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 / 2)
“大人,我们是来常安求学的学生,空闲时间给人家送点货挣点吃饭钱……”
“噢,原来是俩学生,我说你们也不像买卖人嘛。——说,你们都说的什么,老实招来!”王邑又瞪起眼喝。
“大人,其实我们也没说什么,我们也就是赞叹执金吾大人车仗的威风庄严,非同寻常。”
“噢?怎么个赞叹法,说来我听听。”
“主要是我说了一句‘仕宦当做执金吾’。意思是一个人能做到您这样的高官,也就可以心满意足了。”
“噢?你真是这么说的?”王邑似乎来了兴致,嘴角也带出点笑意。
“大人在上,小人不敢说假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王邑竟扬脸大笑起来。笑罢对刘秀说:“年轻人,看来你的志向并不高哇,一个执金吾就让你羡慕成这样了?告诉你年轻人,承我大新天子的浩荡皇恩,本官马上就要升任大司空了!大司空是什么官位你知道吗?那可是三公之一啊!三公是什么知道吗?大司空、大司马、大司徒啊!本大人如果当上大司空,可比这个执金吾高得多了,知道吗年轻人?
“啊,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小人乃乡野草民,的确是井底之蛙。”刘秀又拱拱手说。
“可是我看你这个年轻人可不一般呢。我问你,你是哪里人?姓什么叫什么,今年多大了?”王邑又瞪起眼问。
刘秀又拱拱手:“回大人,小人姓刘,名秀,字文叔,前队蔡阳人,今年已经二十六。”
——对刘秀所说的这个“前队”,这里不得不作下解释。
王莽篡汉后,将东都洛阳改名为宜阳,又将宜阳周围的四个郡——颖川、弘农、南阳、河内改为四队。因为南阳在宜阳的南边,就称之为“前队”;而宜阳北边的河内则称之为“后队”,东面的颖川称为“左队”,西面的弘农称为“右队”。而四队的军政长官,也由原来的太守改称为“大夫”。至于蔡阳县,王莽肯定也改了名,但因为史书上没说明改成什么名,这里只好还说成是“前队蔡阳”。刘秀面对着新朝官员,自然不能说旧名“南阳”,而只能说新名“前队”。——请读者牢记这四个队,后文不少地方还用得着,尤其“前队”用得更多。
王邑一听刘秀说姓刘,立马皱起了眉:“什么什么?你、你姓刘?”
“是的大人,小人姓刘。”
王邑又皱着眉:“你,怎么会姓刘呢?”
“大人,小人的祖上姓刘,小人自然也姓刘。”
王邑不觉又睁大了眼:“你的祖上?你家住蔡阳,是不是舂陵侯的一支?你的祖上是不是长沙定王刘发?”
作者闲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