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七章(1 / 2)

加入书签

方绝鹤消化了消化,又开始晃脚板:“这样说来,倒是位有仁心的高人,深谙世故,又通武学医理……我有些好奇,术是怎样的?”</p>

杜西关想了想,道:“明离君坐阵中,那女童,我是叫做‘巫女’的,她手中有四条银线,依次搭在伤处,不久便生出了新肢,形式与‘仙风’几分相似。”</p>

方绝鹤抓住了话中字眼,道:“那还真是了不得。明离君出身外邦,合神行医之制竟不用外邦的‘巫风’,而是用了我道家的‘仙风’。”</p>

杜西关犹豫一下,道:“现如今百家之术共腾,还没有哪家独大之说,明离君更为通晓何种术法,怕是无人能说得清。”</p>

“难不成是入乡随俗?”方绝鹤笑道:“明离君问世至今,从未闻他踏出过外邦,那些仙风道法,会是从何而来呢?”</p>

杜西关沉默了一下:“道长,许多事物,你若要刨根问底,那便无穷无尽了。”</p>

方绝鹤道:“我不打算刨根问底,只是有些好奇。明离君所处岁月绵邈,你我皆为修行之人,岂能不知这所谓的长生不朽之术?”</p>

杜西关沉思,道:“万物皆有命数,无非长短之分而已。”</p>

方绝鹤哈哈笑了两声,心想,所谓的命数之论,简直是修行人跨不去的坎。他仰天叹了一声,脸上落了陆离零散的阳光,被晃了眼,轻声问道:“前几日看到你腕子上有伤,伤势好些了吗?”</p>

杜西关无声,过了两息,有礼又疏离地回道:“劳道长记挂,伤已大好,不值再提了。”</p>

方绝鹤接道:“好,那便不提了。”他转念想了想,将话坛子撂下了:“说到这仙风医者,你可还记得,从前有位唤作‘何显’的医仙?”</p>

方绝鹤十年前入世,便是在四殊观中听着这位的故事解闷的。</p>

杜西关也顺着话,向前追溯:“自然是记得,本以为是位有大义的医者,可惜。”</p>

虽初有大义,却手段下贱,命格险了些。</p>

这位何显医仙师承蓬门,学术有成后迁于巷陌,救苦救难,慈悲心怀,已有越其师应双全的响亮名号。</p>

边塞瘟疫蔓延之时,便是何显携三名弟子前去救苦,将疫病止了下来,病者痊愈后个个生龙活虎。然而,好景不长,何显虽披着救人救命的皮,却是个好用邪术的医者,一年两年,乃至更长的五年后,曾被医治过的病患均忽地暴毙了。</p>

何显的手段也暴露出来,用的是移花接木之术,这术逆天纲,虽能一时教人恢复全盛,后事却更为可怖。</p>

暴毙的患者面目溃烂,连何显也没能逃过天降之灾,他全身溃烂,藏匿山林间,没过多久,也跟着去了。尸体被人翻出时,骨头也腐了。一代医仙陨落,连那术也跟着消失在世间。</p>

方绝鹤之所以提及往事,因着不久要过的一片山林,正是何显葬身之地。杜家挑了近路走,却还是少不得要过些个险恶地方。</p>

方绝鹤心中不姑息这等奸狞之人,但他自己却也是个遭骂名的,颇还对这类死后仍被唾骂的人们产生了一点小小的兴趣。</p>

杜西关续道:“涅河城前主李栋李大人与何显有过些交情,不过,两人皆已去了。”</p>

方绝鹤皱眉:“这两人竟是旧识?”</p>

杜西关道:“是了,两人年轻时都曾师从蓬门,算是同门一场了。”</p>

另一边,傅观止寻了块艳阳照不到的地,微微昂着头,浅浅地吐纳着。杜景之也出了车厢,他眯着眼,单指勾起,靠在嘴边,渡气吹响,一声嘹亮的哨声回荡在林中。天空盘旋一只凶悍无比的海东青,听到哨声,拍了两拍羽翅,落到杜景之臂上。</p>

这只海东青爪上系了信,杜景之解下信笺,振臂一呼,海东青又重新翱翔了去。</p>

杜景之将信握在手心,并不急于知其内容,先自匿了信的踪迹,回了车厢里。</p>

傅观止看着海东青失在天边,闭上了眼。他耳力极好,随意辨了辨位置,也不知自己动机为何,只跟着心意去,向方绝鹤话音之地走近了些。</p>

方绝鹤声音喋喋不休,听得傅观止耳根生疼,他微微皱眉,叹了口气,却抑制不住脚步。待距离更近了,傅观止神色一凝,跃至树梢,运功轻盈,片叶不惊,蹲身在了枝茬间。</p>

那两人已经把话聊开,杜西关也兴致勃勃,不过已聊至尾声,便听方绝鹤忽地作结道:“说起来我还曾有过那么一段懵懂的情缘,只不过来的快去的也快,就不跟你分享了。”</p>

傅观止:“……”</p>

方绝鹤又道:“杜家相面自成一派,不如你来看看我面相,是不是写尽了风流?”</p>

杜西关无奈迎合道:“很风流。”</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