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1 / 1)
春节一过,一鸣又开始忙碌起来,既然拿到了生产许可,当务之急就是筹建生产基地。经过考察,一鸣将生产基地定在了经济特区深圳周边的一个小城市里。原因是那里靠近香港,便于进出口。筹建生产基地离不开钱,而且是大笔的钱。王书记早就为一鸣想好了办法,一是国际展览与20余个国家签订的购货合同,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二是政府专项支持资金扶持;三是找合作伙伴。
一鸣的第一笔的启动资金是试验区财政所借给一鸣的。那时一鸣刚回国,公司的钱都用在了PC机的开发上,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王书记有意帮助一鸣渡过难关,他知道试验区财政所有一笔钱,想将这笔钱借给一鸣临时周转。但财政所借钱给一个民营企业是前所未有的事,要怎么借成了一道难题。经过一夜思想后,王书记终于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办法,那就是找第三方公正机关做公正、担保,并签署三方协议,然后将钱以有偿的方式借给企业。既帮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也为财政所赚点活钱。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半个月后,一鸣拿到了上百万的启动资金。还是在试验区的帮助下,一鸣成功地从银行贷到了款。又和南方当地政府、投资商达成合作,一鸣公司南方的生产基地终于建成了。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次事故,差点让一鸣电脑这个“新生的胎儿”胎死腹中。
事情是这样的,因为是第一次大规模生产,一鸣怕出现问题,便二十四小时吃住在厂里,以保证产品质量。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的还算顺利。直到有一天,一鸣来到质检部门巡视,看到了有些异常的质检报告。报告显示产品不稳定因素占整个质量问题的1%,比例最高。他问质检人员这是怎么回事?质检人员告诉他这在正常范围内,不必过多忧虑。一鸣是个技术严谨,追求极致的人,他必须保证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100%合格,不能有丝毫瑕疵。面对质检人员允许出错的说辞,他当场火了,并找来了质检部门的负责人。负责人听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后,他也认为产品不稳定只占到了整批货的1%,属于正常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负责人的态度让一鸣再也无法冷静了,他立即停止了生产,并命技术部门立刻排查产品不稳定的原因,并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不开工。
厂长在一旁提醒一鸣:“关总,马上过年了,3月份我们必须交货。你知道那些老外,他们是很有契约精神的,如果咱不能如期交货,就违约了。咱赔不起呀!”
一鸣:“就算倾家荡产也不能把残次品卖给客户!”
厂长强辩:“咱这不是残次品,只是有个别产品出现了不稳定,而且这出错率也在正常范围内。”
一鸣:“强词夺理。你这是在亵渎消费者,也是在自掘坟墓。”
一鸣的话怼得厂长无话可说,低下头,不再作声。
人群中有人嘀咕道:“有那么严重吗?”
一鸣听见了这话,没追究是谁说的,但堵住了所有要反驳他的嘴:“做生意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诚信。咱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想一想,假如是你花1万块买台电脑,你愿意买台残次品回去吗?”
众人纷纷低下头,不再说话。
一鸣:“做生意跟做人一样,一旦诚信没了,就什么都没了,没有人再相信你。所以,咱们一鸣公司卖出去的电脑必须100%是合格品。”
在一鸣和李之旬的带领下,技术部门花了十天时间,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是组装部门出了问题。问题的根源出在中层疏于管理上。解决问题后,工厂重新开工,重新生产。生产出来的残次品全部存放在库里,不得出售。由于一鸣的这份“较真儿”,产品还没卖出去就亏损了一大笔钱。重新生产必须再次投入资金,然而公司账上为数不多的钱,是用来生产还是用来年底给员工们发工资?一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给员工发工资。他认为一鸣公司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公司,亏什么也不能亏待了员工。不能让员工为他的这份“较真儿”来埋单。春节放假之前,一鸣给全体员工开了个会。
他对员工们说:“前段时间公司出现了点问题,这个大伙儿都知道了,我就不再多说了。现在公司出现了资金短缺问题,没办法马上恢复生产,所以公司决定提前放年假。至于年后什么时候再开工,我和厂长会提前通知大伙儿。当然,在放假前,你们的工资一分不少,一会儿呢你们就可以去财务部领工资。在这里,我提前祝各位春节愉快!”
员工们都惊呆了,面面相觑。他们原以为公司出现了问题,老板会将仅有的钱用来搞生产,因为只有生产出来了产品,再卖了,才能保住公司。而事后老板只需要给员工们开个会解释一下,然后将工资拖上几个月再发,问题就解决了。他们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们以前打工的工厂,老板们都是这样做的。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老板不一样,他没有这样做,他选择把公司所有的钱用来给员工发工资。
员工们都在底下窃窃私语,都被一鸣的举动深深触动。人群中有人站出来,对一鸣说:“关总,您放心,我们不走,公司有难我们一起扛!”
此话一出,得到了全体员工的响应,员工们纷纷表示,公司这样为员工着想,员工也不会辜负公司,有困难大家一起扛。
看着员工们的热情回馈,不仅一鸣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事最后的处理方式是员工们都自愿少拿工资,提前回家过年,让一鸣把钱用在刀刃上,以便尽快恢复生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