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1 / 2)
朱烟寒打眼一瞅她确实不甚爱吃, 便让她放下碗, 自己去街对面的包子摊买了两个油纸包的鹅肉包子,还冒着热气, 皇后吃一口,满足的眯缝了眼。</p>
才刚他们放下的那一碗卤煮, 却很快有个小小乞儿一手抄过去,朱烟寒一看“嗳”了一声, 他本意是皇后吃过的东西便不想给别人用,可那店家却以为是朱烟寒小气, 在旁解释道:“那个癞头小儿也是苦命的,无父无母, 兄弟三个, 他下面还有个三岁的弟弟,大的在外打零工,小的只能徘徊在闹市里吃些残羹冷炙,横竖我看您夫人也不吃了,便给那小子, 也算结个善缘。”</p>
这通篇大论的,皇后听完就愣了, 她和朱烟寒对视一眼,彼此都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朱烟寒试探着问:“三环新城正招工, 可以让哥哥去做工, 再将弟弟放在朝廷设立的慈幼局, 怎的不指点他去?”</p>
店家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摇摇头:“我们街坊早就指点过,奈何那兄弟三个的路引文书被弄丢了,怎么也进不去三环新城,回乡补办路途遥远。老大身量甚小做不了长工,只能零零碎碎打些杂工。”</p>
皇后忙再叫两份羊肉汤,又买了店里的烧饼,跟店家说:“劳烦您喊他们出来,这些给他们吃吧。”店家一看笑眯眯道:“夫人却是善心的,我使唤我那伙计喊他们来。”</p>
没多功夫伙计便带来了两个黑兮兮的小儿,一个约莫七岁的样子,一个却只有三岁,还拖着鼻涕,两人衣服散发出阵阵味道,伸出手都黑兮兮,朱烟寒怕店家嫌他们坏了生意,便在边角寻了张桌子,两个小孩警惕的盯着帝后二人,倒是店家跟他们相熟,慈笑着说:“今儿个可有好心的夫人请你们吃饭,你们安心吃这一碗。”</p>
大的那个抬起眼打量了皇后一眼,没有道谢,只推推弟弟:“吃。”</p>
皇后小心将烧饼掰碎泡在羊肉汤里,羊肉汤是羊棒骨久熬而成,汤色奶白香气浓郁,皇后要了个小勺子,便想去喂那大些的,谁知他头一转,脸发红:“不!”。朱烟寒在旁边笑:“看来是个小爷,不要人喂饭的。”这一句话说的那癞头小儿脸都红到脖颈,皇后白朱烟寒一眼:“少说两句。”,便又拿起勺盛了奶白的羊汤,小口吹吹凉,去喂那个小的。</p>
小的倒听话,许是还小没有太多防备,乖乖儿将嘴巴张开,吞了下去。第二勺还有模有样的自己也学着皇后吹吹凉,他一脸稚气惹得皇后姨母心大作,不住的喂他。那个癞头小子却吃得仪态全无狼吞虎咽,恨不得将烫乎乎的羊肉汤一口气喝完,显见得是饿了许久。</p>
皇后这才问:“你哥哥呢?给他也买一碗。”</p>
小的许是刚学会说话,听见后拍着手咿咿呀呀叫“哥哥”、“哥哥”,癞头小子见这对夫妻对自己没有什么恶意,因而也渐渐愿意回答:“哥哥跟了船出去收货,还有几天才回来。”</p>
皇后吃了一惊,使了个眼色让朱烟寒去问店家,过一会儿朱烟寒回来附耳一五一十说这些孩子的来历。</p>
三个孩子,大的十三岁,二的七岁,小的只有三岁,他们家乡遭了灾,爷爷奶奶去世,便跟着母亲一路寻亲到京城,谁料做生意的爹早发急病死了,亲娘被人捉了去做小妾,几个孩子流落街头,大的个四处打短工,老二就拖着老三在街头,老大年龄小总是被人拖欠工钱,有次他们遇到了拍花子的,差点被捉了去,从此便只敢在这闹市口大街出入了,这条街上的店家看他们可怜,便都将剩饭留给他们。前些日子老大跟着商船去乡下收桂树,许久没回来。留着的银钱不够了,两个小的就有时候在喜轿下跟着捡几个铜钱,有时在大户人家后门排队领几个布施的馒头,总能混个肚圆。</p>
皇后一听就皱起眉头:“桂花长在江南,江南离京城来去至少两个月,哪里是一朝一夕便能回来的。”</p>
那个癞头小子却听明白了,还是噘着嘴不说话,眼泪却在眼窝窝里打转,朱烟寒忙出言:“那桂树多半是商人买来应中秋节礼的,在中秋节卖出去便能赚个高价,既然是奔着中秋,你哥哥最晚中秋节也能回来。”</p>
癞头小子这才收了泪,咕噜咕噜继续喝羊肉汤,最后才将里面的羊肉捡了出来,一点一点小口嚼着,似是从未吃过这般美味,要留在后面慢慢品尝。皇后在一旁瞧着有些心酸,她问店家:“掌柜的,我想带着这两小儿买些吃食,不知可以否?”</p>
店家思忖一下便应了:“这街上都认得这两小儿,你们怎么也带不走。”</p>
皇后瞧着两人都吃得肚儿圆圆,便牵了小的的手:“姐姐带你去买好吃的,好不好呀?”小的那个听懂了,拍拍手很是欢喜。</p>
“不好!”癞头小子叉着腰往前面一档,气势汹汹。</p>
皇后一愣,店家在旁边打圆场:“多半是先前被拍花子的捉怕了,如今见着个人都要防着的。”</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