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 / 2)
“他那时候,在阴间等了你许久,本想同你一起投胎罢,可阴间毕竟不能任亡魂滞留太久,所以他才有了这一世。”
“他一直留在阴间是和别人做了交易的,每一百年,都是以灵魂自身的元气换来的。”
所以,他这一世的身体才会如此不济,命运颇为坎坷吧。原来启哥哥,已经等了她这么久,为她付出这么多。想起来,自己一直都是给启哥哥添麻烦,靠他保护照顾着,如今终于能换一换了。
启哥哥这一世的阳寿似乎那时候就该到头了,不知道是谁帮了他。也罢,既然帮忙的人不愿意透露身份,她也不好强求,而且她是的确无力偿还了。欠穆之南和顾梓熙的人情,也还不知道怎么还。
“九陵呐,你还真是失败呢,从头到尾,总是在被别人帮着,罢了罢了,终归是要到头了。”林瑾从包里掏出了一块素色纸壳包装的栗羊糕,剥开放进口里,细腻甜味在口里化开。
那一年她第一次见到启哥哥的时候,茶间伴的就是这个味道,即便是宫中御厨做出来的点心与闫府的点心师傅做出来的一比也略显逊色,她曾经想过无数法子想把他们挖过来,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还因此被父皇训过。没想到如今还能见到这个东西,只是口味和样貌都粗糙了许多。
当时启哥哥一本正经地说:“公主若是喜欢,臣可以每日来宫中送。”
她本想欢喜应着,闫夫人却起身赔了个罪,说的什么原因她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启哥哥虽然被闫夫人告诫不便多来后宫,但还是时常托人给她带各种精巧点心。
何时喜欢上启哥哥的呢,可能是她说喜欢他的礼物时隐约瞥见他泛红耳尖的时候吧,可能是她贪玩出宫时他一直保持距离跟在身后又假装无意的时候吧,可能是他低头看她作画时嘴边不经意间露出一丝笑意的时候吧,也可能是他听闻皇兄有意让她去和亲换边境安宁后决意请战的时候吧。
启哥哥啊,还真是个傻子呢,明明知道皇兄是故意放出的假消息,还是义无反顾去了,只是他要护住的人只剩一副假躯壳,早就不是她了。
林瑾冷不丁地怀疑起来,皇兄当日以她为饵,诱启哥哥出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否早就料到启哥哥这一去便遥遥无归期,抑或者那这结果本就是他一手造成,如果不是的话,他又参与了多少。
自开国以来,闫氏一族世代守护姜王室,手握重兵,到闫大将军这一辈时,已经可调令皇城尽数羽林军,然而启哥哥亦是早早跟随父亲出征,年纪轻轻就立下卓越军功风光无限,后来闫大将军在一场平定边疆的战役受了伤,不久暴病而亡。皇兄借机收回闫府一部分兵权,其余的则又传到启哥哥手中。
当时坊间盛传,这一任国君可比上一任手段好多了,既不伤面子上的功夫又了无痕迹地拔了悬在头顶的一把铁剑,里里外外都做足了功夫,却也更加无情,闫大将军那么康健的人,怎么会受了点轻伤就陡然暴病而亡……
她记得,那时候她好一阵子都没有见过启哥哥,不过过了那一阵子又恢复如常。她以为,启哥哥是看明白了那些传言不过是小人的挑拨之计,他们还是和从前一样,都是彼此心中认定的携手共度余生之人。
她现在才想起来,皇兄后来还特地找过她,问她怎么看,并且难得耐心地听她发表了一大堆自以为真诚其实极其幼稚的见解。
时间仿佛悠悠转转回到某个日子,那天的太阳比今天要柔和些,庭前一片斑驳花影,皇兄站在寝殿门口,一半笑意一半无奈:“阿瑾,你约莫才是闫卿的命门。”然后在一众内侍的拥护下拂袖而去。
那时候的她在做什么呢,约莫又是琢磨着婢女新给她梳的发髻不如之前的好看,等下见启哥哥要穿什么好。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皇兄召启哥哥进宫的次数愈发频繁,并且明着暗着提供机会让她和启哥哥相见,那时候她几乎就以为,皇兄这是暗自里打算好了要将启哥哥定位她的驸马。可是怎么可能呢,皇兄本来就忌惮闫家的权势和声望,恨不得一次性拔个干净又如何可能再让他们沾上皇亲……
林瑾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怎么会这样,为什么这么多细节她现在才想起,为什么时隔这么多年,她唯独还记得这些片段,清晰得恍若昨日,明明她连皇兄的样貌都记不确切了。
她想起皇兄后来时常会来闫府坐一坐,因此她还无意中听见路过的闫府下人偷偷抱怨过,而且皇兄每次来闫府都会到院中来,在她面前站一站,自顾自地说一些奇怪的话,偶尔神情感伤偶尔略有歉疚偶尔开怀。而那一次踏青,也是皇兄状似无意的安排,并且启哥哥恰好就有事被调走了。
这样想一想,她出事居然是在启哥哥唯一一次没有陪在她身边的时候。
林瑾抬手覆在眼皮上,太阳刺得她眼睛有些酸痛:“启哥哥,你究竟又在背后为我做了多少呢?”
罢了,她的启哥哥是再也回不来了。医院里躺着的那个人,即便再像,即便某天开口唤了一声“阿瑾”,终究是不一样了。
“启哥哥,我欠你的,就还给他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