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初一庙会(2 / 2)

加入书签

“买一串,我吃两个…就两个……”陈优眼睛闪啊闪……

软磨硬泡,陈优和刘信一人一串。以前陈优不喜欢吃山楂,成为孕妇后,陈优喜欢吃面食,喜欢吃苹果,喜欢吃藕,喜欢吃玉米面糊糊(我们这叫糊渡……)……孕妇不能吃山楂,容易因为宫缩造成早产或者流产。不过就吃几个影响不大。

两个人继续跟随人流,庙会的小吃和特产等出来在看,现在先进入寺庙。

寺庙一重门,二重门,一重门一直都是免费的,不大,里面也有香火,每个人可以免费上三炷香。二重门分南门和北门,南门为前门,为了古代皇帝同行方便,北门直通T山。在南门前面有一颗上千年历史的古树。直通寺庙的路名为天行街。现在东西的路已经封了一段,东西路的路北全部摆满了小摊。各个摊子摆放的满满的,行人或停留或行走,本来就不宽广的路,因为人群变得拥挤,大部分人都随着人流满满涌动。

小摊到一重门直接转北,一直顺着一重门的围墙到二重门停止。其实寺庙里面也有一些小摊,不过吃食更干净一些。

寺庙前面里的古树更多,有些已经被围栏保护,有些用其他支撑着。

冬季,出来长青的松柏,大部分书都透着萧瑟和古老的苍茫。一些在长在青砖路上的古树被人摸得流光滑,T市有个说法:闭着眼,手摸着树,围着树逆时针三圈,顺时针三圈,一年都可以心想事成,平平安安。真假不重要,图个吉利。走着走着就可以看到不少人围着树转,旁边还有等待的。

刚进入寺庙没10分钟(人太多了,也就30米远的样子)有一颗看槐树,中间已经空了,冬天也看不出是死是活,估计是活的…被围栏围着,正常人的手都碰不到。有些地方树皮没有了,被摸的很光滑,估计就是怕人再把树皮摸光,所以围的圈也不小。

说起来,这个寺庙能在红色年代被保存下来那个时候的老主持的功劳功不可没。

传说当年有人怂恿来烧掉这些旧物,除四旧,老和尚不愿意,带着一帮和尚坐在寺庙门前禅定打坐。起头的人带着昏头的人拿着火把开始烧树…火没烧几下,就被一场大雨浇灭了,之后又组织几次,无一例外的天降大雨…那个时候砍刀也是稀罕物,都自己用,宝贵的狠,没想到用火烧行不通。

虽然大家都口头上讨打牛鬼蛇神,但是心里还是认的,几次意外,村民都害怕,有胆子小的直接跪在地上。老和尚也是德高望重,多年行善,大家本是朴实之辈,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话题回转,两人随着人流慢慢走,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来到寺庙正中间。

陈优看着面前的佛像,跪在蒲团上,有个和尚递给陈优三根香,陈优道一声谢谢,跟着别人学,双手合十,心里开始许愿:“只希望我的孩子能平安幸福健康的生活着,希望我的家人能快乐幸福。”然后有样学样的磕三个头。

陈优起身后刘信重复。根据旁边的和尚说的,可以捐香油钱,多少随意。陈优趁着刘信不注意,捐100,等刘信起身后,刘信给陈优10元(在这个时候一般是1元,5元,10元,100得全是多的,还有更大的香油钱,那个不会在明面上。这里还是很有名气的,平时慕名而来的人不少,不过都不会在节假日来,更不会会在免费开放日来。)旁边的和尚给陈优一个平安福。陈优高兴的收着,这是给果果备着的。

其他的陈优没有再进去,只在门口默默的许下心里的愿望和祝福就继续前行,寺庙的城墙宽厚,可以爬上去站在护城墙上,陈优拉着刘信顺着护城墙走了一圈,当好又回到南门,两人就下来了。

又继续逛了一会,已经过了1点,两人都有点饿。

出寺庙到美食展上看看,五花八门,又是这种流动小摊,估计也不干净。没有一样陈优能吃。

寺庙对面就是德克士,此时也是人满为患。将就着吃一点吧。

回到家就已经3点多,陈优去补觉,刘信和公婆聊天。

这个时候陈优总觉得自己是外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