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章 王县令之心(1 / 2)
书房内。</p>
宋青苑请王县令夫妻坐下,并命人沏好了茶,“请用!”</p>
“谢谢县主!”</p>
王县令端起茶杯,轻轻抿了抿。</p>
斟酌了一番,踌躇着道,“咱们榆林县的老百姓心怀善意,心怀家国。”</p>
“下官见此,心中感慨万千,作为一县之尊,理当当仁不让,做起楷模。”</p>
“所以下官想……可不可以让下官的夫人,也带着一批人,一起做棉衣,被褥,送去边关。”</p>
王县令紧张的看着宋青苑。</p>
闻言,宋青苑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清澈的目光直直的看过来。</p>
严肃道,“县令大人,县令夫人,想要为边关将士做事,这是好事,宋青苑又岂能反。”</p>
“正好这几天,来宋家的人手实在太多,宋家院小,眼看着便要放不下。”</p>
“由夫人带走一批,你能缓解宋家的压力。”</p>
“只是……”宋青苑轻轻一叹。</p>
正色道,“有些事情,我与县令大人也要提前说清楚。”</p>
“锦宁县主请说,下官必洗耳恭听。”</p>
王县令拱手,做出认真聆听状。</p>
“是这样的……”宋青苑起身,推开窗户,望着眼前忙碌的众人嬉笑的脸庞。</p>
一边道,“我做这些事情,不为名,不为利,也未曾想过向朝廷歌功颂德。”</p>
“而来此帮忙的百姓,全部出于自愿,他们也不曾带有功利之心。”</p>
“所以,县令大人……”宋青苑回望,问道,“是否亦然?”</p>
“这……”王县令脸上一闪而逝的尴尬。</p>
他听说了这件事,便带着其夫人特意赶来看情况。</p>
也被宋家院内的一幕,所震惊,不禁感动。</p>
可感动过后,他想的却是自己治下的百姓。</p>
自主为边关边将士缝衣,做被。</p>
这事一但报于朝廷,便是他这个父母官的政绩一桩。</p>
他……终是动了心!</p>
“对不住!”王县令惭愧地低下头,拱手道,“下官想帮边关关将士做事的心,是真的……”</p>
“可也想以此,为自己博取名利,也确有其事。”</p>
“让锦宁县主见笑了!”</p>
王县令话音刚落,却见宋青苑笑了。</p>
每个人进入官场的理由千奇百怪,有的为名,有的为利,亦有一心为百姓做事者。</p>
更有那千里做官,只为钱之辈。</p>
王县令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p>
能承认,已算是坦诚之辈。</p>
“大人可以以此向朝廷邀功。”宋青苑轻声道。</p>
她曾经做事,不也是想名利双得吗。</p>
又有何资格要求王县令,清清白白呢!</p>
“县主?”</p>
王县令一懵,不知宋青苑是何意,“还请赐教!”</p>
宋青苑的目光又洒向窗外,“我希望大人请功的折子上,能把百姓的所作所为,详细说明。”</p>
“他们都是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当居首功!”</p>
宋青苑望着窗外,一张张忙碌的笑颜,眼角也有了两分湿润。</p>
他们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p>
而这里的百姓,刚过上温饱的生活,就心怀家国,为边关将士尽绵薄之力。</p>
此等举动,宋青苑怎能不随之感动,不为之震撼。</p>
“是!”王县令郑重的点头,也随着宋青苑的目光,看了出去。</p>
“下官必依锦宁县主所言,上给朝廷的折子上,以百姓为主,以县主为主。”</p>
“我就不必了!”宋青苑摇摇头。</p>
“大人只要想着百姓就好,至于我……”宋青苑豁然一笑,“无需功劳!”</p>
京城中做的几件事,已让她盛名加身,这些她不在需要。</p>
“县主海量大度,大仁大义,是真正的德才兼备,品性高洁之人,下官佩服的五体投地。”</p>
“也以来榆林县任父母官为荣,下官……”</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