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章 鸿鹄(上)(1 / 2)

加入书签

将剩下的钱交讫之后, 赶车人赶着牛车,悠悠朝另一个方向的城门而去。

我则赶着马车, 沿着雒水一路往东。

行走了十里之后, 约定见面的那处河滩已经在望。此地并非要道,来往的人稀少, 天气寒冷, 亦无游人。

那河滩的四周,长满了杂木和高高的芦苇, 可遮蔽来往闲杂视线。

我将马车在路旁停好,除去身上的斩衰和一应治丧之物, 这时, 太子妃亦从车帏后面露出脸来。

“便是此处?”她问。

我说“正是。”

“沈冼马他们还不曾来到?”

我说“他们要先到田庄里,还要更换车驾掩人耳目,须得些时辰。”

太子妃颔首。

四下里无人,太子妃和皇太孙从马车里下来。

水边的风不小, 将车帏吹得猎猎作响,比城里冷不少,太子妃和皇太孙却似毫不在意。

太子妃朝四周张望着,神色间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惴惴不安, 亦无方才在车中痛哭时的悲痛,眉间平静而舒展。

皇太孙则似乎更为兴奋些,望着头顶飞过的一群水鸟, 满面好奇之色。

“母亲, 我去那边看看。”他忽而指了指远处的芦苇丛, 对太子妃道。

我忙道“皇太孙不可过去,那里靠近水边,甚是危险。”

“不妨事。”太子妃却道,对皇太孙说,“去吧,小心些。”

皇太孙抿唇笑了笑,应下,随后往那边跑了过去。那奔跑的模样,教我恍然有些错愕,这才想起来他也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小童。

我搓了搓手,对太子妃道“此处风大,太子妃还是到马车上去吧。”

“不妨事。”太子妃说着,只将眼睛望着皇太孙的身影,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片刻,她又望向远处,深深地吸了口气。

“母亲!”水边上,皇太孙忽而朝太子妃招手,示意她过去。

太子妃莞尔,随即朝他走过去。

我也跟在后面,到了水边,却见皇太孙指着芦苇丛里,问太子妃“母亲,那可是野鸭的巢?”

太子妃看了看,道“那是鸿鹄。”

“鸿鹄?”皇太孙想了想,又问,“鸿鹄飞得那般高,怎将巢穴筑在在芦苇丛中?”

太子妃注视着他,神色温和,片刻,道“因为鸿鹄飞得再高,也须得在安宁之地歇宿。”

皇太孙颔首,若有所思。

太子妃没有多言,伸手抚了抚他的肩头,转身而去。

一番奔波,时辰不知不觉地过去,已到了中午。公子他们还未来到,我将早晨预备好的浆食取出来,与太子妃及皇太孙一起分着吃了。

两人从昨夜到清晨,一直如惊弓之鸟,想来也不曾好好吃过食物。当他们看到那包袱里的烙饼时,目光皆微微一变。不过到底都是皇家教养出来的人,他们不会像我这样饿了馋了便顾不上装斯文,就算没有箸,也要先将烙饼撕碎,小块小块放入口中。带得我也不好意思作饕餮状,只好也跟着慢慢吃起来。

心中倏而无比怀念公子,在他面前,我永远不必忌讳许多,他就算露出嫌弃状,也并不会真的嫌弃我……

“你叫云霓生,对么?”正用着食,皇太孙看着我,忽而道。

我答道“正是。”

皇太孙道“你会许多本事。”

我谦逊道“奴婢不会什么本事。”

“你会。”皇太孙的声音稚气却又透着老成,“是你救了我和母亲。”

我讶然,片刻,道“是沈冼马、桓侍郎和范少傅救了殿下和太子妃。”

“不是。”皇太孙神色淡然,“是你出的主意,他们都听你的。”

我“……”

“且昨夜你离开之后,我去看了那些宫人,她们都睡得人事不省。”皇太孙道,“我知道那都是你做的。”

也并非所有人都人事不省。我心道。

不过从皇太孙口中听到这样的话,还是让我觉得有些新鲜。方才我还觉得他究竟仍在稚弱稚龄,与寻常人家的孩童一样有贪玩好奇之时,不想他正经说起话来,倒是有几分犀利。

“邕,专心用食。”这时,太子妃轻声提醒道。

皇太孙看她一眼,乖巧地继续吃烙饼。

太子妃将半块烙饼撕碎,放在他面前,看向我。

“霓生,”她说,“你还未曾与我说,那两个宫人是怎么回事。”她问。

我将那时放火以及公子杀宫人的事简要地说了说,太子妃颔首,少顷,露出感慨之色。

“桓侍郎平日文质彬彬,不想遇事之事,亦是果决。”她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