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错愕不已(2 / 2)

加入书签

郭药师对面临的危险局面同样也很清楚,说:“计算时间,刘光世的援军也应该到达城外了。可怎么没有一点消息呢?”

杨可世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因为前不久他与刘光世发生过一次冲突,而且他向来就与刘延庆关系不好。杨可世暗想,他们父子俩应该不会因为私人恩怨,而耽误军国大事吧?

高世宣和杨可弼继续组织力量撞击城门。宋军官兵们心里也都很清楚,这两扇城门非同小可,既关系到成功与失败,又关系到生与死。

咚!咚!咚!撞击声一次又一次在皇城上空回响荡漾。

此时,萧德妃已回到元和殿,坐在一面大铜镜前,静静地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她脸色很憔悴,好似秋日里枯萎的花枝。她感到不认识自己了。她心潮起伏,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城门守卫指挥忽然慌慌张张地跑进大殿报告:“太后,城门已出现裂缝,照这样撞下去的话,用不了一个时辰就会破城,太后要早做打算。”

萧德妃没有回应。

萧德妃并不知道耶律大石已经进城。她想,萧干和耶律大石怎么还没回城救援呢?难道我萧普贤女就要殒命在这元和殿吗?她环视四周,心里忽然感到一阵疼痛,她有些依依不舍。她想起死去的耶律淳,两行泪水从眼角不声不响地滚落了下来。

天色渐渐暗了。皇城外,宋军仍然在用大圆木猛烈撞击城门。忽然跑来两个哨兵向杨可世报告:“发现一支辽军从西北方向杀了过来,全是骑兵,杀气腾腾。”

杨可世一惊,问:“哪来的辽军骑兵?”

郭药师判断说:“很可能是萧干或耶律大石的援军进城了。”

杨可世问:“城门不是控制在我军手中吗?”

郭药师也有些纳闷,直到望见甄五臣,他才猛然意识到城门可能失守了,于是急忙令甄五臣带人赶紧去查看各城门情况。

杨可世、郭药师、高世宣和杨可弼立即开会,商量办法。杨可世认为,目前处境十分危险,应停止攻城,集合队伍往迎春门一带撤退。他觉得,迎春门应该还控制在我军手中,队伍可从那里出城,因为这一带道路比较熟,便于撤退。

慌乱之中,杨可世又犯了一个错误。迎春门一带的契丹百姓,对宋军最恨之入骨,他怎么还敢把队伍往这一带撤退呢?这不是眼睁睁地往火坑里跳吗?

皇城内,元和殿大门已被萧德妃关闭。她从一个散发着檀木香味的箱子里取出一根白丝带,这根白丝带跟随她多年,今天终于要派上用场了。她仔细端详着白丝带,努力回想着它的来历。

忽然,城门守卫指挥在殿门外大声喊道:“太后,好消息!宋军撤退了,宋军撤退了!”

萧德妃又惊又喜,急忙打开殿门,迅速跑到城楼上去观察。

宋军的确已撤,正向燕京东门撤退。忽然,一个哨兵跑过来向杨可世和郭药师报告:“城外有大队骑兵杀来,不知是我军还是辽军。”

郭药师一听很高兴,说:“肯定是刘光世前来接应我们。”说罢,随即与杨可世等将领登上城墙瞭望。只见灰蒙蒙的城外,果然有一队队骑兵正在城墙下紧急集合。

郭药师忽然发现,城外那座燕王冢上竖立着四军大王萧干的旗帜,他指着那面旗帜说:“你们看,那是四军大王的旗帜!这不是刘光世的队伍,这是萧干的援兵!”

杨可世杨可弼高世宣望着城外黑压压的骑兵队伍,错愕不已。

作者闲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