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章高家村(1 / 1)

加入书签

张峰和他的十多名弟子一路上虽不歇脚步,但为了照顾好这些少年孩子,尽量不让这些弟子们过度疲劳,走的速度并不太快。到了下午太阳西射的时分,高家村呈现在眼前。“师傅,前面就是高家村了“。李勇看着张峰用手向前指了一下说。“好,孩子们,等到了李勇表哥的家里都要守好规距,时时以礼相报“。

这李勇的姑姑只有一个儿子,今年已二十二岁,跟姑父常年外出做点皮货生意,有时候半个月才能回家一趟,轻车熟路时他表哥一人外出。

高家村全村共有一百余户人家,四周无高山峻岭,东、北两面多是低矮的丘岭,西、南两面地势平坦,全村有半数以上的人都从事皮革生意,人们居住的房屋大多都是砖砌而成,很显然比起东圣的伏山村要强许多,东圣两只眼东张西望很是惊奇,这真是不出远门不知道,出了远门吓一跳啊。

就在这东西大街的中间街边一户人家的门口处站着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这中年汉子大老远就叫起了李勇的名子。“李勇,李勇,我在家门口等你们很久了,来来来,快到家里来吧,你们一路上都辛苦了吧“。很显然就这般的热一一情劲可断定这人就是李勇的姑夫。

走在最前面的李勇忙上前与姑夫答话:“让您老久等了,我表哥这两天从外地回來没有呀,我们师徒都来了“。李勇向后边望了望众人对着姑夫王玉明说道。王玉明连忙让众人入屋就坐,并吩咐老伴孙秀兰端水给众人喝。“大兄弟呀,我是张峰,都是因为我给你添麻烦了,这一来这么多人,从各方面俭朴点啊,请你相信我,我会很快办好张峰武馆的“。“王大叔、张师傅,我有个好办法能增加咱们的银两来源,但不是现在,而是以后,只要咱张峰武馆有了真能耐,咱就去官府接差事儿,押运镖车“。东圣斩丁截铁的看着大伙说道。“唉,你是不是那个叫东圣的孩子,前两天李勇来时就向我提起过你,说张师傅有个救命小恩人,精明过人,这大概就是你把,哈哈哈哈“。“王大叔你太夸奖我了,我可没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呀“。“不,我看得出來,你以后是有很大出息的,看来你张师傅能遇到你而后会相得益彰啊“。三人一问一答,大家都听得入了神,屋内没有任何其它声音,就是有一只小小虫蚁爬动也能听得出來。“张师傅,我已托人在做武馆的牌子了,是本村的一位老石匠,他这手艺是父辈祖传,干这行当已有四十多年了,明天就做好了,武馆就在我家的后面,是一块有半亩大的闲庄基地,还好,这些年我在四周用砖块、石头、树枝围了起来,有时种一点菜什么的,我昨天已把这场地上的所有杂物都收拾好了,等到了早上你们看看行不行“。王玉明看着张峰、东圣、李勇他们说道。张峰对这位热情善待做事周到的王兄弟从内心傲然起敬,顿时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热流涌上心头,我这次如办不好张峰武馆,怎对得起这位善人的动举,自己必须要干出样子来,必须重点培植东圣和李勇这两个好苗子,张峰内心的千言万语在激荡翻滚着。

清晨的霞光映照在王玉明的后小院子,十多个少年一个个生龙活虎、精神抖数。有的打扫灰尘,有的在地上洒水,有的张贴标副,有的在搭设练武用器械支架,东圣和李勇及张师一傅还有王玉明在悬挂石扁,大家你来我往,好一派繁忙。石扁长四米、高1米,左边雕龙,右边刻凤,上边缘白云滚滚,下边缘山峦起伏,中间四个斗大的字,上刻道:张峰武馆。左右两侧悬挂对联。上联:招师招徒纳贤纳士;

下联:精习苦练德才同生。王玉明弄来了一捆竹筒,日出三杆一到,点燃薄竹啪啪啪啪连连震响,爆竹声声惊动了王玉明的四邻五居及一部分高家村的老少爷们,他们不知道是那家有红白事儿,你问我,我问你,谁都不知道是怎回事儿。他们按着爆竹声音传出的方向走来了,可眼前的一幕使他们惊呆了,什么,在王玉明家挂起了张峰武馆的石牌扁,哦,武馆,张峰武馆,有的人竟还不知道武馆是干什么的。“嗯,小伙子,这王玉明家挂个武馆招牌是怎回事“。“我也是刚刚听说,说是王玉明有个远路亲戚叫张峰,这人会武艺,说是教人练武功“。一老者和一年轻人在答对着说。“各位老少爷们,感谢大家前来到我王玉明家,感谢各位捧场,各位都看见了吧,屋门之上石扁上刻张峰武馆,从今天起开始招收十二岁以上的男女孩子到武馆练武,具体事情请张峰师傅跟大家说说吧“。

