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4章 双面绣(1 / 2)

加入书签

“一套留在府里,今后或许用得上。”

“一套送给岳父。”

“岳母有礼物,岳父也得弄一套,不是吗?”

冯关对着方彩兰道。

“父亲一定会很高兴的。”

方彩兰笑了笑。

自家父亲也是个做实事的。

这种工具箱,他肯定是喜欢的。

“我们五金店,还提供一些定制服务。”

“若是有需要,可以看看哦。”

掌柜说着,将一份定制信息表给了冯关。

冯关扫了一眼,惊呆了。

定制家具也就罢了,专门修房子都有。

还有定制特别的器具。

打铁的铁砧,熔炉,鼓风机,耐热砖……

大周并不允许私自开矿。

但是可以向官家购买熟铁和生铁。

私人可以开铁匠铺。

当然铁匠铺也是需要工艺和手艺的。

虽说未来秦布衣的工业化制造会取代手工铁匠铺。

但是这个工程,没有个三五十年是很难做到的。

毕竟,普通老百姓要修修锄头,柴刀,亦或是其他小工具。

不可能去找工厂。

而是去铁匠铺之类的。

这五金店就有这种特殊的培训服务。

直接给冯关整不会了。

这些工艺和手艺,也能教的吗?

真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咳,若有需要,我会来定制的。”

“这些东西,那就麻烦送到京都工部员外郎,冯府……”

冯关将自家地址说了一下。

那掌柜连连点头。

毕竟是签了书契,给了钱的。

先不说秦布衣店铺的信用。

这掌柜不想砸了生意,自然也会送货上门。

这一趟,可毕竟不是小生意。

三十多接近四十两银子的生意。

他能小赚十两不止。

十两银子,看似不多。

然而对于这种五金店老板来说。

也是不少了。

从五金店出来。

冯关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倒不是花钱花的多了。

而是很多五金器具,真的很让人惊叹。

稀奇古怪的东西,很多他都不了解。

作为工部员外郎,经常和工程打交道的冯关。

很清楚这五金店里,这些器具的重要性。

哪怕工部的工造间,也只做不出这些质量的器物。

冯关破费买木工工具箱,可不单纯是因为看上了眼,喜欢上了。

主要是身为工部官员,他也想知道。

这里的器具和工部到底有何等差距。

刚才细细查看了一番后。

冯关有种可笑的感觉。

堂堂朝廷工部,应当是天下工造之尊。

人才最多,技术最好的工部。

结果连一个五金店里的东西都比不了。

他有点觉得荒唐,荒谬。

“这五金店,也是研究院生产的东西?”

冯关好奇的问向佟阁。

“不全是。”

“成熟的商品。”

“比如冯大人所买的针线盒和木工工具。”

“那些都是金属加工厂生产的商品。”

“是已经经受过市场检验和实践检验的器物。”

“至于柜台上零售的一些东西。”

“有一部分是科学院的新产品。”

“如今的西山,冶炼技术还在发展,改进之中。”

“很多商品的质量,到不到最优。”

“科学院就是在金属冶炼水平不足的前提下,研究代替方案。”

佟阁解释说道。

“那些能参观吗?”

冯关好奇的问。

“冯大人,你的权限很高。”

“自然能够去看看。”

“不过金属冶炼方面。”

“西山和研究院都有。”

“现在主要是转移到了西山。”

“那边矿物多,研究方便。”

“这边运输过来会耗费一些时间,所以研究所转移了一部分。”

佟阁又道。

忠烈城建造的时间早,很多产业布局的也早。

当然,这里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将其当成学院来培养人才。

如今也算是在发挥它的历史价值。

“这两日,我想挨着看看。”

冯关内心更是期待。

“明日去参观农场?还是该去参观加工厂?”

佟阁又问道。

“先去参观农场吧,一个个来。”

冯关点头。

出了五金店。

冯关被自家娘子,拉倒了一处服装店。

“娘子,要买衣服?”

冯关疑惑的问道。

“不是,是想买织布机。”

“这里的织布机,效率是我们家的十倍以上。”

“我们离开京都之后,总的给你妹妹找个活计。”

“我是在想,让她自己在家织布,还是来这边做工。”

“下午的时候,我询问了一下,这边的纺织厂待遇极好。”

“我带你过来看看。”

方彩兰对着自家夫君道。

他们要离开京都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

但是冯关的妹妹,是不可能离开的。

毕竟她孩子小,受不了长途跋涉。

然而待在京都,也是有些无依无靠的感觉。

担心她过得不好。

虽说京都的房子,让给其妹妹暂住。

但是总的要有生计。

冯关听到自家娘子这么说,点了点头。

“是该给香橼找一个生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