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1 / 2)
黄昏时分, 宫中响起敲击暮鼓的声音, 悠长顿挫的响彻整个宫阙。
夕阳落满宫阙, 在清凉殿前的花砖上撒下斜斜的一道,如淋漓的血痕,更如艳烈的织锦, 红的刺目。
直到一双洁净的浅色靴子从中踩过, 才如踏碎了黄昏的静谧一般。
宋璟从清凉殿中走出,树影在黄昏中摇曳生姿,斑驳如开了一树红花。
他平静走着, 不曾回头,却知道安佑帝就在清凉殿里看着他的背影, 直直的、深沉的盯着,一双眼睛深沉的宛如深海。
从进宫面圣开始,到走出宫门, 宋璟始终神色淡然,看不出内心起伏。
阿巳在宫门口等着宋璟, 宋璟出来后, 阿巳伺候他上了马车,自己坐在了车夫身边。马车缓缓启动, 离开皇宫,渐行渐远。
在马车轱辘的滚动声中,宋璟的思绪也回到刚走进清凉殿的那一刻。
那一刻, 安佑帝坐在上首, 不怒自威, 什么话也不说,就锐利的盯着宋璟,眼神中充满探究和疑心。
宋璟跪在了安佑帝座前,一五一十的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都说了出来,什么也没有隐瞒。
末了,一片寂静,安佑帝不说话,整个清凉殿死寂的像是深夜里的荒原。沉寂,使得香炉里发出的微小哔啵声都能被闻及。
良久,安佑帝才道:“你当真不愿做西燕皇子?”
宋璟道:“万死,不愿。”
他的语调只如说着家常似的平静,却蕴含斩钉截铁的意愿。安佑帝眯了眯眼,“你是怕去了西燕,就委屈了皙华?”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宋璟垂着头答道,“其余原因,皇上圣明,不需臣多说也必定知晓。但仅仅是娘这一个原因,就注定臣绝不认慕容寻为父。”
“宋璟,你要知道,如今流言四起,你想继续在安京待下去可不容易。”
宋璟若无其事的笑了笑,回道:“所以,臣得靠舅舅帮臣‘澄清’流言了。舅舅的话是圣旨,舅舅说臣的生父是谁,那就是谁。有舅舅垂怜,流言自然不攻自破。”
安佑帝眉梢一挑,如被烫着了似的,用嫌弃的眼神看了眼宋璟,对方十分乖巧的跪在那里,低着头,看似恭谨的很,可是浑身透着股心安理得的味道是怎么回事?
安佑帝翻了个白眼,无奈笑起来。
他这个外甥真是个人精,居然提出让他“澄清”流言,一口一个舅舅,叫得这么亲,他不答应都说不过去。
笑意在安佑帝唇边停留片刻,又缓缓凝住,定格为一个似笑非笑的深沉笑容。
他这外甥心里门儿清,知道自家舅舅并不想断掉他这一左膀右臂;亦如安佑帝也是心里门儿清,不想让这个知道的太多的外甥脱出自己的掌控。
宋璟这些年为他办差,知道的事情太多,手上握着多少官员的命脉。若是慕容寻得宋璟相助,就等同于慕容寻握着大靖官员们的把柄。这样的话,怕是不少官员会被西燕收买。
且眼下,正是查处丞相一党的关键时期,安佑帝更不能缺了宋璟。
安佑帝似笑非笑的说道:“臭小子,你倒是精明的很。”
宋璟磕了个头,郑重的说:“舅舅,臣并非与您讨价还价,而是臣所求的,很简单也很坚决。”
安佑帝问:“你所求什么?”
宋璟道:“臣只求一家人平安无忧,这是初心,从来未变过。”
安佑帝何尝不知道这是宋璟全部的心愿。宋璟没有野心,这一点安佑帝早就知道,否则也不会重用宋璟。
这次安佑帝让吴王带宋璟回来,本也是打算帮宋璟度过难关的。而宋璟的确聪明,一眼就看破他这个舅舅的意图,立刻做下保证,安舅舅的心。
这几年安佑帝和宋璟相处的多,安佑帝自问对宋璟是有一些舅甥亲情在的。宋璟是个好孩子,也是把好刀,安佑帝还想继续任用他整治朝堂。
至于未来待朝堂被整治得差不多了,该如何发落宋璟,安佑帝倒是一点不纠结。
他爱才也惜才,只要是能为他所用的,他必定不让人闲着。宋璟上了他这条船,就得跟着他混到底,想半路下去那可不行。
安佑帝意味不明的笑了笑,忽然有了一个不错的想法……
“好了,朕知道了。”半晌后,安佑帝有些疲倦的挥挥手,“你回去吧,流言的事情,朕自会替你摆平。你小子也记着点,不许再瞒着朕离京,哪怕是有十万火急的事情,也记着先给朕打个招呼!”
宋璟这方抬头看着安佑帝,嘴角勾出一道和悦的弧度:“臣明白了,必定不会再犯,并在这里谢过舅舅的大恩。”
“行了行了,你滚吧。”安佑帝翻了个白眼,只觉得宋璟的笑容真是刺眼的很,挪开视线不看他。
宋璟依旧一番无所谓的样子,恭谨谦和,向安佑帝磕了个头,起身退去,“臣告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