“各位乡亲,我叫张峰,我的弟子李勇是王玉明兄弟的亲戚,我们距这里有几十里远,那为什么要在这里开办武馆呢,因为你们高家村没有练武的人,象你们村上据说有许多人从事皮货生意,经常外出走运货物,如果没有一点武功的话,那是不够安全的呀,再说练武是煅练身体的最好办法,只要愿意学,都可以来,武馆不收大家金钱,条件很简单,我们这里不是有许多丘岭荒坡吗,除了习武外,我们去劳动,去开荒种粮、种菜以解决大家的生活问题,只是有一点,凡是武馆弟子不能随便离开,有统一时间定期休馆,每个月有两天时间让孩子回家与爹娘团圆,大家现在开始报名了“。“等一下,我有两句话要说,我叫东圣,我是张师傅最小的徒弟,我拜张师傅为师没多久,我在家排行在三,二老爹娘健在,我两个哥哥也都很好,说句实在话,我满可以在家闲着任玩,但我认为一个人从小要跟大人学点本事,等大了以后有能力为家里办事情,有能力回报爹娘的生养之恩那,大家如认为我说的对的话,就来报个名,好不好“。你还别说,这东圣短短一席话说的前来凑热闹的人还真的动了心,动心的是这么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懂得这样多,就连一个成年人也未必能想得出这些来呀,既然这美好的生活能与这张峰武馆挂勾,那还不报个名等个啥。“小兄弟,我给我的孙子报个名“。“小师傅,我给我儿子报个名“。“东圣,我给我三弟弟报个名“。“东圣、张师傅我自己报个名“。“小兄弟,我给我妹妹报个名吧“。顿时间前来看热闹的众人象炸开了锅似的,男女老幻一齐拥向东圣和张师傅这边来,一个个争前恐后举着手仰着头高声喊着。“好,好,好,大家一个一个挨着来吧“。东圣连忙拉好桌登帮助张师傅逐一登记人名。这场面不说在高家村没有过,就是在青石镇也难以遇到过如此情形。这可忙坏了张师傅、东圣、李勇、王玉明他们。不到半天功夫就有四十多人已报名登记。“各位乡亲,凡是己报好名的明天早上太阳一出头就来报到,到天黑前回家,每天都是这样安排,张峰武馆与大家一起共筑美好将来。“张峰十分动情的对大家说道。大家纷纷表态决心干到底。

傍晚时分,张峰与东圣、李勇切磋着明日新弟子到来后的一些事情,张峰师傅的意思是把新来的四十多个弟子按年龄大小编成两个班级,将愿来的十多个老弟子充实到两个班级里,这样好管理。“张师傅,我虽然还没有真正习练武术,还是门外人,但我有个不同想法,如果按年龄大小来编排开不太合适,年龄大的一个班,年龄小的一个班,由于年龄相差,其体能也有差别,也就是量级差别,在习练对决中量级不同必然导致一方完胜另一方,体现不出真实的本领,我的意思是到明天等新弟子都到了,咱们先不排班定级,而是来初考,因为都没有练过武,所以考试的内容就从其它方面开始,如跑步,跑的快的为一组,跑的慢的为一组;再考跳高,跳得高的为一组,跳得低的为一组;再考跳远,跳得远的为一组,跳得近的为一组;再考扳手腕子;不论年龄大小,把四项中有一项表现好的编成第一小组;四项中有两项表现好的编成笫二小组;四项中有三项表现好的编成笫三小组;四项中全都表现好的编成第四小组;以后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对阵武练;第三小组与第四小组对阵武练,我觉得这样在量级上差别不大,且学得快、学得好、学的扎实、学的稳固,同时也好管理呀,师傅,我说的这些有道理吗“。油灯下,东圣坐在床边的木登子上看着张峰一口气说出了许多问题。“东圣,东圣,啊,竟想不到你一个少年孩子况且还未练功也未受高人点化,你怎么一口气说出了如此高深的道理呢,你说的句句在理呀,好,为师我就采用你的办法,明天就这么做“。临近三更时分,师徒二人才安然入睡。

[诚谢读者朋友阅读收藏]

[呈蒙读者朋友指点]

[请阅后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