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毕业也不会放过你(2 / 2)

加入书签

陈优这里过的舒心,陈晨因为两个孩子忙的焦头烂额,晚上失眠,白天没时间午休。

琪琪上小学之前没有上过衔接班,刚开始去有些赶不上进度。

这个时代不缺乏聪明的孩子,陈晨和王成的基因在哪里,琪琪不是多聪明的孩子。一个班里不到30个学生,20多个95分以上的,剩下的也都是在80分以上,琪琪89分的成绩就不够看的了。

琪琪很快淹没在众学生中,什么都不突出,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名心算,报名英语,报名各种补习班,陈晨之前给琪琪报的画画和舞蹈,都与学习无关。

而且很多幼儿园从中班时就教一些东西,虽然国家规定幼儿园不能教实质性的东西,可是家长不愿意,因此,很多幼儿园依旧我行我素。

陈优用调查结果告诉陈晨,幼儿园没教过小学内容的或者衔接班没上过的,在一年级下学期一般都会赶上进度,甚至因为思路开阔,可能会比那些学生学得更好。

陈晨点头,说现在孩子的作业很多都是给家长布置的!让很多辅导作业的家长头疼不已。

现在的孩子压力很大,国家要求减负,于是学校变着花样的折腾家长,要求孩子一周背4首古诗词,家长签字。这四首古诗词还不是《鹅》,《咏柳》等之类简单的唐诗,《水调歌头》都是简单的……这还不算,一个学期要会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听其他孩子说,还有要求背诵《论语》的……

这些都是要求的,全靠自觉,老师让家长每天给孩子画小红花,或者五角星,孩子完成了就有一个,老师只看这些小红花和五角星,不会去检查孩子背没背。当然最后出试卷的时候也会一些题是关于这些课外背诵的内容,如果家长应付,考试也能看出来。

这些还不算什么,老师要求孩子每天一本绘本或者课外读物,并且有读后感,要求家长把读的书名和读后感写出来(一年级的读后感只有一两句话)。

还要求家长每天教孩子认字……

孩子回到家要把老师布置的字写几遍,把老师安排的趣味数学做完……可以说,现在课后变成孩子和家长一起去努力。

陈优总觉得,这么点小孩子就要做这么多的事,将来上高中,那点压力会变成习惯吧。

刘信知道后总结:“你以为你毕业了,老师就放过你了?”

陈晨说的只有琪琪,陈优问总督听话吗?

陈晨连着叹气:“怎么可能……”

陈晨为了让孩子营养均衡,主要是吃饱,琪琪太挑食了,没有订小饭桌,中午要回家吃。陈晨早晨骑着电动车送完琪琪,带着总督去买菜,回家干一会家务活,准备午饭,下午送完琪琪上学哄着总督睡觉,继续干家务,洗衣服……下午做饭后去接琪琪放学,回来带老大学习,写作业,为了不让总督干扰琪琪,打开电视,让总督看电视,陈晨和琪琪在卧室里关门学习……

总督不喜欢去接姐姐,有一次陈晨生气把总督扔在楼下,自己骑车离开,骑出去好远,总督也不追,在原地玩。

在学校门口等着姐姐,总督不愿意在电动车的婴儿车座内坐着,哭闹着下车,下车后就在原地打滚,或者在一边的绿化带里拔草,挖坑……

陈妈在视频里一直强调不要总督看电视,话是这么说,可是谁看孩子啊?

王成上班,离着家远,很多时候都是在老家里住,偶尔回来也很晚,为了不打扰琪琪学习只能让总督看电视。

有总督在,琪琪总是走神和总督玩,总拿总督为借口不学习。

陈晨不容易。

陈妈不屑,陈晨有强迫症,有洁癖,就算有忙成这样,家里依旧一尘不染,孩子的衣服一天换几身,洗几身。

把休息的时间都用在打扫卫生上,长时间处在这种紧张的状态和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下,陈晨肯定失眠。

陈优自己带着一个孩子,又有钟点工帮忙,家里依旧凌乱,陈优劝她:“你带着两个孩子本来就不容易,没有人逼你干那么多的活,没人要求你干那么好对不对?就你们三人在家里,哪怕家里脏点,乱点,也没关系,王成也不会说什么。”

陈优感叹之余也没有办法。

第二次小茜约是上午10点多,陈优和果果已经吃完饭,希希刚醒,陈优觉得这个点去就是蹭午饭的,小茜说没关系,她昨天刚包大包子。

就在昨晚,陈优和刘信吵架,本来也想着带着果果出去玩,凉刘信一天。

太远的地方不行,天寒地冻,出去不方便,去南方倒是可以,陈优没有做过准备,需要找旅行团或者调查做好准备。

小茜约陈优去玩,刚好让陈优有地方去,不用待在家里烦闷。

陈优去的时候,小茜拿出熬的粥,一人一个煎蛋,还有一盘白菜的蒸包。

陈优不饿,看着果果吃,果果吃了一个包子,一碗粥,一个煎蛋后停止,小茜对果果的食量也是惊讶。

之后果果和希希开始玩,陈优看着他们,小茜坐在茶几旁看电脑,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