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匆匆而别(2 / 2)
“我素闻秦王李世民乃是一位仁心仁德的志诚君子,非但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而且还极为悲悯仁慈。我有心率部投靠于他,不知二弟觉得如何?”崔祥骏凝声说道。
徐信点了点头:“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小弟虽不才,唯愿能鞍前马后追随大哥。秦王之名,我亦早有耳闻。既是大哥已打定主意,我便全力支持。”
崔祥骏含笑说道:“兄弟的这句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崔某便以茶代酒敬你。希望咱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言罢,二人同时举起茶杯。随着碰撞,茶杯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寨中烛影伴,坐久夜初分。窗挂藤萝月,檐栖桧岭云。
子夜,灿姬仍坐在床上。不停的打着瞌睡,身子也不断的向前倾着。猝然,随着鼾声停止,子书江远快速睁开了双眼,从床榻上爬起,站在了她的面前。灿姬亦被他惊醒,惊慌的睁开了双眼。半晌,方才缓过神来。
“你......?”她迟疑的问道。
怎料,子书江远并不作答,从柜中取出她方才换下的衣服,胡乱的打成一个包裹,塞到了她的怀里。同时抓住了她的右手,拽着她疾步向外走去。灿姬见状,来不及多问,只能在其身后紧紧跟随。
梁山山路在暗夜的笼罩中显得极为崎岖。此刻,灿姬已换上了平时的衣袍,与子书江远一前一后的沉默着向前急急行走。四周一片静谧,唯有风吹过。忽地,灿姬脚下一滑,险些被石子绊倒。子书江远来不及多想,本能的转过身来,伸出双臂,将她揽入怀中。灿姬被这突如其来的动作骇了一跳,随即露出了羞赧的神情。子书江远此刻方觉自己的举动颇为失礼,连忙松开了双手,继续转身向前走去。
灿姬定定的看着他的背影,心下不禁颇为感慨。她果然没有猜错,他还是那般怜惜着自己。即便是世事沧桑,变幻无常,他对她的心却从未曾沾染半点尘埃。须臾,她见他在前面猝然停住脚步,忙匆匆追赶上去。
虽彼此无言,然二人心中却又极为珍惜这难能可贵的时刻。又向前行了数里,来至一黑暗之处。灿姬因为心中惶遽,情不自禁的握住了子书江远的手。他仍不做声,却亦是将她的手牢牢牵定。宽大的手心温热湿润,犹如他此刻的情感一般炽烈火热。灿姬感受到了这掌心的温度,唇边不禁泛起了笑容。
又行了半晌,终于来至一个岔路口。子书江远蓦地停住了脚步,转身看向灿姬,凝色说道。
“小妮子,你现今既已安全,便抓紧赶路。此处一直往前走就是梁山镇集,若是快走的话,个把时辰便可到达。”
灿姬看着子书江远,目光中满是期待,柔声说道:“阿远,咱们还是一同走吧。而今你把我放了,即便是回去也恐难以向他们交差,就莫要再回去了。”
“阿远?”子书江远一怔,随即唇边泛起轻笑,调侃说道,“小妮子,大爷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了吗?我不是什么阿远,我叫刘君昂,是这青云寨的四当家。”
“够了。”灿姬厉声喝道,随即泪眼婆娑的说道,“阿远,我不晓得你究竟是遇到何事?为何会变成如今的模样。然无论你如何抵赖,我都晓得你就是他,你就是我的阿远。若你不是他,你为何在今日打劫粮草时故意放我?你的武功那般高,若是真心要刺,我只恐早就死于你的剑下了。若你不是他,为何要将我作为人质扣到山上,却要让兵士将粮草带走?你若不是他又为何明明是洞房花烛,却连碰都不愿碰我一下,反倒趁着夜深人静将我放掉?阿远,这桩桩件件都摆在眼前,又怎是你说赖便赖得了的。”
子书江远见她如此神情,心中不禁极为痛楚,竟不自觉的抬起手来想要为她拭泪。忽地,师父九华真人的话又在他的耳畔响起。既是他迟早要为用星宿伏龙图镇压冥王而死,那又何苦要将自己最爱的人拖入这无底的深渊,让她眼睁睁的承担这失去挚爱的痛苦?她原可以有更好的人生。想到此处,他遂双眉紧锁道。
“小妮子,你莫要再多啰嗦。趁着大爷还未改变心意,赶快走吧。”
言罢,子书江远未等灿姬再继续开口,便兀自飞也似的离去。灿姬定定的盯视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自是愁苦万分。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子书江远作别灿姬后,便匆匆向青云寨的方向赶去。经过一路紧赶慢赶,眼看还有半里路便要到了。倏忽,几声狗吠从寨子的方向传来。他心中不由一惊,箭步向那方奔去。来到寨门附近,他透过密林的缝隙看到,门口火光冲天,两路人马正在焦灼的对峙中。但见靠右的队伍兵士身着唐军兵服,马上的那名武将不是旁人,正是太子李建成的亲随,顺国公司马涔。
时辰不大,人群忽地一阵骚乱,在唐军兵士的推搡下,崔祥骏、徐信和鲍酩等三人被五花大绑押解而来。
“崔将军,咱们好久未见了。”司马涔在马背上欠了欠身子,冷笑说道,“本公特奉太子之令,有请三位将军赴长安一叙。”
崔祥骏冷冷的瞪视了司马涔一眼,继而转过头去,不发一声。
树林中,子书江远蹲在地上,透过草叶的缝隙,屏气凝神的盯视着前方,寻找着动手解救的时机。突然,有人蹑手蹑脚的来至他的身后,猛地抬手轻轻在他肩膀上拍了拍。他猝然转过头去,满眼皆为惊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