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欲解兵权(1 / 2)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 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长安东宫书房,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相对而坐, 神情凝重,商议究竟该如何解去秦王手中兵权之事。这日黄昏他二人前去大安宫给父皇请安时,曾听李渊提及现今梁州城战况之事。据说那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且又狂傲不驯的敌军将领苏定方竟在秦王李世民的劝降之下欣然归顺,不日便将率军返回长安。虽说此事得以妥善解决,着实是件利国安民的好事。然想那李世民经由此事, 定会如虎添翼。其原就兵权在握, 又有贤德之名远播。上到朝中重臣下至市井百姓,无一不对他有口皆碑。况且李渊在早年晋阳起兵时也曾亲口许诺,日后要将他立为太子。但后来却因长幼秩序立了李建成, 恐他心中难免会有怨恨之意。今见李世民羽翼日渐丰满,日后必威胁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所以, 无论怎地,一定要夺取他的兵权,以解除后顾之忧。倘若父皇在此期间偏向秦王,那便是血溅宫闱也要将这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够获得这人间的宝座, 制约天界。最终使鬼界、罗刹界同冥界三界联合, 实现六界大统。打定主意, 二人遂决定明日便去李渊面前伺机巧进谗言,捏造事实,诬陷李世民有反心。待其归京,让其成为瓮中之鳖,束手就擒,乖乖交出兵权。
统帅威猛出晋阳,入掌银台为紫薇。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天醉酒归。
两日后巳时,梁州城门外空地。在军师袁天罡与将军苏定方的陪同下,这日秦王李世民便要率领数万唐军凯旋而归,回转长安。一大早,子书江远、薛延陀.天将、剑心、灿姬与宋晓书等人便从占峰山庄急急策马而来,赶赴相送。因灿姬身子未愈,又值二人新婚燕尔。故此秦王特命他在此处暂多盘桓数日,待有紧急军务另行调遣,他再返回长安。
前夜,后山树林。月光透过树木的缝隙洒到地面,四周一片清冷。在袁天罡的静待下,子书江远急急而来。明日便是秦王率兵回转长安的日子,今日趁此机会,他二人还要将尚未完成的事情交待完毕才是。
“先生。”子书江远从袖筒中取出一卷宣纸,递到了袁天罡的面前,“这上面乃是当日家师传授给江远,用以驱逐藏匿在杨洁儿体内的符开之魂所用的《宿世咒》。希望能助先生一臂之力,早日唤醒初云公主的本魂。”
身为惜情之人,此次子书江远能与灿姬遂了天意,终成正果,令他对情感之事更加有所感悟。因此,他亦希望李世民与杨洁儿也能如他二人这般。袁天罡接过纸卷,凝视着子书江远,情不自禁露出了踌躇的神情。
袁天罡静静的盯视着子书江远,半晌都未曾言语。身为凡仙,他自是早已知晓子书江远前往鹿鸢后的命运。都说天降重任,必有贵人接引。倘若真是如此,那在其一生中,他扮演的正是这样的角色。当年他顺应天意,将天河将军豫章仙魂变成仙果,赠给子书夫人服下。其出生前,又向天帝请旨,令豫章之师九华真人再次收其为徒。言传身教,授以仙法。待其学成下山,又引其入世,成为这朝廷的辅国大将军,为主分忧的栋梁之才。即便是在他偶尔离开长安时,亦会暗中窥视其动静,随时加以指点。
对于袁天罡而言,这许多年来,子书江远都是他最亲的人。二人的关系早已在无形之中超越了同僚的关系,亦父亦友亦如兄。若不是因大唐的风云际会所致,他又何尝愿意让其孤身前往鹿鸢犯险。这样的结果对他二人均太过残忍。
来生......等到来生,只愿你可生活在没有风云的太平盛世,随心所欲的去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
“先生......”子书江远见状,狐疑问道。
“公子。”袁天罡定了定神,从贴身之处取出了三个锦囊递到子书江远的面前,缓言说道,“此番你孤身前往鹿鸢,想必凶险万分,还应多多保重才是。此锦囊中的书信乃是此番大战的关键所在,最上面的锦囊公子应在六日后拆开。到时究竟该如何行事一看便知。”
子书江远听他所言,接过锦囊,故作轻松的笑道:“先生放心,江远身为军中之人,早已看淡生死。况且而今已与灿姬成婚,也算是了了一桩最大的心事,今生再无其他挂牵。只是我爹娘同千帆,还请先生与秦王多多挂心才是。”
“公子放心,我等定会好生照料二位老大人与小公子。”袁天罡顿了一顿,复又说道,“小公子虽还在襁褓之中,然袁某看来此子天资极高,若是好好指教,日后也定将是封疆大吏,国之栋梁。不过我等再好,亦毕竟是外人。教导小公子、孝顺老大人乃是公子之责,还应由你亲为才是。”
子书江远笑道:“多谢先生之言,江远也是这般想的。只不过我倒不希望千帆日后再像我这般入朝为官。若是可以,我倒更希望他能够平安顺遂长大,随心所欲的生活,自由闲散的了此一生。”
袁天罡轻叹一声,赞同道:“公子所说极是,世人均被名利二字所困,然又有几人知晓这‘自由’才是真正令人羡慕之事。公子,袁某陪同秦王先行回转长安静候佳音。待你凯旋而归,咱们再一同烹茶斟酒共同庆贺。故此,无论如何,公子此番也一定要多多保重才是。”
子书江远眼含泪花,双手抱拳,深施一礼道:“先生,多保重!”
言罢,二人恋恋不舍,分别转身,相背而行。身影很快便隐遁在了茫茫林海之间。清风拂过,方才的情景竟好似梦境一场。
梁州城外,将士们早已排好长队,安静的等待着出发命令的下达。此刻,李世民端坐马上,他见袁天罡仍呆望着远处的群山,回不过神来,便低声提醒道。
“先生,咱们该出发了。”
他见袁天罡定了定神,唇边泛起笑容,又转身向着身后副将吩咐道。
“出发。”
副将抱拳称是,随即转身朗声传令。在薛延陀.天将等人的抱拳相送之下,唐军浩浩荡荡的向长安奔赴而去。众人并不晓得,在送别之后,子书江远已飞马赶至青山之巅。此刻,他正坐在白马之上,俯身下望,凝视着队伍远去。神情怆然,眼含热泪。许久,待再也望不到队伍的踪影,他毅然转身打马离去。马蹄声声,心绪激荡。
是夜,东宫。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冥王符开三人团团围坐,手持茶杯,凝眉思索,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日,李建成与李元吉二人曾前往御书房,借由魏征之口向李渊告发了李世民私自屯兵,意图谋反之事。并指责其居心叵测,滥用兵权,意图颠覆父皇统治。李渊听闻,登时龙颜大怒。但很快便冷静了下来。经过一番思索,他遂告诉二子,要他们莫要轻信谗言,此事事关父子兄弟之情,还应慎重处理。听罢此言,二人不由继续煽风点火。然见李渊仍是不为所动,只得悻悻而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