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1 / 2)
这怎么可能!
慕容寻根本无法相信。
来不及他调兵遣将, 就已经听到了宫外隐隐传来的喊杀声。
那支莫名其妙的奇兵, 犹如天降, 忽然到来,直接到了皇庭,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慕容寻忽然身子一颤, 联想到刚才收到的战报:屡屡中计的前线将士、被劫走替换的战报、假的边境军事布防图……这些连成了一条线!原来, 大靖安排的这些,都是为了瞒天过海的将这支奇兵送来西燕皇城,直接拿下皇庭!
慕容寻要是再想不明白这一串算计, 那就真是傻子了。
那支奇兵很快就杀入皇宫,皇宫区区禁军, 根本不是奇兵的对手。京外也有驻军,却来不及调遣来,这座皇城铁定是要落在对方手里了。
更甚者, 西燕的兵力七成都被送到了前线战场上。如若皇庭落入靖国人之手,边境上的靖国大军再杀过来, 两面包抄……西燕亡矣!
前一刻还在心满意足的等着宋璟一家入京, 后一刻便连翻盘之力都被剥夺,慕容寻犹如从高空坠到深海,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个什么表情。
明贵妃也是一样,任凭她想了那么多,连怎么设计宋璟和嫡皇子斗争都想到了, 却不知那是她一辈子都无法看到的事了。
当大靖的奇兵攻入皇宫, 牢牢掌握了京城后, 慕容寻才看到领兵的将领。
当看到那将领身边跟着一身青衫、淡然噙笑的宋璟时,慕容寻气的额角青筋暴起,眼睛里迸发出极致的惊愕和血红的凶光。
原来那辆送宋璟一家来西燕的马车里坐着的人根本不是宋璟,真正的宋璟在出了安京后,竟然随军攻进了西燕皇城!
时至今日,拿下西燕皇城,令慕容寻等一众勋贵沦为阶下囚,宋璟脸上依旧是云淡风轻的俊雅,心中却无比畅快。
负了他娘、设计他们一家四口的这个男人,任他是西燕国君又如何?宋璟冷冷笑了笑,他要报复的人,便休想逃掉。
一切都是宋璟和安佑帝计划好的。将宋璟一家送出城去,自然送的是他们本人。在路上,安佑帝事先安排好的替身和本尊们做了交换,马车载着替身们继续朝西燕的方向进发。而长公主和江浸月母子则被秘密的送回安京城,放在了一处不起眼的院子里,由安佑帝派人保护。
另一边,宋璟持着安佑帝的虎符和密令,与驻扎在北地边境的常胜将军韩彻会合。
两人共同带着五万北地将士,从素来与大靖交好的北国借道,绕至西燕后方,深入腹地,逼向西燕皇城。
因着西燕七成的兵力都在前线,韩彻和宋璟又专门挑不好被侦查的路走,这一队伍一路几乎畅通无阻,导致宛如天降神兵般出现在西燕皇城外,逼得慕容寻回天乏术。
至于陈大人让孙姨娘偷走的那张边境军事布防图,自然是假的,西燕士兵正是依赖那张布防图,才会陷入大靖将士们早就设置好的陷阱里。
而西燕的求援战报,也都被劫持,替换成了捷报蒙骗慕容寻。
如今慕容寻的美梦醒来,才知一切已成定局,再也无力改变。
自打慕容寻的燕影卫们在掳走江浸月和长公主的任务中几乎被宋璟废尽,慕容寻身边便没了能护着他拼杀的能人。此番,他再不甘再恨,也只能落在宋璟手里。
两个月后。
西燕惨败,三十万大军本来就战死不少,一听说皇城都已落入靖国人之手,更是打不下去了。将士们以极快的速度投降,到后来,大靖将士们几乎兵不血刃就能取得胜利。
大靖将士们气势高昂,乘胜追击,打入西燕,与韩彻的军队一前一后夹击西燕余党,终于将整个西燕都拿下。
西燕就此并入大靖的版图,安佑帝大喜过望,史官们自然也要在史册上好好的为安佑帝记上一笔,称赞他以仁孝治国,善思笃行,开疆扩土。
西燕一倒,安佑帝以雷厉风行的速度清算丞相等人。
经查实,丞相果然是西燕派到大靖的探子,做的那些事情自然罪有应得,被他拉拢收买指使的一干党羽,不论知情的还是不知情的,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衍国公廖思之身着孝服,向安佑帝递上一封陈年书信,状告潞国侯残害老衍国公夫妇,求安佑帝为自己的爹娘讨回公道。
安佑帝拿起那陈年书信一看,顿时怒了。原来这书信是潞国侯和西燕某个大臣的往来信件,信中不仅提到潞国侯愿意将多年积攒下的财富都供给西燕军队所需,还提到希望西燕一统天下后能够让潞国侯一家成为开国功勋,使廖家重回昔日的鼎盛。
廖思之称,因自己的爹无意中见到这封信,潞国侯便对其生了杀心。老衍国公本想规劝堂兄主动向圣上自首,却被潞国侯阴险杀害。后老衍国公夫人将信藏起,潞国侯找不到信,逼问老衍国公夫人无果,便将人偷偷杀死,对外隐瞒了堂弟堂弟妹的死亡真相,只留下年幼的廖思之一人。
廖思之多年来装傻充愣,只为了装作一个压根不知道此信存在的倒霉孤儿,迷惑潞国侯。
事到如今,西燕没了,丞相倒台,潞国侯家彻底没了靠山后台,就是任人处置的砧板鱼肉,廖思之便再不顾忌的将信拿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