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章 异姓王爷(1 / 2)

加入书签

十日后,大夏使团进了京城。

九城兵马司统领和京畿门检礼官一起在城门口迎接。之后过京畿道,从皇宫正南门入,由 九卿之一的典客署接引至未央宫,再由鸿胪寺卿携少卿陪同至六合殿。皇帝陛下和列宴的皇子 及亲贵大臣就在六合殿等着,除了皇帝坐着之外,其他人都站着,只等使节进来之后上表完毕 ,开宴,再一同坐下,也是为显示东秦泱泱大国乃礼仪之邦。

东秦和大夏已经停战多年,按照当初的修好协定,大夏每年都要向东秦进贡,而且进贡多 少也是有规制的。绫罗绸缎、金银珠宝、牛羊牲畜……不胜枚举。做为要进贡的一方,大夏肯 定不甘心,但奈何当初他们打了败仗,不得不如此。

而对于东秦陛下来说,每一次大夏使团来京进贡,都是一次彰显国威的好机会,他会不遗 余力地将东秦的强大展现给大夏看,时刻提醒大夏——你们没有翻身的机会!

列宴的除了皇子之外还有王爷和官居正三品及以上的朝廷重臣,文官武将都在列。这也是 接待他国使节的标准规格,只是并非所有的皇子都在,一般都是当下最受宠且有能力竞争帝位 的几位皇子。

二皇子、五皇子、七皇子赫然在列。大皇子、三皇子一母同出但都早夭,四皇子智力不全 ,六皇子缠绵病榻,八皇子性情刚烈且无心帝位,早早请出到北境去历练,一年也就回来一次 。九皇子就不用说了,大家都刻意忽略这位出身低贱的冷宫皇子。如今若是没什么事,还有几 人记得他都说不好。

朝臣们就不用说了,出列宴会的王爷们倒是一大看点。

先帝后宫虽然充盈,但子嗣凋零,而生下来的皇子中能平安长大的又不多。夺嫡中又有多 位皇子受到牵扯甚至被削了金匮玉碟,如今从前的皇子中活着享亲王尊崇的也就只有两位,这 还多亏了在他们还是皇子的时候没什么野心,而且在帝位争夺之中站队了阵营。

只是虽贵为王爷,手上却没有多少实权,也就是跟皇帝的关系还算过得去。朝中有大事的 时候多说不上话,除非是皇帝问道,说出来的也基本都是皇帝心中所想,到底是兄弟,各中心 思还是能猜到几分。

比起这两位真正的王爷,朝中另外一位异姓王爷——宁王敖战,才真当得上大权在握!

敖战出身贫寒,据说是八字过硬、命中克亲,所以父母早逝,也无兄弟手足。

但是他天生神力,又有习武和统兵作战的天赋,十二岁参军,在军中获得战功无数,被先 帝亲点为玉珠门典郎孝大将军。因着年龄和皇子们相当,所以担下了教皇子们习武的重担。

当时的六皇子殊玄景与敖战气味相投、私交甚密,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据说还私下拜了 把子,就这么成了把兄弟。直到后来的六皇子参与夺嫡,敖战可以说是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 没有敖战,就没有殊玄景今天的帝位。

内震皇子藩王辅佐帝位,外平敌国蛮夷戍守边疆,敖战就是凭着赫赫战功以及当初的辅龙 之功成为了东秦的第一位异姓王爷,封号宁王。

敖战成就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华富贵,这时候其他人好像也忘记了他克亲的命格,纷 纷为他说媒拉线,朝中文武官员为了和这位最得陛下信任的王爷拉近关系,也纷纷想将自己的 妹妹、女儿许配给他,喜结姻亲之好。

后来敖战确实娶了一个女子,还是宫中一位娘娘的亲妹妹,只可惜后来王妃身怀六甲,到 了生产之时却突发血崩,当时就去了,而那个拿命换来的孩子也没活过三个月。自那之后就算 彻底坐实了宁王命硬克亲的名声,再没有人前来说亲。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宁王功成名就一生却注定膝下无子、晚景凄凉的时候,他于三十五 岁生辰那日,带着部下到郊外骑马射猎,意外捡到了一个男孩。男孩昏倒在竹筏上,顺水飘到 了狩猎的地方。

宁王将孩子带回府上叫大夫诊治,却发现孩子健康的很,不说没有任何隐疾,还身体强健 。虽然孩子也就七八岁的样子,五官还未完全张开,但已经能看得出俊朗的轮廓,也不知道是 怎么昏倒在竹筏上的,又是从什么地方飘过来的。

本想等孩子醒了之后再问,但人醒了之后却失忆了,什么都不记得,只有脖子上挂着一块

玉质上乘、做工精致的玉牌,刻着一个“钦”字。于是宁王便做主收其为义子,取名敖钦。

虎父无犬子,即便是养子,敖钦也仿佛继承了宁王的所有优点,不仅年纪轻轻武功卓绝, 而且上了战场之后还屡建奇功。景帝十一年,适逢东秦与夜玥两国交战,战事胶着,就连被临 时调过去的殷素杨都战败了,敖战又在戍守北境,分身乏术。

于是敖钦披甲上阵,少年将军率领三万军队迎战夜玥号称战无不胜的十万铁甲大军,最后 以少胜多,一战成名。在那之后,敖钦就成了南方军统帅,几年间与夜玥进行了大大小小数十 次战役,最后逼得夜玥割让了五座城池才算罢休。

景帝龙颜大悦,御笔一挥,赐敖钦可世袭宁王之位,并提前封王,彼时敖战依旧是宁王, 故世人称敖钦小宁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