。”李建成谄媚说道。
“太子所言差矣。东都叛乱,确是秦王之功。元吉你年纪尚轻,日后还应多多效仿你二位兄长才是。如今经过此番历练,你也确是长进不少。父皇此前忙于政务,还未曾好好犒赏于你。今日便借此围猎之机,重赏一番吧。今日但凡是你喜欢的猎物,均可随意拿将去。”李渊勉励说道。
“多谢父皇,儿臣此番同二哥前往东都,确是见了许多世面。二哥带兵有方,料事精准,当属不可多得的帅才。如今东都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坊间百姓无不感激其仁德,背地里都称呼他为‘李夷吾’。”李元吉看似称赞,实则却是话里有话的说道。
管夷吾乃是春秋时法家的代表,因其改革,齐国方才得以雄霸中原,成为五霸之一。也正因此,他自古便被尊为华夏第一相。李元吉如此说话,不过是想引起李建成的不满罢了。果不其然,李建成听闻此语,登时便露出了不悦的神情来。
“四弟话中有话啊。这兵是父皇的兵,这地是父皇的地。臣奉的是皇命,兵收的是失地。皇子效忠本就理所应当,哪来孰尊孰末之说?世民骁勇善战,屡立汗马功劳,乃是我大唐征战之良将。为父皇分忧却是他的分内之事,又凭甚会被抬得这般高。”李建成冷笑说道。
说罢,李建成向李世民斜睨一眼,目光中满是挑衅。李世民见状,低头不语。
“世民,你怎地不说话?”李渊察言观色,觉察到李世民神情的细微变化,随即问道。
“为父分忧,为大唐效力本是世民之责,也是身为皇子的份内之事。世民从不敢贪天功窃为己有,只愿问心无愧罢了。”李世民抬起头来,目光灼灼,坦诚说道。
李渊听出了李世民话中的弦外之意,不禁心有所动,继而颔首微笑。好一个为国为民的秦王,他面对如此诘责,宠辱不惊,不争不辩,日后必当成就一番大业。
李渊正欲说话,却被李元吉抢过话头。只见李元吉站起身来,用右手指着山下,神情兴奋的向那边看着。
“父皇快看,在那山脚之下的浅草丛中,有一头野猪正在追赶野鹿。当真是难得一见的好景致啊!”李元吉高声的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