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八贤王 二(2 / 2)

加入书签

终于,她见到王明珞在一位妇人的搀扶下下了轿,缓缓向内庭门走来。

数月不见,王明珞的仪态更显雍容,一步一步掠过青砖,脚下宛若步步生花。冰姿玉骨,美人依旧是那个美人。

王明珞胸膛直挺,面孔俏丽无双。与益州时有所不同的是,她已经梳起了妇人的双鬟髻,发顶高高盘起,由几朵玉坠花簪点缀着,多了几丝成熟的韵味。

与嫁人后的小姐第一次见面,没想到是在这样的情景。

“小姐……”见到王明珞走向自己,于心习惯性说。

“司宾司的宫女怎地这般没规矩?”王明珞不咸不淡地打断她,不愿同她寒暄。

于心乖乖闭嘴,心思微苦。

纵然她与小姐可以“下次再见面”,看来也无法“相视一笑”呢。

于心只好按照规矩行事,一路将王明珞引导到揽月台就坐。

这是宫中新建的亭台,架于一从矮木之上,位于一座小山之前。三面风景空广,一面倚山为靠。

春赏花,夏赏雨,秋赏万红冬赏雪。

是个欣赏舞乐,把酒邀歌的好地方。

今次曲宴,乃是赵恒皇帝为刘娥特设的家宴,邀的人不多。

皇后刘娥,太子赵祯,另邀了八王赵元俨,以及其他几位刘氏宗亲。

赵恒皇帝今日气色尚好,病容中难得露出一份喜色,瞧见他和悦的模样,刘娥的心情也跟着欢喜。

“成亲也快有小半年了吧?明珞,你可要加油呀!”刘娥看着王明珞的肚子,提点道。

“娘娘教训的是。”王明珞扣手回答,手心冷得似冰块。

孩子?

王明珞从没想过为刘从德生孩子,恐怕刘从德也是这么想的罢?

自从她嫁入刘家,刘从德夜夜留宿于花红柳绿,迟迟不肯踏入她房中半步。做了半载新婚妇,她却只能独守空房。各中辛酸怎堪为外人道也?

幸在刘从德还顾及着皇后娘娘的面子,平日里对她尚算客气,五个月的相处,他们彼此一直相安无事。

没有爱,王明珞反倒落得清净自在。每日赏花赏月,美酒诗篇。

这样的人生,也没什么不好……吧?

王明珞苦笑地想。

在刘娥与王明珞寒暄过后,八王爷赵元俨恰时赶来。

他正直而立之年,英姿正茂,风骨严毅。广颡丰颐,聚天下之肃穆于己身。一行,一坐。克己复礼。

于心忍不住偷瞟一眼,心下感慨:果然名不虚传,当真是不怒自威的八大王!

“八弟过来!”赵恒皇帝招了招手,示意赵元俨坐到他身边。

“皇兄今日气色上佳,看来新药效果不错。”赵元俨说。

“九妹妹找的药,哪有不好的道理?朕感觉好多了。倒是她,身体如何了?”

——九妹妹?

于心皱起眉头,禁不住被赵恒的谈话所吸引。

圣上的家谱她是认真背诵过的。弟兄八人,姐妹八人,哪里来的九妹妹呢?

“病入膏肓,药食无救。”赵元俨声音微颤,吐出八个字。

赵恒闻之,心下难过,猛咳几声。刘娥赶忙为赵恒顺了顺胸口的气。

接下来的对话,三人默契地避开了于心最想听的“九妹妹”,从太子赵祯的功课、到新开佛寺的选址、再到科举殿试的讨论等等……回归稀疏平常,再没什么可疑之处。

于心便不再竖耳偷听,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仙韶院的新曲上。

乐师们坐于揽月台中央,奏着各式乐器,伴随优美的女乐轻声吟唱: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仙韶院的新曲儿配上朝臣晏殊大人所创的新词,勾勒出别有一番韵味的春景。

于心渐渐收回目光,凝滞在那道她曾经无比熟悉,现在却难以亲近的背影。

——小姐,我想要有那样的一天,我能堂堂正正地陪在你身边。

她想着,心里有一丝苦,苦中有一丝甜。

***

宫宴正酣,刘娥看向一旁,发现太子赵祯已显疲惫之貌,眼下多了一道淡淡的青影。不禁轻声问道:“祯儿可是累了?”

赵祯这孩子,偏偏继承了赵恒多病的体质,叫她万分心疼。

“大娘娘,儿臣不累。”赵祯一激灵,正了正身骨。纵然身感不适,但他不会早退!他可以继续坚持。

总角年纪的太子稚气未消,却已富天子之仪。

刘娥点点头,十分满意赵祯的答复。对赵祯的教导,向来是她心尖上最关心的事情。

刘娥还欲再说什么,突然——

揽月台入土的基柱下陷,台面倾斜,房顶的木梁青瓦受外力所扰,开始噼里啪啦地崩裂下落。

“啊啊啊啊啊!”台上的女乐师们竞相大叫,扔掉乐器左右逃窜。

“保护陛下!保护陛下!”保宦官尖声叫嚷。

一时间,场面混乱一团。

※※※※※※※※※※※※※※※※※※※※

调整了一处重要伏笔,行文进度加快了。这之后剧情会更加紧凑,我争取每个大章节都有爆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