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孩儿糕(二)(2 / 2)

加入书签

方才一阵紧过一阵的拍门声突然停止了,就在无智师太的脚尖将将落在距离大门一步远的地方。无智师太倒吸了一口冷气,却丝毫没有迟疑,双臂一伸猛地拉开大门。

十五的明月又大又圆,将无相庵门前的石阶照得如雪地般。月光下,一个小小的襁褓斜放在石阶上。

无智师太疾步上前,双手抱起那个襁褓。轻轻掀起碎蓝花布的一角,露出一张小小的圆脸,正酣然好眠。

“啊!是个小孩儿!”紧随在无智身后的尼姑们诧异极了,围在襁褓周围看个不停。原本打着小旋儿的清风突然暴涨,呼地从她们身边窜出,向前方的密林深处呼啸而去。

襁褓里的小脑袋只有拳头大小,看上去似乎出生不久,是个十足十的婴孩儿。婴孩儿脸上还未褪去红色,看上去丑丑的,头发稀稀拉拉,额头鼓鼓,双眉浅淡近无,眼睛紧闭着,小嘴抿得很紧,似乎在睡梦中还在与谁怄气。

无智师太怀抱着婴孩儿,举头向四周望去,只见远处的山林如隐没在夜色中的鬼魅,影影绰绰无法辨识,却令人心生寒意。夜风掠过,传来枯枝断裂坠落的声音,寒鸦呱呱如泣如诉。她凝神细听,却再也听不到一丝丝那陌生的呼吸声。从她的脚步距离大门一步远时,门外那若有若无的呼吸声就戛然而止,就好像突然消散了似的。从听不到呼吸声到打开大门,前后连一息都不到,而门外除了这个睡得昏天暗地的婴孩儿,居然连个影子都没有。到底是谁将这个出生不过数日的婴孩儿送到了无相庵的大门外?

浓烈的桂花香气再次出现,清风绕着无智师太转了几圈——看来荆粟一无所获。无智师太有些犹豫地看着怀着的孩子,心中隐有不详的感觉。佛祖涅槃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谁会在三更半夜地送个孩子来?如果没有判断错误的话,门外的呼吸声来自人类,而为什么却能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腿脚极快的荆粟都追不上?

被惊扰了好梦的尼姑们,不但没有抱怨,反而是兴致勃勃地围着小襁褓忙个不停。婴孩儿似乎很能睡,小尼姑们的喳喳声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只有当无智师太解开他的贴身小袄时,他才似乎受惊般地抽搐了一下,不过眼睛依然紧紧闭着。

最外面一层的襁褓是用最普通的碎蓝花布所缝,材料虽然一般,可里面却絮着厚厚的新棉,针脚密密实实,可见十分用心。打开厚实的襁褓,露出里面一层,是块三尺见方的丝绵小毯,以绵软细密见长价比锦缎的松江细棉布为面。解开扎束的带子,就见婴孩儿贴身穿着一件月白色的细棉小袄,攥着肉乎乎的双拳,光着两条软肥的小腿,□□夹着一块尿布。无论是丝绵小毯还是贴身小袄,手工皆十分精致,所有的针脚褶边都放在外边,丝毫不会触及婴孩儿幼嫩的肌肤。单从这点看,就可以推测出这孩子并非出自寻常人家。而最外面裹着的那层花布襁褓,似乎又暗示着送婴孩儿来的人要刻意掩饰婴孩儿的家世。

不灵仔细检查了一遭,却没有在襁褓中发现只字片纸。这个婴孩儿从哪里来?他的父母是谁?为何要在寒冷的冬夜送到无相庵的门口?他的身世是否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不灵猜测着,心里一阵发慌,担忧地看向无智师太,却发现她似无所察,只是细心地一处一处检查孩子的身体。

※※※※※※※※※※※※※※※※※※※※

注:

涅槃:释迦牟尼佛涅槃日为农历二月十五。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八十高龄,传教已四十五年。释迦牟尼背疾复发,自知将要谢世,便来到拘尸那伽的跋提河边,头朝北,面朝西,侧卧于两棵树之间的绳床上,进入“涅槃”,从此在人世示现灭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