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七章(2 / 2)

加入书签

而且告完天回来,王莽即命将告天策也装到一个“金藤”里,放在未央宫前殿——要学周公,就得全盘照搬,不能走样。

可是不管哭告上天也好,藏策金藤也罢,平帝到底还是驾崩了。达到目的的安汉公号令天下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为平帝服丧三年,忠臣之心拳拳可见。

不用多说,接下来是要立一位新皇帝。

但是这次立皇帝却要费一番周折的。因为最尊亲的元帝这一支已经没一个男性,只能从元帝的几个兄弟的后代中挑选。

当初,中宗孝宣皇帝一共生下五个儿子,这就是孝元皇帝刘奭,淮阳宪王刘钦,楚孝王刘嚣,东平思王刘宇,中山哀王刘竟。如今,元帝这一支已绝,而刘竟薨逝得也早,且没有留下子嗣,只能从刘钦、刘嚣、刘宇这哥仨的后代中挑选了。

好在,这哥仨的后代人丁兴旺,儿孙众多,光他们的孙辈就有五六十人,而且与平帝属兄弟辈,挑一个继承皇位不算难事。可这些人都是二十岁以上的成年人了,王莽怎么能要呢?十四岁的平帝他还嫌大,二十岁以上的成年人岂不更让他心堵?于是王莽说:“兄弟不能相为嗣。”把这些人统统排除在外。公卿们虽然都是王莽的党羽,但也不免暗生疑窦——平帝与哀帝不就是兄弟辈么?可是在安汉公面前,他们哪敢多问半句?

孙子辈的不行,只能从曾孙中挑了。此时刘钦、刘嚣、刘宇都有了曾孙,加起来一共二十三个。于是悉数征到长安,让王莽过目。

但是曾孙中也有二十岁以上的成年人,王莽看了就心烦,一概刷下。最后看到刘嚣的一个小曾孙,名叫刘婴,刚刚两岁,王莽才感到满意,说:“这娃娃长相最吉,有天子相,就是他了。”

选下这么幼小的孩童,很明显,王莽这回可要像周公那样的“行天子事”了——他不想做平帝的“周公”,那是因为平帝大了;现在“如周公”,是因为这个小刘婴太小了。做这个小孩子的“周公”,怎么也能熬上十几二十年吧?这一二十年里,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没准“代理天子”还会熬成“真天子”哩,嘿嘿。

可惜太皇太后根本没这意思。上回刘庆上书太后的时候,群臣就要求太后“宜如庆言”,但太后根本不予理采;这回要让群臣去求告太后,还不又得碰一鼻子灰?平时太后啥都依着自己,宠着自己,可在这件事上太后肯定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不能让外姓人做刘家的天子,哪怕是代理的!

怎么办呢?

放心,玩计谋可是这位安汉公的强项,一眨眼就是一个办法。

作者闲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