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Chapter 165【双合一】(2 / 2)
意大利这一站,主题温和煽情,节目组也没有刻意制造“爆点”,因此对于口碑原本就不错的姜好和几位明星嘉宾而言,除了带来最后一波热度并无太大影响。
影响最大了,当属周蜜。
当初周蜜在南非袒露对姜好的所作所为,其口碑跌到谷底,再也没有一个人替她说话。并且,那件事也几乎将她和周蜜放到了对立面。
而意大利之旅,无论是周蜜身为导游的安排反差,还是她居然与姜好和解,甚至加入了锦鲤旅行,都让观众们大跌眼镜。
意外地,《在路上》收官,最热的话题居然不是四个明星嘉宾制造,反而围绕着姜好和周蜜这两个素人嘉宾。
——姜好心太大圣母了吧???居然把一个能半夜把她关里约门外的人招进公司了?!
——我日!当初锦鲤怎么对修修的?我不信锦鲤会这么圣母,这他妈不会就是一场营销大戏吧[疑问]
——只有我能理解姜好吗?锦鲤旅行刚成立,周蜜环球旅行两年,不仅业务能力达标还小有名气,其实还真蛮适合这个职业诶。
——热评你不是一个人!综艺全部看下来,我感觉周蜜后面还蛮真诚的,公是公、私是私,其实商业合作上确实没有绝对的敌人吧[沉思]
——其实姜好和周蜜无论是营销还是真仇敌变合作伙伴,我都想说一句锦鲤牛逼!这样的气度,难怪三大流量都替她做广告
……
有关两人的讨论层出不穷。
对此,姜好和周蜜都发布了声明。
首先发微博的,自然是曾经的施害者周蜜。
“@周蜜v:首先,我要真诚的对姜好说一句对不起,无关乎工作事业,这是我欠她本人的道歉。
然后我以命担保,大家所谓的种种“恩怨”并非营销作秀。
南非太阳|城那次,我原本是铁了心真要退出,和导演的聊天记录可以为证……
是姜好在约翰内斯堡的动物园点醒了我……她真的是个很好的人,我欠她太多。
无以为报,唯有行动和时间能证明。
再次抱歉,再次感谢。
本条内容句句属实,我愿为一切言论负相关法律责任。”
周蜜到底践行了曾经对姜好的承诺,在综艺节目正式结束这天,公开发布了微博道歉。
她将姜好曾对她“竞争对手”的劝诫,甚至是自己曾打主意加盟锦鲤旅行,最后完全放弃打算重头再来,姜好却在这时抛出橄榄枝的事一一和盘托出。
周蜜都这样发声了,姜好作为话题中心的另一位主角,当然不能再沉默。
否则,周蜜的微博便会成为独角戏,令她的内容可信度大大降低。
工作室有了营销团队,他们便建议,直接由营销部结合大众评价拟稿,或者姜好写好稿子由团队审核后再发。
但姜好却拒绝了,面对这样的质疑,她认为唯有真实坦诚可破。
唐鹤对此有些犹豫。
但唐鹤毕竟更了解她,没有直白否定,而是说现在顶着工作室老板的头衔,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大家对工作室的看法。
却没想到,姜好回复她:
“没有人的一言一行能做到100分,做老板的总该带点人情味,能真诚交代的事就没必要搞那一套。”
“万一真起了逆反,营销公关团队也总会有办法挽救吧?”
“否则,我干嘛请营销公关?”
一句句看得唐鹤哑口无言。
他想起女人以前每次面对相似的网络风云时,都宁可真诚一点,与其说她意气用事,倒不如说是她的底线了。
在不断改变的同时,在心底永远保留一道底线。
于公关团队而言,姜好或许不是个省心的好老板,可或许正是这样的坚持,才让当初那个丧气平凡的女人走到现在的位置。
思及此,唐鹤便也懒得再去浪费唇舌,直接交代公关们走一步看一步。
旋即,姜好便针对此事做了回应。
“@姜咸鱼v:犯错者拥有改正的机会,而选择原谅的受害者也不该被冠以圣母的帽子。
生活不会永远是爽文的走向,每个人每天都要做许多的选择,只要选择的后果不影响他人,那么无论怎样都无可厚非对吗?
我曾经也防备和不喜欢周蜜,但自加入锦鲤旅行以来,她工作上从未犯一个错误,的的确确称得上一位优秀的员工。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也愿意承受这个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后果。
很感激大家对我的关注和关心,我从来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今后也会继续努力,争取不负期望。
再次,感谢!”
