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中布局(2 / 2)

加入书签

稍顷,便见齐王李元吉从外面进来。李建成见状,连忙迎上前去。

“元吉见过大哥。”李元吉紧抱双拳,含笑说道。

“四弟来得正好,大哥正有事要寻你。”李建成伸手拉住了李元吉,继而说道,“此处只有你我兄弟二人,莫要拘泥礼数,还是说正经事要紧。”

李建成待婢女奉完茶后退出,又将门外的护卫驱散,随即关上门,转身看着李元吉,指了指椅子。随之快步来到桌旁,与其相对而坐。

“大哥即便不说元吉也晓得,你定是在为明日堂庭台之事烦忧。”李元吉喝了口茶,慢悠悠的说道。

“不错。”李建成微微颔首,随即神情惆怅的说道,“这子书江远不仅是秦王帐下的红人,亦是子书一脉的传人。自前隋以来,子书一脉便在朝中盘根错节,势力极大。更何况秦王仁名在外,无论背后幕僚还是朝中重臣,都在为其撑腰。倘若明日真的与其相斗起来,我并无十足取胜的把握。此事想来,当真愁煞人也。”

李元吉露出轻笑,神情傲然的说道:“我当兄长为何发愁?原来不过是此等小事。这有何难?纵使他有千条妙计,但大哥却有一定之规。不说旁的,如今司马涔、高琰、刘驰等人谁不听命大哥?你不如趁夜将他等召集此处,进行部署。至于明日的水,小弟自有办法帮你搅浑。只是......”

李建成听李元吉分析在理,连连点头。此刻见他话锋转变,不禁露出惊愕的神情。

“只是什么?”

“只是艺如郡主虽名义上是父皇的义女,然我等都晓得她与灵芸郡主确是咱们的同胞妹妹。而今高丽王李成稷身死,灵芸那般苦楚。倘若艺如郡主明日前来求情,父皇一旦动容,此事只怕是再无转机。”李元吉揣测说道。

李建成蓦地站起身来,目光狠戾,果决说道:“只要你等愿意相助于我,明日无论怎地,我都要与秦王斗上一斗。莫说旁人,就算父皇有意扭转此局,我也绝不会手下留情。”

李元吉看着李建成,会心一笑,目光中满是赞同。然二人却谁都没有注意到,门外,太子妃郑氏正屏气凝神的听着屋中的动静。

长安城外郊野树林,寒风凄凄,树影婆娑。李世民急切的向前走着,四下找寻着那个一直与他有书信往来,却始终未曾露过面的陌生人。自他从北境返回长安,太子李建成曾无数次暗中设局欲要害他。危机关头,总会被他抢先提前化解。他实则并无那预卜先知的能力,一切都源于匿名出现在自己书房案头的信件帮忙。他也曾在信中邀约,想要与那写信之人相见,却总是被对方婉言谢绝。今日不知为何,其竟会主动来信,说要与他见面。看来此事定当极为特殊,来不及多想,他便打马出府,向着约定的树林奔来。

正在摸索着向前走着,陡然,前方隐约出现了一个桃红色的人影。身材极为曼妙,好似是个女子。

“之前的那些信件可是你写给本王的?不知今夜你约本王前来有何要事?”李世民快步来到那人的身后,问询道。

“二弟,看到大嫂,怎的不行礼?”那人转过身来,看着李世民含笑说道。

李世民微眯双眼,借由月光上下打量半晌,方才看清,此人正是太子妃郑氏。

“大嫂,你......他不禁惊异的问道。

“往来书信已久,二弟一直想要与我相见,不想竟是如此亲近之人吧?”郑氏调侃说道。

李世民仍是一脸狐疑道:“二弟多谢大嫂暗中相助,只是大嫂缘何要这般待我?若是被大哥晓得,只恐是......”

郑氏默了一默,看着前方,神情哀怨的说道:“他虽是我的夫君,又是当今太子。然我也知晓,他绝非是未来九五之尊的合适人选。他性情阴戾、嗜血成性,酷爱杀伐。倘若真的登上皇位,只恐这天下必将大乱,大唐国运不保。故此,思来想去,我才出此下策,暗中相帮二弟夺位。”

李世民紧抱双拳,躬身施礼道:“世民多谢大嫂相助。”

郑氏转身看向他,正色道:“二弟,你同太子、齐王虽是一母所生,却与他二人不同,天性仁慈善良。可你也应知晓,若想在皇家保全自己,唯有以战止战。二弟乃是天生的储君,大嫂只希望你能有朝一日江山一统,荣登九五至尊之位。只是到时,大嫂还有一事希望你能应允。”

“大嫂请讲,只要世民能够做到,定当竭力相助。”李世民慨然允诺道。

“我只求二弟待事成后能饶恕我与孩子们一命,让我们就此可以平安度日。”郑氏眼中闪着泪花,她向李世民道了个万福,恳求说道。

李世民连忙上前,伸手将她扶起,宽慰道:“大嫂放心,我李世民对天起誓,日后定会待嫂如姐,待侄似子。”

郑氏双眼含泪,唏嘘说道:“多谢二弟。实不相瞒,太子今夜已为明日堂庭台之事暗中布局,二弟亦应尽快打算才是。”

李世民微微一怔,随即抱拳施礼,正色说道:“多谢嫂嫂提醒,我这便去准备。”

言罢,在郑氏的注视下,他迅即走出树林,打马向着长安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