——突然觉得这话有点道理啊,把锦鲤说成圣母,其实还真有点要求“受害者完美”的意味
——周蜜的一些事情做得确实太过了点,但其实回头看基本没有一件达到目的,她被骂了几个月,以前的口碑差不多全毁,这也算是付出代价了吧?
——哎,虽然平常总喊着不要原谅,其实代入我自己的软包子性格一想,换了我可能也没办法完全狠心的吧……
——其实姜姜确实没有错,是周蜜运气好,遇见了愿意再给她机会的人
……
姜好的公关团队,看见这样的通稿,以及后续的舆论风向,纷纷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如果由他们来拟稿,内容估计也就这样。
他们心想,看来这位老板也并非完全没点脑子,在讲感情的时候也很有自己的想法。
整个事情这样一闹,周蜜算是因祸得福。
原本,《在路上》意大利站尚未播出之时,她虽然顺利加入锦鲤旅行,但由于那些骂名,给到她手头的订单数量一只手也数不完。
倒不是姜好或别人故意为难她,而是客户听说定制师有她,便纷纷要求定制的人绝对不能是心思歹毒的周蜜。
周蜜手中寥寥的几笔订单,都是不关注不了解八卦的中老年人。
而今,综艺全貌得以窥见,她最后一站导游的才能得以施展,再加上她和姜好的联合声明,渐渐地有客户开始选择她。
*
伴随着《在路上》最后一期的余热退散,以及“定制旅行”的定义科普,锦鲤旅行的营销团队终于开始真正发力。
九月中旬,由三位明星带来的一大批客户,几乎也已经顺利完成旅行。
在各方的努力下,这批客户的反馈与评价,开始时不时的出现在网络个平台。
为避免大众起逆反心理,团队并未采取蝗虫式的营销。
相反,他们借助网络大数据的优势,专门给那种提到过旅行,有旅行倾向的人推荐。
姜好和周小财试验了一下,她们就在群里聊了聊,等潘梦竹年休,她们仨再约着出去旅行一趟。
结果——
隔天,她们三个人就都看到了“锦鲤旅行”的广告,并且还是“闺蜜定制旅行”相关案例。
潘梦竹还好,姜好和周小财简直是受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
以前她们都是在淘宝上被推荐相关产品,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们自己的产品居然也通过这种方式推广了出去。
当然,硬性的口碑宣传也要跟上。
诸如某度、某乎,以及别的一些搜索引擎,有关“锦鲤旅行工作室”的咨询评论之下,网友们的画风也出奇的一致:
——本来是为了浪哥的签名专辑才报了锦鲤旅行,没想到居然是我所有定制最好的一次……
——定制旅行服务没话说……最让我舒服的是,锦鲤旅行的24小时落地服务……
——这里必须夸一波锦鲤旅行的服务!我在国内凌晨两点的时候遇到困难,试着打了下定制师的电话,没想到居然接通还给我们顺利解决了!
——而且,锦鲤旅行居然不贵的做,我们脸皮很厚的拿旅行社的报价去问的,最后居然安排了比旅行社好几倍的路线orz
这其中,有些是客户真实体验,有些是团队手笔。
偶尔也能看到一些质疑不喜欢的声音,但很快就被铺天盖地的好评给压了下去。
起初,姜好很担心,这种流于表面的好评,是否能达到想要的目的。
但仅仅半个月,推广的效果便显现而出。
九月底,工作室没有顶级流量的广告,每天的订单量也已经达到了明星们宣传时的数额。
姜好喜不自胜,也没想太多,将所有注意力都投放到源源不断的订单之中。
直到十月上旬——
当上月,以及工作室成立以来的季度报表出来,姜好才发觉了问题所在。
工作室订单数目非常可观,目前当然不存在亏本经营的状况,但整个订单构成却并不如人意。
姜好的本意是想做成“平民化”的定制,也就是说,除了经济宽裕的那部分客户外,也能做原本属于旅行社的那波客人。
但从报表上看,虽然推广到位,订单乐观,可其中大部分都仍属于高阶定制。因为客户要求的缘故,其单价并不便宜,虽说没有收获太多差评,却与真正的品牌目标相差甚远。
看着寥寥无几,还是赔钱做成的“亲民”订单,姜好不仅有些发愁。
她到底该怎么来扭转这个困局呢?
祸不单行,人不顺利的时候,往往不会只是一件事不顺利。
在姜好无法达到经营逾期,无法实现公司理念之时,有关工作室的负面讨论也应运而生——
一个名为《你是锦鲤旅行营销的受害者吗?》的帖子,于网络悄然走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